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情满四合院之碧霞元君 > 第二百八十三章 无中生有

把邮包放到蔡局长桌子上:

“蔡局长,咱们先不要说别的话,先让你的机要秘书和我们的保密人员把这个文件登记一下。

这份重要技术文件是从港岛那边寄过来的,收到后我在我们的试验基地做了冶炼试验,编制了冶炼工艺。

不过这个文件不能直接交给你们,毕竟你们不是这个专业的部门,所以在你们这里登记一下,然后由咱们共同交给冶金部门试验生产。”

四十多岁的蔡局长是位非常稳重的女同志,听了这话,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

“嗯,我们明白,我们会按有关规定奖励相关有功人员的,王专家,你能说说这些人员的情况吗?”

“为了弄清楚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几天,我专门去港岛跑了一趟。

购买这份情报的是从上海这边过去的一位姓向的商人,邮包上有他的名字。他用一块五公斤的大金砖,从一位叫特浪普的美国商人那儿买来的,那位美国人就是这种材料的原料供应商。

据说这是一种制造大吨位船舶的高强度材料,美国人正在尝试用于船舰上,特别是他们的航空母舰和大型战列舰。

参与此事的还有北京市住港岛办事处的一位成员,叫娄半诚。”

“这个情况,你没跟北京市方面汇报过?”

“这个不可能,这种技术情报,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北京那边并没有生产这种钢材的条件。”

蔡局长点点头:

“我们知道,冶金工业部已经派专家过来等咱们了。”

“他们已经到位了?那在这儿做好登记,咱们就共同过去,把文件交给他们,让他们尽快投入研究和试验。”

蔡局长按下桌子上的呼唤铃,不一会儿的工夫,一位穿着黑色衣服的工作人员便走了进来。

王胜文对尤凤霞说了一句:

“尤凤霞,你去和他们做一下登记吧,最好让他们拍照留存,但是邮包不能打开。”

黑色衣服人员嘴里答应着:

“首长,您放心吧,拍照留存是我们正常的工作程序。”

尤凤霞他们两个人走了,蔡局长起身给王胜文泡了一杯茶水,端到身边坐下:

“王专家,你写的那本《化工合成技术概论》我拜读过,里边很多内容都看不明白。”

王胜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笑眯眯地看着她:

“蔡局长,原来你是位化工专家啊,和上海市化工研究所应该很熟悉吧?”

“对,非常熟悉,我和他们的闫所长是原来复旦大学的校友,我们都是读化工专业的,不过,我可称不上是化工专家。”

“奥,蔡局长原来就是学化工专业的啊,那你应该是看出来了,那本书,其实是一本删减过的书,其中的关键问题,我并没有写出来。”

“我们要是想看完整的版本呢?”

“可以,但是我怕有关内容泄露出去。

蔡局长,你知道欧美国家的化工产业可是比我们先进很多的。

所以删减的部分不能直接写到书上,还是要以技术文件的方式拿出来,让可靠的技术人员看。”

“那什么时候可以提供给我们?”

“等你们的高压合成聚乙烯项目试验成功以后吧。”

“你怎么知道我们正在搞这个项目?”

“我不但知道你们在搞,还知道你们的工艺方法有错误。”

蔡局长吃惊地睁大眼睛在这儿思考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开口问:

“王专家,我们问题出在哪儿?”

王胜文戏谑地看着她:

“蔡局长,上海人精明也不能这样吧?你觉得从我这儿套取情报这么容易吗?”

蔡局长也笑了:

“嗨嗨,别看你年轻,城府还挺深。

说吧,有什么条件?”

“也不算什么条件,我在上海这边,总需要个住的地方吧,总不能老是住亲戚家里。

再说了,我们和宝钢、人民电器合作,也需要有个办事机构。”

“你是说让政府给你们提供办公场地?”

王胜文摆摆手:

“不是这个意思,我想在这边买一套政府的房子,毕竟我在这边待的时间长了,家人也会过来住,方便照顾我的生活。”

蔡秀珍考虑了一会儿:

“你这个条件我会跟上级领导汇报的。”

“尽快吧,天津那边也有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解决,还有山东那边,过一段时间,我会去山东一趟,什么项目,我想蔡局长应该是很清楚吧。”

“那我现在去跟领导汇报?”

“明天吧,今天下午咱们先去见冶金部的冶金专家。”

“好好好,咱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

“冶金部的专家在哪儿住着?”

“他们也住在锦江饭店。他们一共来了三位,其中两位认识你。”

“嗯?首钢的专家?”

这下蔡局长笑得很灿烂:

“嘿嘿,他们不让我告诉你。”

王胜文直接爆了粗口:

“我艹,我又被他们杨司长给算计了。”

“人家杨司长和我们可是老朋友了,也是你的老领导,他怎么可能会算计你呢,你不用担心,保证不会被算计!”

