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顶替短命哥哥娶郡主成权臣 > 第215章 护她一世安宁

此后的时光,宋谨娴像是被一层化不开的愁绪紧紧缠绕。

常常,她独自坐在窗边,手中无意识地抚弄着那方绣帕,眼神空洞地望向远方,嘴里不时喃喃念着“恩劳未尽情先尽”,声音里满是无法言说的哀伤。

她想不明白,这些日子,心间为何总是交织着莫名的忧愁与怅惘。

可无论如何探寻,始终找不到答案,只能任由这份复杂的情绪在心底蔓延。

日子一天天过去,不知不觉便到了她临盆的时刻,那是极为艰难的一天一夜,产房内,宋谨娴躺在产床上,脸色因疼痛而变得惨白如纸。

豆大的汗珠从她额头不断滚落,浸湿了枕巾。

每一阵宫缩带来的剧痛,都像是汹涌的潮水,将她狠狠吞没,她紧紧抓着床单,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指甲几乎嵌入掌心。

“啊……”她忍不住发出痛苦的呻吟,声音里满是无助与挣扎,产婆在一旁不断地鼓励着:

“夫人,再加把劲啊,孩子马上就出来了!”

可那疼痛似乎永无止境,一波接着一波,宋谨娴感觉自己的力气正一点点被抽干,意识也渐渐模糊。

但每当疼痛稍有间隙,她的脑海中便会浮现一个身着华服的背影,那是支撑坚持下去的唯一信念。

此时,郑书宴在解决完西北的棘手事务后,心急如焚,深知宋谨娴即将临盆,恨不得立刻飞回她身边。

一路快马加鞭,不眠不休,风尘仆仆地随宋眠赶回京城。

一到京城,连身上沾满尘土、汗渍斑斑的衣服都来不及换下,便朝着公主府狂奔而去。

到了宋谨娴的房间,郑书宴脚步踉跄地冲进去。

看着虚弱地靠在床边的宋谨娴,眼眶瞬间红了,满是心疼与自责。

他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床边,紧紧握住宋谨娴的手,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夫人,我回来了,辛苦你了……”

这时,奶娘抱着孩子,满脸笑容地走过来:“驸马爷,恭喜啊,是个小千金呢!”

郑书宴看着襁褓中那粉嫩的小脸,心中满是欢喜,所有的疲惫瞬间消散。

温柔地看向宋谨娴,轻声问道:“夫人,孩子的名字可取好了?”

宋谨娴微微摇了摇头,声音微弱却带着几分温柔:“还未曾取呢。”

郑书宴听闻,忙从袖口掏出一张名单,脸上带着些许期待,说道:“我在西北时便一直在琢磨,想了好些名字,这就念给你听听,牡丹、玫瑰、月季、菊仙……”

宋谨娴忍不住打断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笑意,嗔怪道:“你这取的名字怎么都是花呀?”

“难道就没有男娃子的名字吗?”

郑书宴挠了挠头,笑着解释:“男娃的名字我自然也写了,这不是得知咱们生了个女儿,便先读了这些适合女孩的。”

你若想听男娃的,我这就念给你。

“砚途、仕成、亦缘、枫意、江眠……”

听到“意”字的瞬间,宋谨娴的心猛地一揪,一种难以言喻的心疼涌上心头。

可她极力克制着,面上依旧维持着平静,只是下意识地喃喃重复:“意……意。”

郑书宴以为她对这个字情有独钟,忙问道:“这里有两个带‘意’的,夫人更喜欢哪一个呢?”

宋谨娴没有直接回应,而是反问:“郑郎为何取带‘意’的名字呢?”

郑书宴微微一愣,随即眼中满是深情,缓缓说道:“我在西北的日子,日夜牵挂着你。”

“闲暇之时翻阅诗经,偶然瞧见李之仪的诗词”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觉得这诗里的情意,恰似我们离别时的思念,便瞧着这个‘意’字,满心欢喜。”

宋谨娴听后,心中泛起一阵涟漪,既有对郑书宴深情的感动,又有着莫名的忧愁。

她强笑着说道:“原来如此,郑郎有心了。”

“我瞧着枫意这个名字不错,不过,将‘枫’字换做‘吣’字,你觉得如何?”

