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612章 纷纷攻讦朝堂乱(六)

隆庆中兴 第612章 纷纷攻讦朝堂乱(六)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7:22

嘉靖对此极为愤怒,当即召集内阁、法司和锦衣卫陆炳一道商量此事。

嘉靖首先就把黄锦和陆炳两个特务头子痛骂了一顿,嘉靖怒骂道:“你们二人,一个掌东厂,一个管锦衣卫,李彬在京师大肆索贿,营建坟墓逾制,尔等精锐浑然不觉,李彬还盗窃宫内的珍藏,这些事情,你们是瞎子还是聋子?”

面对嘉靖的怒斥,两人只是在心中腹诽,这些事情其实厂卫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但是那会嘉靖争信任李彬,黄锦和陆炳两人就算是将这些事情告知嘉靖,恐怕在嘉靖眼中,这也就是内廷的斗争罢了,未必会当真。但是眼下两人只能赶紧请罪,将所有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

严嵩等人也赶紧为黄锦和陆炳求情,给嘉靖台阶下,嘉靖这才说道:“罢了,先处理李彬再说,卿等怎么看此事?这个李彬,真是胆大妄为,不仅贪墨的数额巨大,更有逾制营造坟墓的恶行,如不重惩,天下都不服!朕敬天修身,卧不过一塌,食不求五味,服不逾八套,尚念国步之艰难,百姓之困苦,而李彬贪墨逾四十万两,是使天下臣民何以看朕?”

嘉靖说这些话的时候,下面的臣子们都在腹诽,您倒是四季常服不过八套,换干洗湿,推衣衣之,但是这么多年以来,光是西苑的营建,就不下五百万两银子,李彬为什么能够贪墨四十万两的巨款,不就是因为他能掌握内官监这样的肥缺吗?

其实臣子们都很清楚,嘉靖担心的是自己的名声,李彬可是内廷大佬,贪墨这么多的钱财,那作为他的主子,嘉靖的奢侈就自不待言了吧。所以此事必须从速处理,免得被发酵了。

严嵩作为首辅,当然是当先说道:“陛下,李彬贪墨的钱财,金额之大,令人咋舌,还请陛下速振乾纲,将一干人犯置之重典,以正国法。然李彬毕竟是内侍,就在诏狱将其处决即可。”

严嵩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人,在诏狱里将李彬给处理了,这事也就算了了。嘉靖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一众臣子们也都同意这个方案,反正李彬已经倒了,怎么处理他都无所谓了,嘉靖这才说道:“那就便宜这厮了!将李彬这家产抄没,以助大工,这下户部应该不会再叫苦了吧。”

嘉靖觉得自己将李彬的家产四十万两都全部交给外廷,用于大工,应该是不缺银子了吧。面对嘉靖的自信,严嵩、徐阶等人都是苦笑,这次三大殿的火灾,可谓是极其严重了,连奉天门(今太和门)左顺门(今左翼门)右顺门(今右翼门)午门外左右廊连带烧毁。也就是说,大火沿着三大殿东西两廊一直烧到午门外。

整个前殿烧为了一片白地,要想重建,谈何容易,严嵩本来的意思是先将奉天门等修起来,三大殿在逐年修缮,这样的话,财政压力会小很多,但是嘉靖不同意,坚持要求将三大殿一起重修,这就造成大明现在的财政极度困难。

严嵩只得硬着头皮说道:“陛下,现在太仓空虚,臣等还在想办法筹措银两,以支应大工。”

对于严嵩等人的叫苦,嘉靖根本不以为意,在嘉靖看来,这就不是他万寿帝君的事情了,严阁老的作用就是干这些烂事的,不管是加税也罢,克扣军饷也罢,总归都是严阁老干的,与我万寿帝君何干?

严嵩只得说道:“回陛下,臣等商议,将广东云南江西山西原派盐课大工银督发,先采办大工所需木料。而现在采办木料,最缺银的是江西,臣等议江西今年起运南京仓粮三十六万六千石每石折银八钱,内五钱给军饷,三钱充木料银。”

嘉靖接着问道:“还有呢?对于大工,内阁、户部、工部都要抓紧啊!”

徐阶接着说道:“陛下,大工所需劳役,臣以为可从京营中调拨士卒来参与。将京营军夫十万人四班践更应役,又以雇募民夫四万六千八百余人助之,可谓劳逸得所,公私两全。”

徐阶的意思也很明显,大工所需要的劳动量肯定是巨大的,徐阶想调动京营参与,但是徐阶所调的人员太多了,这事就算是嘉靖也不敢轻易答应,毕竟京营是朝廷的武力支柱。

嘉靖说道:“此事内阁要和兵部、五府商量周全才是。”

徐阶领命去办,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反应最大的就是勋臣们了,开什么玩笑,十万京营分四班去修筑大工,那这些公侯伯家中占役的士卒怎么办?到时候他们吃空饷的事情岂不是就暴露了。

协理京营戎政兼掌神机营镇远侯顾寰首先上疏称:朝门工大,京营军力不敷。请量令在京各卫所官旗出银募夫,视俸厚薄为差,以佐工役、舒军累。

顾寰的意思也很明确,就是在京的卫所军官和公侯伯们出些银子,让工部拿着银子自己去雇人来。没想到奏疏到了内阁,徐阶拟的票是:何至累官军?又欲敛银代役乎?寰所请乃姑息之政,不可行。若军中有老弱不堪赴工者,令其自相雇请以应大工可也。

徐阶拟的票得到了嘉靖同意。这下勋臣们不干了,雇人代役,哪那么好雇?尤其是涉及到大工的,现在各处工程都展开,劳动力紧缺的很,要不然徐阶也不会把主意打到京营上来了。

但是京营一向是勋臣们的禁脔,怎么可能被你徐阁老拿捏了,严嵩当首辅多年,都不敢动京营,就凭你徐阁老一句话就行。

于是以总督京营戎政英国公张溶领衔,新宁伯谭功承、丰城侯李儒、襄城伯李应臣、西宁侯宋天驯等人纷纷上疏嘉靖,认为京营拱卫京师,责任重大,不应征调太多。

除了直接上疏之外,定国公徐延德等人还到了裕王府,请求朱载坖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