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顶替短命哥哥娶郡主成权臣 > 第252章 我要当女官

第252章 我要当女官

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灵悦挎着竹篮,像往常一样到集市买菜。

最近家里日子紧巴巴,她想着买些便宜又新鲜的菜,好让一家人吃得实惠。

刚走到菜摊前,灵悦就听见旁边几个大娘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什么。

“听说了吗?皇榜都贴出来啦,宫里要招会女红、懂医术的女子当女官呢!”王大娘眼睛瞪得老大,满脸兴奋,声音都不自觉拔高了几分。

“啥?女子当女官?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张大娘嘴巴张得圆圆的,手中菜篮都晃了晃。

灵悦心里猛地一动,竖起耳朵听着。

这时,一旁肉摊的李屠户,手里握着明晃晃的杀猪刀,扯着嗓子嚷嚷:“这像什么话!女子就该在家里浣衣做饭、生儿育女,跑出去当官,这不是坏了祖宗的规矩嘛!”

灵悦眉头一皱,心里嘟囔着:“这李屠户,自己大字不识几个,还管起女子能不能当官了。”

还没等她多想,角落里的赵媒婆扭着腰肢凑了过来,尖着嗓子说:“李屠户这话在理!”

“女子出去当官,以后谁还敢娶啊?哪家正经男人会要一个抛头露面的女人当媳妇!”

陪着王大娘出来买菜的女儿,怯生生地小声说:“可这是个机会呀,咱们女子也能帮家里分担些。”

赵媒婆一听,立刻斜着眼,撇着嘴,像一只被惹毛的老母鸡,大声说道:

“哟,小丫头片子懂什么!别在这儿瞎咧咧,女人的本分就是伺候男人、操持家务。”

灵悦白了一眼,实在忍不住了,小声嘀咕:“你这老媒婆,就知道说些歪理,天天就想着把女人往男人家里送,。”

赵媒婆耳朵尖,一下子就听见了,立刻跳脚:“你个小妮子,说什么呢?这都是为你们好,以后嫁个好人家,吃香喝辣的,不比在外头抛头露面强?”

灵悦气鼓鼓的,可又不敢大声反驳,只能在心里暗暗生气:“就知道说这些屁话,嫁个好人家,说得容易,哪家好人家能让我们吃饱饭?”

灵悦也顾不上挑菜了,确认消息属实后,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兴奋得不行,连菜都没买完,拎着半篮菜就匆匆往家跑。

一进家门,灵悦就扯着嗓子喊:“爹,娘,大哥,我跟你们说个大好事!”

赵有娣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拿着针线,正准备缝补破旧的衣裳,一脸疑惑地问:“咋了,丫头,啥好事把你急成这样?”

灵悦满脸通红,兴奋得手舞足蹈:“朝廷下旨了,宫里要招募女官,会女红或者医术好的都能去,还能赚银子呢!我要去进宫当官!”

赵宽正在院子里修理家里那把快散架的锄头,听到这话,直起腰,笑着打趣:“就你?还当官呢,别白日做梦了。”

灵悦一听,急得直跺脚:“你们别不信,衙门今儿个放榜了,说的清清楚楚,咱们可不是只能当宫女,说不定还能再往上爬爬呢!”

赵有娣听后惊喜地问:“真的假的?那可太好了,咱家日子紧巴巴的,这下有盼头了。”

赵宽皱了皱眉头,满脸不耐,提高音量数落道:“妹妹,你也不瞅瞅自己,性格泼辣得像个火药桶,一点就着 ,长相也不出挑,甚至还差点意思。”

“平时说话做事不管不顾,还想着去抛头露面,哪家男人能看得上你?,别再胡思乱想了!”

灵悦一听,瞬间气得满脸通红,脖子上青筋都微微凸起,双手叉腰,大声吼道:“大哥!我好不容易有个能出去挣银子补贴家用的机会。”

“你不但不支持,还在这儿说风凉话!”

“你想想,要是我能进宫挣了钱,咱家日子就能好过些,不比天天盼着我嫁个不知道在哪儿的男人强?我可不想一辈子困在这穷日子里!”

赵三根叹了口气:“丫头,不是爹不支持你,这女子当官,从古至今都少见,外头的人能答应吗?”

灵悦眼眶一红,带着哭腔说:“爹,我知道难,我就是想试试,说不定能行呢。”

赵有娣走过来,摸了摸灵悦的头:“孩子,娘支持你,大不了咱就试试,不行也没啥损失。”灵悦看着娘,用力地点点头,一定要去争取这个机会。

..........三.................日.................前...........