郑书宴微微思索片刻,拍手称赞道:“吣意,郑吣意,好名字啊!夫人当真是好文采。”

“这名字,既有独特韵味,又饱含深意。”

宋谨娴面上依旧温婉地笑着,心中却暗自想着:

“‘吣’有贬低之意,只愿将来孩子莫要被情义所困,能自由自在,来去皆欢意。”

这般想着,她开口说道:“郑郎以花取名也别有一番韵味,女子以花为名,寓意着花容月貌,日后咱们的女儿定是个倾国倾城的佳人。”

(一月后)

在郑吣意满月宴上,公主府张灯结彩,宾客们纷至沓来,皆是朝中权贵与世家名门。

宋谨娴身着华服,虽面容仍带着几分产后的憔悴,却难掩眼中的慈爱与喜悦。

郑书宴则在一旁,笑意盈盈地向来宾们致谢,眼中满是为人父的自豪。

宴至中途,一位身着锦袍的中年官员,带着几分醉意,高声说道:“驸马爷与公主伉俪情深,如今又喜得千金,实在是可喜可贺!只是这孩子的名字,倒是颇为独特,不知其中可有什么深意?”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宋谨娴微微一怔,下意识地看向郑书宴。

郑书宴心领神会,笑着站起身来,正欲开口解释,这时,宋谨娴却轻轻按住他的手,示意由她来说。

宋谨娴缓缓起身,仪态端庄,声音清脆却不失温婉:“这‘吣意’二字,乃是我与驸马共同所取。”

“‘吣’字虽不常见,却饱含着我们对孩子的期许,愿她这一生,不为世俗的情义所束缚,活得自在欢意。”

宾客们纷纷点头,对这独特的寓意表示赞赏。

然而,人群中却有一人,脸色微微一变,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此人正是当今圣上的宠臣,李贵妃的弟弟王侍郎。

他与郑书宴在朝堂之上,虽表面上和和气气,私下里却因政见不合,多有嫌隙。

王侍郎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公主殿下的期许自然是好的,只是这‘吣’字,终究是个生僻字,多有不便啊。”

宋谨娴心中不悦,正欲反驳,郑书宴却抢先一步,拱手笑道:“王侍郎所言极是。”

“不过,孩子尚小,这名字也只是我们夫妻二人的一点心意,日后若真有不便,再做商议也不迟。”

一场小小的风波就此平息,满月宴继续进行。

待宾客们散去,宋谨娴坐在床边,轻轻摇晃着熟睡的郑吣意,眉头微微皱起:“今日那王侍郎,话里有话,怕是没安什么好心。”

郑书宴走到她身边,轻轻拍了拍肩膀,安慰道:

“夫人不必担忧,他不过是借此发难罢了。我在朝堂上,自会小心应对。”

宋谨娴抬起头,看着郑书宴,眼中满是关切:

“朝堂之事,凶险万分,你在朝中,既要坚守自己的立场,又要多加小心,莫要让我和孩子担心。”

郑书宴握住她的手,郑重地点点头:“夫人放心,我定不会让你们母女受半点委屈。”

就在这时,郑吣意突然哭闹起来,宋谨娴连忙将她抱起,轻声哼唱着摇篮曲。

郑书宴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中满是幸福与坚定。

暗暗发誓,无论朝堂之上有多少风雨,都要守护好这个家,让宋谨娴和郑吣意,一生平安喜乐。

(三年后)

郑吣意三岁生辰刚过,公主府内的热闹劲儿还未完全消散,可朝堂之上的气氛却愈发压抑沉重。

皇帝宋伪预的身体每况愈下,时常神智恍惚,上朝的日子也屈指可数。

李贵妃所出的二皇子,平日里深得宋伪预重用,在朝堂上的气焰也越发嚣张。

而宋谨娴的兄长,大皇子宋眠,虽在朝中也有自己的势力,但相较于李贵妃背后的李氏一族,在人手和兵马方面仍稍显逊色。

一个傍晚,天色渐暗,宋眠匆匆赶到公主府。

见到宋谨娴,他眉头紧锁,神色焦急:“妹妹,如今父皇身体每况愈下,太子之位却迟迟未决。”

“按道理,这太子之位应属我,可二皇子那边,有李贵妃和李氏一族撑腰,变数太大。”

“眼下我缺人手,你和妹夫能否助我一臂之力?”

宋谨娴心中一紧,她本想与郑书宴在适当的时候远赴西北,远离这朝堂纷争,过平淡安稳的日子。

但看着宋眠焦急的模样,念及兄妹之情,她犹豫片刻后,还是点了点头:“哥哥,我帮你。”

此后,他们便开始暗中谋划。

宋眠表面上对太子之位毫不在意,时常前往宋伪预的寝宫,在病榻前悉心照料,尽为人子的孝道,只字不提太子之事。

而二皇子却以为自己胜券在握,愈发张狂,行事肆无忌惮,全然不知危险正在悄然逼近。

宋眠在暗中积极拉拢人心,凭借着自己的谋略和手段,逐渐赢得了不少大臣的支持。

一日深夜,宋眠正在家中熟睡,下人突然匆匆来报:“宫里来人了,圣上急召大皇子进宫!”宋眠立刻起身,披上衣服,马不停蹄地赶往皇宫。

来到宋伪预的寝宫,只见宋伪预躺在床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已然是油尽灯枯之态。

但他仍强撑着坐起,挥手让周围的侍从退下,示意宋眠靠近:“皇儿,你过来。”

