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情满四合院之碧霞元君 > 第六十章 第四套广播体操

王胜文扭头看向背后注视着他的三个女人:

“大娘,您还有什么可说的吗?要不您再给他们说几句?”

姚妈妈笑了:

“孩子,你说的太好了,我啊,虽然也想给他们说这些话,可是我没那个能力把这些话说完整了,你们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你看,你说的有条有理的,孩子们都能听得明白。”

你们俩啊,也得记住胜文这些话,以后教育孩子啊,也得像胜文这样,把问题讲明白了,把话说清楚了。”

姚妈妈边说边看向姚琪兰和秦淮茹。

“话,我是记住了,可是我可没他这个水平,我平时也没觉察出来孩子们还有这些问题,弟弟有文化,教育孩子,我以后就指望着他了。”

姚琪兰脸有些发红,轻声在那儿嘀咕。

“我就更差了,我自己身上都有很多毛病,刚才我自己还被教训哭了呢,更别说教育孩子了,我啊,以后也让他帮我教育孩子。”

秦淮茹和姚琪兰同样的表情。

王胜文朝孩子们挥挥手:

“行,孩子们,既然姥姥和妈妈们都不想说什么了,那咱们就去院里,把雪扫干净了后,我教你们一套广播体操,你们以后早上起来做一遍,中午吃完饭后两个小时再做一遍。

冬天不能出去跑步,你们就老老实实在院子里做操,我会让姥姥每天监督着你们。”

孩子们听到这个,一窝蜂地跑了出去,拿扫帚的拿扫帚,抢铁掀的抢铁掀,张秦汉还把厨房里的簸箕给拿出来了。

孩子们出去干活儿了,大人也不好意思在屋里待着,姥姥站在门口指挥“扫雪战斗”:

“大熊,跟静理把铁掀拿过来,她一个小女孩儿怎么拿的动铁掀?”

“二熊,扫帚要靠住了扫,你一条一条的扫不行。”

“琪兰,你和胜文一起干,他在前边铲,你在后边扫,踩实了的地方,用掀一铲再多扫几遍就干净了。

“胜文,往那边墙根儿里铲,待会让孩子们用来堆个大雪人,对对对,就是那个墙根里,那边挨着水沟,雪化了水也好往外淌。”

“小秦,快跟你家孩子把簸箕拿回去,那玩意儿铲雪不行,一会儿就弄坏了。我看你还是别帮忙了,抱着小的吧,别让她乱跑,小心碰着她。你要真想干,你把她抱过来吧,我替你抱着,你去干活儿。”

“徐静理,你也别干了,你一个小女孩儿跟他们掺和什么,到姥姥这儿来,让他们男孩子们干。”

“陈文魁,你可不能干得太猛啊,别看你个子挺高,可年龄还不到十岁呢,不能干这么猛,出了汗可就容易感冒了。”

……

老太太指挥能力也不差,不到半小时,院子里的雪,就全扫完了。

其实整个扫雪的工作,王胜文、姚琪兰、秦淮茹三人是绝对主力,除了大熊之外,其他孩子也干不了多少活。

但是王胜文仍然坚持让他们干到最后,连被姥姥叫的徐静理也不例外。

让孩子们参加劳动是必须的,无论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早晚会去社会上干活儿,先要在家养成不懒惰的好习惯。

现在看来,这几个孩子里边,还真没一个懒惰的,也不知道是怕他还是什么原因,大家都干得挺欢。

不管它,喜欢干活儿就好。

也可能是一群能玩到一起的孩子,本身就喜欢一起干活。这对王胜文也是一个启发:以后尽量安排脾气相近的徒弟们一起干活,这样劳动热情和劳动效率能更高一些。。

雪扫完了,大家休息了一会,王胜文让孩子们排成两排,每排三个人,开始学第四套广播体操,连小不点秦丝(小当)也参加了。

其实说起来,前世的王胜文也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这时候也在十一二岁这个年龄段,所以他对第四套广播体操还是很熟悉的。

教了一遍以后,王胜文问大家在学校有没有学过,只有大熊说刚开始学,其余的孩子都说没有学过。

这就好办了,王胜文让大熊站到前边来喊节奏,自己在下边给每个孩子指导动作:

“陈文魁,把腰挺直了,不能因为长得高就不把腰挺直了。”

“二熊,胳膊要尽量往前伸展,伸展运动就是要把四肢伸展开,对,就是这样!”