「兰馨医舍内」

谢淮钦听后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波澜,眼中满是欣慰之色,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定与支持:

“好,既然你们如此有决心,那我定当全力以赴,这些请愿书,我会妥善带回。”

郑吣意转过身,面向林苑,神色关切且诚恳:

“眼下医舍里,哪些地方最缺银子?尽管说,我这就从郡主府调拨银子。”

林苑认真思量一番道:“如今药材储备不足,好些珍贵药材都快断货了,还有几间医舍急需修缮,一到雨天就漏雨,病人们苦不堪言。”

郑吣意当即点头,承诺三日内便将银子送到,还嘱咐林苑列个清单,确保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

而后二人回府,夜幕低垂,华灯初上,用完晚膳,又各自洗漱完毕。

谢淮钦将那叠请愿书,轻轻摊放在桌案之上,就着昏黄的烛光,逐字逐句地细细研读,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神色专注。

郑吣意侧卧在柔软的床榻之上,看着谢淮钦忙碌的身影,眼中满是心疼与关切。

她轻声说道:“谢郎,莫要太过忧心,这些事急不得,咱们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谢淮钦闻声抬起头,轻轻点了点头,随后小心翼翼地将请愿书整理好收起,起身走向床边。

自然而然地将郑吣意拥入怀中,两人相拥而眠,屋内的气氛温馨而宁静。

次日清晨,谢淮钦早早便去了朝堂。

待下朝后,一刻也没耽搁,径直赶回郡主府。

一进府门,便唤来影风,二人在屋内精心乔装打扮起来,不多时,一位身着素净长袍、气质儒雅的“学子”,带着伶俐乖巧的“学童”出现在众人眼前,那模样活脱脱就是准备奔赴科举考场的模样。

郑吣意恰好路过,看到这奇特的装扮,不禁忍俊不禁,笑着问道:“你们这是唱的哪一出啊?”

谢淮钦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解释道:“我这是要去会一会昔日救助过的故人,瞧瞧他还能不能认出我这个‘老爷’。”

说罢,她与影风相视一笑,便匆匆出了府,身影很快消失在街巷之中,徒留郑吣意,轻轻摇头,转身忙碌自己的事了。

不多时,谢淮钦带着影风来到了赵轩的宅前。

朱红色的大门紧闭,两旁石狮子威严伫立。

谢淮钦上前,身姿优雅,拱手对门房说道:“劳烦小哥,帮忙进去通报一声你们老爷,就说有清平镇故人前来拜访。”

门房抬眼打量二人,见谢淮钦身着素净长袍,影风扮作学童模样,周身不见显贵配饰,只当是寻常读书人,懒得跑一趟。

他撇了撇嘴,脸上闪过一丝不耐,嫌弃地挥挥手:“去去去,我家老爷岂是你们想见就能见的?别在这儿浪费时间,快走快走!”

影风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往前跨了一步,指着门房道:“你这是什么话?我们诚心求见,让你通报一声都不肯,真是狗眼看人低!”

门房一听,脸色骤变,撸起袖子,作势要冲上来理论,谢淮钦神色从容,抬手轻轻按住影风的肩膀,示意他稍安勿躁。

随后,她目光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看向门房,说道:“小哥,劳烦你去通报一声,事关重大,耽误不得。”

门房见谢淮钦神色平和,言语间虽透着急切却不失礼貌,心中那股警惕与刁难之意也淡了几分。

他上下将二人打量一番,便应道:“行,二位稍等,我这就进去通报。”说罢,匆匆转身。

此时,宅子正厅内,赵轩正悠闲地翻看着账本。

门房进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赵轩听闻“清平镇”三字,手中的账本一顿,微微皱起眉头,陷入沉思,过了好一会儿,他猛地一拍大腿。

眼中闪过恍然与惊喜,脱口而出:

“是他!当年在资助我银子的恩人呐!”

“快,赶紧把人请进来,怠慢不得!”