“别看朕平日里妃嫔众多,可在朕心里,只有你母亲,她懂朕、敬朕、爱朕,其他人不过是为了权势依附朕罢了。”

“李贵妃和二皇子的事情,朕都清楚。”

“但要除去他们,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名正言顺,借他人之手,这才是君王之道。”

“你要学会利用人心,让臣子为你所用。”

宋伪预顿了顿,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愧疚:“还有,谨娴是朕对不起她,她如今记不得那些往事也好,你给西北封地,让她远离朝堂,护你妹妹一世安宁,可好?”

宋眠心中一震,他如今正需要宋谨娴和郑书宴的助力,自然不会轻易答应。

但为了不忤逆父亲,佯装应下:“父皇放心,儿臣定当照办。”

实际上,宋眠早已准备好立自己为太子的圣旨。

次日,这道圣旨一经公布,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虽然众人心中各有盘算,但在宋眠的威慑下,无人敢公然反对。

然而,那些站错队、支持二皇子的大臣们,深知一旦宋眠登基,自己和家族必将大祸临头,于是纷纷怂恿二皇子起兵谋反。

二皇子利令智昏,竟真的同意了。

他在宋眠登基之日,发动了谋权篡位的行动。

好在郑书宴和宋谨娴早有防备,提前设下埋伏。

一番激烈的争斗后,二皇子等人被成功拿下。

二皇子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李贵妃和李氏一族也被充军发配,女眷被卖入青楼,曾经不可一世的李氏势力,瞬间土崩瓦解。

解决了二皇子和李氏一族后,宋眠顺利登上皇位,然而,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就像一剂迷药,渐渐侵蚀了他的本心。

曾经那个与宋谨娴亲密无间的兄长,如今被多疑和猜忌填满,每日都在担心有人会起兵谋反,威胁皇位。

不久后,宋眠便以虎符应由朝堂统一保管为由,将兵权全部收归自己手中。

而郑书宴,因为在军营中威望极高,深受士兵敬重,竟被其他权臣污蔑“不用兵符也能号令军队”。

面对这毫无根据的控告,郑书宴为证清白,主动请命不再担任武将。

宋眠得知此事后,在朝堂上假装面露为难之色:

“妹夫,你这一走,军中可就少了一员大将啊。”

“但既然你心意已决,朕也不好强求。”

“这样吧,皇家马场正缺人手,朕就封你为驸马都尉,负责管理马场。”

“一来,那里事务繁杂,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二来,也方便朕时常与你叙叙旧。”

实际上,宋眠真正忌惮的,与其说是郑书宴,不如说是自己的妹妹宋谨娴。

回想起过去,女帝在位期间,宋谨娴的才情与能力就远超自己,家族上下都对她另眼相看。

甚至当初父皇起兵,也是打着母亲和宋谨娴的旗号,宋眠心里清楚,女帝本有机会逃离皇宫,是自己利用妹妹的信任。

精心设计,成功离间了父皇和妹妹的感情,自己才得以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这份深藏心底的愧疚与恐惧,让他对宋谨娴充满了防备。

郑书宴心中明白,这所谓的调任,不过是宋眠的算计,是对自己的管控。

但圣意难违,他也无可奈何,只能谢恩领命。

回到公主府,郑书宴将此事告知宋谨娴,宋谨娴又气又无奈:“没想到哥哥如今竟如此薄情,连昔日的恩情都不顾了,你可是他的妹夫啊!”

郑书宴轻轻握住宋谨娴的手,安慰道:“夫人莫气,如今新皇登基,局势复杂,我们还是小心行事为好。”

“好在我们还有彼此,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比什么都强。”

日子一天天过去,郑书宴在皇家马场尽心尽力地管理着事务。

他每日天不亮就起身,巡视马场的每一个角落,查看马匹的状况,安排马夫的工作。

尽管远离了朝堂的纷争,但心中始终对宋眠的做法感到寒心。

曾经那个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君主,如今却对自己充满了猜忌。

而宋谨娴,也时常在公主府中教导郑吣意。

教女儿读书识字,给她讲述世间的道理,希望她能远离这复杂的朝堂,平安快乐地长大。

郑吣意聪明伶俐,对母亲教的东西一学就会,看着女儿天真无邪的笑容,宋谨娴心中的忧愁也会暂时消散。

(就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郑吣意被赐婚那天。)

下一章是一个小番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