王胜文挥挥手:

“蔡局长你知道什么啊,他们首钢那个高炉改造就是我给他们的方案,本来我们的试验成本就是一百八十多万,结果他们就给了二百万,还被北京市工业局给扣下五十万。

那个项目我们纯粹就是赔本赚吆喝,是我们做其他项目进行补助的。

我看这次啊,人家拿出来的那块金砖,我算是给人家还不回去了。

人家不但拿出了一块金砖,北京那边的办事处,还拿了一套别墅呢。”

这下蔡局长笑得更加灿烂了:

“嘿嘿,你们这也是为国家做贡献了。”

王胜文白了她一眼:

“蔡局长,说话可得讲良心,我们总不能饿着肚子、光着屁股为国家做贡献吧?

我可告诉你啊,为了验证这个配方,我们光做试验,也花了几十万呢,你说说,这钱我们跟谁要?”

“那我们也没办法。”

“行,没办法是吧?那钢材做出来,用于制造船舶,总得用上焊材吧,这个焊材配方我还真就不给了。”

蔡局长马上有所醒悟:

“对啊,还有这个问题呢。那我们这边花钱买下你们这个配方,行吗?”

“别,名不正言不顺的,还是你们自己研究吧,你们自己不就有焊条厂吗。

再说了,这个配方我也没带来。”

蔡局长把他喝完的茶杯又给添满:

“咱们今天先把这事儿办了,我明天跟领导汇报,现在咱们这个机构运行的方式,有些问题确实很难解决,比如金砖和别墅这个问题,连我都知道,给人家送金砖和别墅,总不能跟人家要收据吧。”

“唉,说的是,为国家办事儿,反而是受穷。”

“听说你们没在锦江饭店住了?”

“你们跟踪我了?这可是违反纪律!”

蔡局长连忙摆手:

“没有没有,是他们打电话过来汇报的。”

“所以就有这么个问题,我如果住在这种地方,就会被监控,那很多事情做起来很不方便的。”

“嗯,说的是,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理解心情就想想怎么跟领导汇报吧。”

“房子,你弟弟也要吗?”

“肯定,除非你们不想让人民电器发展起来。”

“我明白了!”

……

尤凤霞两个人拍好照回来,四个人一起来到锦江饭店。

王胜文一看,果然有两个认识的人,一位是首钢的钱总工程师,另一位是稀有金属冶炼厂的李总工程师,还有一位他不认识。

几个人握手以后,钱总工连忙过来介绍:

“王处长,这位是我们冶金部的于总工,很多项目,都是在于总工的领导下进行的。”

于总工握住王胜文的手:

“王处长,我们可是老朋友了,从白钢开始,我们一直都在合作,我一直相信你给出的材料配方没问题。”

王胜文把另一只手也搭上去:

“于总工,我也非常相信你们的工作能力,不过这次,可不是我给出的配方,这是从港岛那边传过来。”

“你研究过了?”

“对,研究过了,配方没问题,不过情报里没有冶炼工艺,我们尝试了一下,发现这种材料,对炉温的控制要求特别高。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对于镍含量的要求,也是特别高,否则就达不到高强度高韧性的要求。”

“那咱们还等什么,快打开看看吧。

王处长,我跟你说啊,每次收到你的材料配方,我都会有些兴奋呢。”

王胜文朝尤凤霞招招手:

“尤凤霞,把登记簿拿过来,需要三位专家都签字。”

于总工边签字边抱怨:

“唉,要是我们那个新材料试验厂有你们这样的效率就好了,我当时要知道你们效率这么高,说什么也得让吕部长把你们要过来。”

他这句话,王胜文当然不乐意:

“于总工,你这不是不讲理吗,每次我们研究出来,还不是被你们拿过去投入实际生产?

就拿你说的那种白钢来说,你们冶金部靠那种产品挣了多少钱?我记得当时你们就给了我们五十万块钱。

合着我们一二百人忙活了半年多,只产生了十几万的利润。

这事儿,你们杨司长知道,不信你去问他。”

于总工笑得有些尴尬:

“嘿嘿,这事儿我还真知道,我们吕部长确实做得有些不厚道,他那人就是做事有些小气了。”

文件打开被王胜文打开递给他们,几个人围着认真看了很长时间。

足够于总工又提出要求:

“王处长,要不你和我们一起进行冶炼试验?”

王胜文想了想才回答:

“于总工,不是我驳你的面子,你也知道,我那边还有个三千多人的工厂,工人们要吃饭啊。”

于总工的表情有些得意忘形的样子:

“行,暂时就先放你一马,那你告诉我,这种材料,怎么做破坏性试验,这个技术文件上你可没写出来。”

首钢的钱总工也问:

“一般的拉伸性试验可能不够全面吧?”

王胜文点点头:

“之所以没写出来,是因为这种钢材应用的情况有些特殊,据咱们的情报人员说,美国人是轧制出不同厚度的钢板,然后用炮弹打。”

于总工一拍大腿:

“王处长你不要继续往下说了,我已经明白了!”