“徐静理,把腿抬高了,能抬多高抬多高,这样才能拉伸胯部的韧带,对,把脚尖也挺直了。”

“张秦汉,扩胸运动要把一只脚迈出去,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平衡,不是,也不用迈地太大,地下滑,你也不怕劈了叉。”

“大熊,一看你就是没在学校好好学,下蹲运动怎么只蹲到一半就不蹲了?要把屁股贴到脚后跟上才行,这是拉伸大腿肌肉的动作,要认真做。”

“姚姐、秦姐,你俩别在旁边比划了,干脆到后边跟着学吧。”

“来,我喊节拍,大家再来一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三二三四,五……”

“好,徐静理做得最好,让她到前边来领着大家一起做。大家都看她的动作啊,一定要把动作做得规范。”

……

学了接近一个小时,大家基本都学会了,就连最笨的秦淮茹,也能随着节拍做下来了。

接近下午三点的时候,王胜文一声令下,孩子们开始堆雪人。

院子中央一个,大门口一边一个。

孩子们玩这个还真得就不怕冷,鼻子都冻红了,二熊还给每个雪人鼻子上安装了用胡萝卜做的鼻子。

别说,雪人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孩子们玩起来,放鞭炮是必不可少的。

三个小分队:

张秦汉(棒梗)负责往雪里插,大熊负责点。

徐静理负责往雪里插,陈文魁负责点。

秦丝拿着小礼花,二熊负责点,也不管天还没黑,礼花根本看不到。

王胜文和姚琪兰、秦淮茹在那儿聊天,姚妈妈则是去休息一会儿了。

……

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一眨眼的工夫就到了五点了。

王胜文让秦淮茹抱着孩子坐前边,陈文魁和徐静理坐后边,跟姚妈妈打了个招呼,几个人离开了姚家。

张秦汉一听说他们要走的时候,早就躲进卧室里不出来了。

多余的动作,谁也没想带他走。

送完秦淮茹,还要去崇文院去接徐慧珍。

她们三个女人竟然也在院子里堆了雪人,还给雪人戴上了帽子。兴奋得徐静理明天非要来这儿跟于丽阿姨玩。

王胜文审阅了一下徐慧珍今天起草好的协议,嘱咐她明天再根据自己修改的地方重新抄一遍,等九点多天暖和了再去报社,因为煤机厂离市区也有一段距离,他们也不会来太早。

回到家里,徐慧珍神神秘秘地跟王胜文说,自己开始爱吃辣了,今天中午吃了半瓶辣酱。

王胜文很激动,抱着她在屋里转了几圈,直到陈雪茹过来提醒才放下。

这是第二儿子要来了吗?

“要吧?”徐慧珍问。

“当然要了,你明天从报社回来,就去小酒馆把工作辞了吧,找个蹬三轮的把你珍藏的那些酒,都运到崇文院里去。”

“唉,一说辞了,还真有点舍不得了。”

“那有什么办法?人家挤兑你,你不想走也不行啊,放心吧,没了你那些酒,他们也撑不了多久。现在有了煤机厂这件事儿,过年以后可能四九城酒厂的人还会来,你还怀着孕,能能忙得过来吗?”

“嗯,我知道,那我就按你说的办,你可不能辜负了我啊。”

“又说这话,你都给我生孩子了我还能怎么样?你就不能像人家雪茹姐这样安安静静地养胎?”

徐慧珍又开始打:

“养什么胎,这才几天啊我就养胎?看不起我是吧,我一显怀我就搬崇文院里去住,保险什么事儿也耽误不了。”

王胜文轻轻地搂住她:

“姐,别打了,把孩儿他爸打坏了,孩子谁养?等你显怀了,雪茹姐就生了,让她接替你在那边工作,你俩在那边的工作就该轮换着来。”

“轮换着来不行吧?很多事儿也相互不熟悉啊。”

“怀着孩子又不是不能交流,你和雪茹姐平时多交流啊,让对方知道你所知道的事儿,比如签好的协议,你们俩都要看看,这样两个人都能去办。”

陈雪茹也说到:

“就是啊,等他们都和我们熟悉了,谁去办不是办?比如你拿着回款单到邮局去领钱,人家邮递员知道咱俩是朋友,你还拿着我的私章,肯定错不了事儿。”

“也对,其实我就是初次做这个,心里有些没底。”

陈雪茹笑了:

“什么有底没底的,其实都是弟弟做的,我们只是个辅助作用,就是去送个稿子、领个钱、办个手续什么的,换谁都一样,明白了吧。”

王胜文说:

“我做还不是为了咱们,你们可得把它当做自己的事儿,我白天还要正常上班,没时间去做这些,有你们两个帮着,我也省了不少事儿。

再说,你们去办,比我去办,更方便一些,他们那些编辑,一看你们是女同志,也不会问太多问题。

如果我要是去办,他们可能会猜到这些东西就是我写的,反而会问得更多,编辑又不是专业搞技术的,我和他们啰嗦太多,其实也没什么用。

很多专业问题,本身就不能和不懂的人啰嗦,专业的人一看就懂,非专业的人,反而啰嗦不清楚。”

陈雪茹还是嬉笑:

“就是,上次我和弟弟去工业日报社去办那个手续,报社的人还能和弟弟聊半天,等以后我再送材料过去,人家根本就不会跟我啰嗦,该怎么办,人家直接就给办了,我们一句话都不会多说。”

徐慧珍还有疑问:

“弟弟,如果图纸拿过去,他们煤机厂有疑问怎么办,去找我我也解释不了啊,那他们还不是会等你回来再问?那样,我们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啊。”

王胜文耐心地跟她解释:

“姐,你们在那儿,只是把情况给我通报一下就可以了,其实他们应该会把问题写出来,我会考虑好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再写下来,你们只要把我写的东西给他们就可以了。。

很多工业上的问题,是必须到现场去处理的,在办公室肯定解决不了问题。

煤机厂这里你倒是不用担心,我在那里有很多徒弟,如果真有问题,我想我那个叫宋红兵的徒弟,会直接去轧钢厂去找我。

所以,你不用担心。

还有就是,工业上,图纸和工艺就是最好的语言,有图纸就不用多说话,语言根本完全说明不了问题,只有用图纸上才能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

“喔,那我就知道了。”

“慧珍姐你快和雪茹姐一块歇着吧,我给你们拿水果来吃,怀了孕要多吃水果,晚上也买不到排骨了,我去给你们做点羊肉汤喝,中午我们就喝的羊肉汤,那玩意儿喝了暖和。

魁子和静理,放假了他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吧,估计魁子明天还会去那边放鞭炮,我看今天他们几个男孩儿玩得可欢了,估计魁子还没玩够。

静理想跟着你去玩,就让她去吧,女孩儿去放鞭炮,也不是很合适,你那里有俩大女孩儿和她玩,也是个好事儿,最多就是给她们点零钱,让她们自己去市场买菜,下雪天用萝卜炖点羊肉吃不错。”

王胜文絮絮叨叨地跟她们说着。

……

上了班自然是除了安排生产任务就是给煤机厂那边画图纸写工艺,离过年也没几天了,得把过年所浪费的时间给挤出来。

南边娄晓娥他们最近的来信有点密,可能是快过年了,也可能是弟弟的电扇试制工作进入了关键阶段。

王胜文把收信的地址改成了崇文院,虽然自己的家人都在南方,收到南方来的信件很合理,但他也不想在轧钢厂惹更多麻烦。

徐慧珍与工业日报社签了协议,也就安心下来了。每天就在崇文院里值班,王胜文给了她资料,她第二天马上就会给报社送过去。

办交接手续的时间其实很短,都是她们和煤机厂的事儿,人家报社的人才不管,人家收下徐慧珍拿过来的东西,基本连看都不看,煤机厂的人来了,直接拿走。

王胜文和姜厂长达成了默契:

这边上午送图纸,那边下午拿图纸。拿回去就安排刘燕科长描图晒图,晒完图再把原件给交回去。

宋红兵被安排当了新产品开发车间的车间主任,所以他最积极,只要一有技术资料拿过来,就和一大帮工人在那儿研究加工工艺。

越研究越佩服王胜文编制的加工工艺,这玩意儿怎么办?看来师傅这是为了我考虑得太细了啊,这人情怎么还?

还是把妹妹尽快嫁给他表哥吧,到时候都成了亲戚了,还什么人情不人情的?

可这个春节该送点什么呢?过年给师傅总不能不送礼吧。

送钱肯定不行,要不和这些徒弟们商量商量,给师傅弄半批猪送过去?

对!他亲戚同学多,肯定过年也需要人情来往,送批子肉过去,让师傅分了送亲戚朋友呗。

于是,年前,徐慧珍的崇文院,竟然收到了半头猪。

可把于海棠高兴坏了:我这是能吃肉吃到饱了啊。

……

王胜文正在这儿忙活图纸的事儿呢,四合院的禽兽们又给他起波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