片刻之后,门房一路小跑回来,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点头哈腰道:“实在对不住,是小的有眼不识泰山,我家老爷有请二位贵客。”

说着,便恭敬地打开大门,侧身请人进去。

穿过曲折幽深的回廊,两人终于抵达正厅。

只见一位身着华丽锦袍的男子,迈着匆匆步伐快步迎了出来,此人正是赵轩。

待他走近,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

当年资助自己的人,身形似乎并非如此,可眼前这位书生,却又莫名眼熟,好像曾在何处见过。

影风深知赵轩心中的疑惑,不紧不慢地拱手作礼,开口问道:“赵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寻个安静之处,我家公子也好畅所欲言。”

赵轩心领神会,连忙将人带至书房,轻轻关上房门,谢淮钦这才开口:“赵大人,谢某今日贸然登门,未提前下拜帖,还望您多多谅解。”

“实在是怕太过招摇,给大人徒增麻烦。”

赵轩一听眼前之人竟是谢淮钦,当即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下官拜见丞相大人!”

谢淮钦微微拱手还礼,语气和蔼:“无妨无妨,今日不过是你我二人叙旧,无需这般多礼。”

赵轩连声道好,随后话锋一转:

“原来是丞相大人当年资助我,下官实在愚昧,竟一直没认出恩人就在身边,还望丞相大人恕罪。”

谢淮钦摆了摆手:

“不打紧,是我未曾提前告知于你。”

“当年资助你,实是日后有事相求。”

赵轩立刻挺直身子,言辞恳切:“大人请讲,只要是下官力所能及,必定全力以赴!”

谢淮钦微微侧身,嘴唇轻启,低声在他耳畔细语了几句,那声音极轻,仿若被风一吹就会消散。

赵轩听着,原本平静的眼神瞬间被震惊填满,瞳孔不自觉地微微放大,可不过眨眼间,他便回过神来,脸上满是坚毅,不假思索地重重点头。

语气铿锵有力:“大人放心,下官定用心去做,绝不辜负丞相大人的嘱托!”

谢淮钦满意地笑了笑,眼中闪过一抹欣慰,点头道:“如此甚好,既然赵大人已清楚如何行事,那谢某便不再多叨扰,我手头还有些要事亟待处理,这就先行告退了。”

赵轩一听她说要走,赶忙说道:“下官送您!”

谢淮钦抬手示意留步:“赵大人,不必远送,此次我特意乔装而来,实在不宜太过招摇。”

赵轩会意,停下脚步,目送谢淮钦与影风离去。

日头高悬,临近晌午,谢淮钦主仆二人赶回郡主府,一进府,谢淮钦便恢复了往常的从容,像平常一样,与郑吣意一同用餐。

饭桌上,两人轻声交谈,看似寻常的对话里,偶尔也会提及几句关于女子科举筹备的进展。

饭后,谢淮钦便一头扎进丞相府的事务中。

堆积如山的公文、各地送来的急报,她都逐一审阅、批示,忙碌得一刻不停。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夜幕降临,直到处理完最后一份公文,才稍作歇息,洗漱之后便回房休息。

第二日清晨,金銮殿内庄严肃穆,大臣们依照惯例,有条不紊地依次奏报事务。

待众人汇报完毕,宋弋泽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群臣,开口问道:“诸位爱卿,还有何事要奏?”

这时,赵轩大步走出队列,声音洪亮地说道:“启禀圣上,微臣尚宫局四司副使赵轩,有要事奏陈。”

刹那间,整个金銮殿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聚焦在赵轩身上,满是好奇与揣测,不知道他此番会说出什么要紧之事。

“自圣上登基以来,勤勉治国,我朝河清海晏,万象更新,实乃百姓之福。”

赵轩微微欠身,脸上带着恭敬之色,接着话锋一转,“然臣近日留意宫中诸事,发现仍有亟待完善之处,前阵子,宫女居所疫病流行。”

“太医们虽竭力救治,可因男女大防的缘故,诊治过程阻碍重重,宫女们出于羞怯,很多关键症状难以向详述,这才导致病情延误,实在令人忧心。”

“虽说京城设有女子医堂,可其专为民间百姓服务,按规制不得随意踏入宫中。”

“故而,臣斗胆建议,由尚宫局出面,在民间广泛招募精通医术的女子,同时在宫女中展开内部甄选。”

赵轩话音刚落,王崇之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个“川”字,向前跨出一步,毫不客气地高声打断:“赵大人,能在宫中行医者,那可都是我朝医术顶尖之人,若说因男女之防耽误病情。”

“咱们完全可以从女子医舍精心挑选几位医术佼佼者,赐予她们令牌,特许在必要时入宫为宫女、娘娘们看病。”

“如此一来,既能解决男女之防的难题,又不必劳师动众去招募新人,岂不两全其美?”

