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 第126章 航空研究所

一千公里左右的航程,三人花了六个小时才从武汉飞到重庆。

主要要是中间停了三次,耽搁了不少时间。

但也不得不停,因为重庆这边有人想看,为了这架飞机以及后续新机型有个很好的未来,必须得让一些人看到这飞机的价值。

“你们还真的飞过来了。飞机没事吧?”当看到李航从那架木头飞机上下来,在凤凰山机场等待的王竹颇为惊讶。

一千公里的航程,对于一架才飞第二次的飞机来说,有着极大地挑战。

“没事!不过因为加了武器的原因,重量增加不少,飞机速度降了。”李航解释了一下。

“无妨。你能把这么一架木头飞机从武汉飞到成都,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此时的王竹看着眼前的木头飞机,比看到女人都要激动。

因为李航成功把这么一架木头飞机从武汉飞过来而不出意外,那代表的意义可不一样。

这意味着他有可能实现造飞机的想法。

之前在马尾的时候,他也造过飞机,只是都没能量产。

本以为现在国家困难,又无工业的情况下,想要造飞机就是奢想,没想到李航的尝试让他看到希望。

其实以李航这个连求学经验都拿不出的情况,担任飞机组的副组长那就是个笑话,但他还是同意了。

“运气好。”

“这不仅仅是运气,而是证明你这飞机用的材料是真的很适合大量运用。要是真能量产我们自己的飞机,意义非凡,你我等人都将在中国航空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走,我给你介绍几个人。”

看到兴致很高的王竹,李航也很意外,对于随行的两位老部下也能露出抱歉的表情。

说是介绍几个人,其实就是另外两个的组长以及研究所的成员。

虽说研究所的所长是黄副主任,但王竹这个副所长才负责具体事务。

而目前的研究所可谓是大猫小猫三两只。

说白了就是没人。

由于老周的支持,本来隶属于南昌飞机制造厂的一些设备运到了成都,目前正在组装。

这些设备的安装,对于研究所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但想要自主生产飞机,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走。

至于南昌飞机制造厂的其它设备则是运到了重庆南川。

能把一部分设备运到成都来,已经是老周的私自做的决定。

因为南昌飞机制造厂的设备都比较好,老周也不敢截留太多。

不过成都这边的设备,通过王竹的关系,现在正准备把隶属于海军处的航空制造设备给忽悠过来。

反正现在海军也废了,给海军造飞机是不可能的,不如把设备拿来废物利用。

虽说这些设备比较老旧,但总比没有好。

而且按照李航的设想,造飞机更多的是需要造木材的设备。

“李航,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朱林朱组长,器材组的组长,先后获康乃尔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及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在美国的飞机制造公司待过两年,来研究所前,是南昌飞机制造厂监理筹备办公室主任。”

“这位是王世卓王组长,空气动力组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

“各位同僚,眼前这位年轻人,你们估计比我还熟,家喻户晓的驱逐之王--李航,暂时兼任飞机组的副组长。。。”

没等王竹介绍完,一群研究所的专业人员就凑了过去。

“李航是吗?你那木头飞机怎么回事?飞机层板用的什么材料?飞这么远,飞机的结构都没问题?”

“你怎么飞过来的?全木结构的飞机,还是单翼的,我以前都只是想想,你却造了出来。听说你是华侨,哪所大学毕业的?”

“李航。。。”

对于一些专业人才来说,看到那架木头飞机的时候,都很惊讶、好奇。

让他们造一架能飞的木头飞机也行,至于能飞多高、飞多远,他们就不敢保证了,更别说用来当作战用的飞机这些。

“这架木头飞机我主体结构用的香樟木和桦木,其它不重要的地方用的是泡桐木。”

“飞机层板就是把薄木片用胶水粘起来的。”

“发动机、螺旋桨和轮胎都是从霍克飞机上拆下来的。。。”

李航一一解释了一下,满足这些技术人员的好奇心。

“桦木和香樟木?香樟木那么贵,你拿它来造飞机?桦木倒是可以,四川、西康这边倒是有不少桦木。”

“泡桐木?这种木材也行吗?”

“泡桐木比较轻,可以减轻飞机的重量。其实最好是用轻木,也就是巴沙木,其密度只有0.1g\/cm3,但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轻木?还有这种木头?密度这么低?那里有?”

听到这个密度数据,众人都很意外。

若是能用这个木头,那么造出来的木头飞机怕是性能非常不错。

“南美洲厄瓜多尔。”

“南美洲?这样的话还是不行,也得靠进口。”

“各位别激动,就算是没有轻木,我们也可以就地取材,就像李航那架飞机,用桦木和泡桐木,一样能飞起来。”

可以说,李航这架飞机对于这个刚刚成立的航空研究所来说,带来了极大地帮助,起码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在原时空,航空研究所一直研究用竹木来替代金属材料造飞机,尝试过不少树木。

虽说有所成就,但时间也浪费了。

甚至研究所还造出过驱逐机,但因为临近抗战结束,加上试飞出现过意外,也就没了下文。

李航的出现,可以让他们少浪费时间,甚至现在就可以想办法造成标准的航空材料。

只要解决量产的材料问题,量产是迟早的事,起码教练机是可以生产出来的。

相当于李航把路已经开辟出来了,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把这条路拓宽。

至于李航出身问题,也没人提了。

就拿一些专业术语,李航就不比他们差。

废话,他后世好歹也是重点大学理科毕业的,要是连基本的知识都不懂,岂不是白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