“嗯,明白了就行。为了这个冶炼工艺的问题,我们可是投入了四十多万呢,希望于总工心里有数。”

于总工又握住他的手:

“王处长你放心,我可不像吕部长那么小气。”

“好,那希望你们做好保密工作,我不希望我们的线人有生命危险。”

“这事儿和你根本就无关!我们这样说可以了吧?”

“对,本来就和我无关。”王胜文回答。

稀有金属冶炼厂的李总工一直盯着配方表看,这时候抬起头来问到:

“王处长,我看到这种材料对镍含量的要求特别高,为什么会这样?是需要我们做出高纯度镍材料吗?”

王胜文指了指那张表:

“这个你可以问问于总工,镍元素含量会影响到钢材中索氏体的结晶,如果钢材中索氏体的成份不足,又会影响钢材的弹性和韧性,如果是镍材料成份不稳定,那船体在低温状态下就很容易断裂。

这就是目前为止全世界各国都没有制造出适合于在南北两极航行的船舶的原因。

现在的状态是,去南北两极探险的船舶,仍然在使用木质帆船。”

于总工也说:

“李总工,确实是这种情况,看来你们那边需要努力一下了,希望你们尽快冶炼出高纯度镍材料。

不过王处长,我不明白,霉国人为什么不把这种材料用于在高寒海域使用的船舶?”

王胜文指了指材料表中的硫材料一栏:

“我认真研究过了,他们这种配方里,硫元素的含量高了千分之零点二,所以没有达到最佳效果,我在冶炼工艺里做了说明,把硫含量降低千分之零点二试试。”

首钢的钱总工也参与进来讨论:

“于总工,我一直都认为王处长的思路是睿智的,不如我们就直接使用王处长改进后的配方做试验。

虽然我们目前做高寒海域的实际使用试验还有困难,但是王处长的研究结论,我一直都认为没问题。”

于总工笑了,拍着他的肩膀:

“哈哈,你还真是王处长的拥趸,根据四川那边传来的消息,王处长的工艺方案还真没出现过问题。

我当时就反对他们有些人提出的什么工艺研讨会,现在看来,确实是有些人想借助这个研讨会,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特别是有位姓赵的专家,我们怀疑他收了国外某些国家的钱,想阻碍咱们国家钢铁工业的发展。

所以我打算这次还是按王处长的方案办,你俩有什么意见吗?”

其他两位专家马上说支持于总工的意见。

王胜文一看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也就不再做什么特殊说明,而是从尤凤霞拿过来机要登记簿拍了拍:

“既然是这样,你们也签好字了,那你们就跟部里汇报吧,我也好拿这东西回去跟局里交差,如果我们局总是在你们冶金部吃亏,那下次我就不再去管这种事情了。

至于如何给有关人员请功,还要等你们的产品出来再说。

希望到时候,咱们五个人,包括蔡局长都要参加。”

科技局蔡局长说到:

“于总工,王处长,我们最近就把这个情况跟上级汇报上去,希望能尽快把他们财物损失给补上。

根据你们四个刚才说的情况来看,如果咱们这种钢材能够试验成功,那付出这些财物还真不算多。”

于总工扭头对她说:

“我们相信,以王处长的技术水平,能引起王处长重视的情报,绝对不是一般情报,你们上海方面如果不重视,那以后就由我们部里直接接收好了。

王处长可能是因为几次和我们合作都吃了亏,才找到你们的,不过我回去后,会跟部里把情况讲明白的。

今天晚上我们三个先在房间里详细研究一下,希望你们明天通知宝钢方面,派车过来接我们过去,我们以后入住宝钢那边。”

扭头又看向王胜文:

“王处长,你怎么办,跟我们一起过去?”

王胜文马上摆摆手:

“我暂时先不过去,毕竟我对钢厂的情况,没你们了解的多。

等你们试验到一定程度,我们外沟通吧,不过我不希望像首钢那样,都已经投入运行了,还没有通知过我本人,只给我们局里打了个电话,结果接电话的人还不知道这个消息和我有关。”

一句话让钱总工尴尬了:

“嘿嘿,那不是吕部长和杨司长办的个事情吗,和我可没多大关系啊。”

王胜文追加一句:

“不就是怕我跟你们要钱吗,就没有他俩这么干事儿的,我还听说你们给了我们局两辆车,结果,我连个车轮子也没见着。

钱总工你问问李总,是不是我们试验厂给他们做了几台拉丝机,才勉强支撑下来?”

……

出了锦江饭店的大门,坐到蔡局长的车里,蔡局长很认真地说了一句:

“王专家,我们上海,绝对不会跟冶金部一样。”

王胜文也认真地回了他一句:

“我也希望你们不跟他们一样,那我们会和你们更多地合作。”

蔡局长马上指示自己的司机小张:

“小张,这几天我用别的车,你就跟着王专家就可以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