宋弋泽听着两位大臣的争论,既不想轻易否定任何一方,又要妥善解决此事,一时有些踌躇。

思索片刻后,他将目光投向了谢淮钦,和声问道:“谢爱卿,你对此有何见解?”

谢淮钦不慌不忙,向前恭敬行礼,沉声道:“回圣上,如今我朝前几年历经多番灾情,百姓赋税沉重无比。”

“一家五六口人,常常仅靠一名男丁辛苦供养,女子虽有能力,却被观念束缚不得抛头露面,难以外出谋求生计,着实艰难。”

“微臣以为赵大人所言颇具可行性。”

“如此举措,既能解宫中燃眉之急,又能为民间女子提供谋生机会,缓解百姓赋税压力,彰显圣上仁爱之心,还能让女子在宫中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自身所长,实乃一举多得。”

宋弋泽靠在龙椅上,神色凝重,手指轻轻叩击着扶手,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想起微服出巡时与百姓接触:

“此事若能妥善解决,既能缓解民间压力,又能充盈宫中人力,可朝中诸多老臣坚决反对,实在让人难以抉择。”

就在这时,赵轩赶忙向前一步,急切说道:

“圣上,一月之后便是太后生辰宴,这可是宫中的头等大事,如今宫女染病难以医治,绣女人手匮乏,各个娘娘和太后都为此愁眉不展,忧心忡忡。”

“若此事能成,不仅能解宫中燃眉之急,让太后和娘娘们安心筹备宴会,还能彰显圣上的英明与仁德,实乃百利而无一害,稳固我朝根基啊。”

宋弋泽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动摇,显然赵轩这番话戳中了他的顾虑。

谢淮钦敏锐地捕捉到皇帝的神情变化,朗声道:“陛下,虽说女子抛头露面是违背了以往的传统,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如今朝廷有难,民间困苦,正需要女子们贡献力量,又有何不可呢?我朝以民为本,百姓安居乐业,如此方能昌盛。”

王崇之固执己见,赶忙站出来反驳:

“丞相大人,你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女子抛头露面,终究有违礼教,自古以来也无此先例,实在不妥啊。”

谢淮钦不慌不忙,神色从容道:

“王大人,本相曾参与江南救灾,亲眼所见,许多女子挺身而出,抛头露面为乡里修缮受损房屋。”

“蝗灾肆虐之际,积极参与抗灾。”

“这些女子心怀家国,不畏艰难,付出难道不值得肯定吗?若一味遵循旧规,不仅会抑制女子才能,更不利于我朝发展。”

“如今百姓苦不堪言,若不多给她们机会,减轻负担,长此以往,民间必定会滋生诸多问题,届时,朝廷岂不是要耗费更多的人力与财力去应对?”

谢淮钦的一番话,有理有据,逻辑清晰,让在场众人纷纷点头,王崇之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一时语塞,找不到合适的言辞。

其他大臣们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

礼部尚书方则眠,轻轻抚着胡须,对身旁同僚低声说道:“依我看,不过是招募些女子来为宫女看病、做女红,这能有多大影响?”

“只要不牵扯到朝堂核心事务,不威胁咱们的官位,又有何妨?”

“是啊,” 张侍郎附和道。“

“本就是些无关紧要之事,既能解决宫中难题,又能落个圣上的好,何乐而不为?”

在他们看来,这些女子不过是做些伺候人的活儿,掀不起什么风浪,只要不影响他们的仕途,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宋弋泽听着大臣们的议论,心中已有了决断。

他坐直身子,威严的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

“诸位爱卿所言,朕已尽知。”

“此事关乎宫中事务与民生,经朕思量,便依谢爱卿和赵爱卿所言。”

说罢,他看向赵轩,“此事便交予你全权办理,招募女医、女红之事,务必谨慎行事,不可有丝毫懈怠。”

赵轩连忙跪地领旨,声音洪亮:

“微臣领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上重托。”

宋弋泽微微点头,又补充道:“其间若有任何细节问题,或是重要事务,你及时报与谢相,由他一同参详,若实在有拿不定主意之处,再报于朕。”

谢淮钦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圣上圣明,微臣定当与赵大人通力合作,办好此事。”

随着皇帝一声“退朝”,大臣们陆续退出金銮殿。

赵轩和谢淮钦并肩而行,两人一边说着,一边走出宫门,一场为女子争取机会的变革,就此正式拉开第一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