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贫困乡变第一镇,我政绩藏不住了 > 第314章 姚新民要调到双河镇

晚上喝酒的时候,李青山和姚志辉结成同盟,共同对抗姚家三代的进攻,很快大家就喝开了。

酒过三巡。

刚刚跟自家三叔喝完一杯之后,姚新民又端起酒杯,向李青山敬酒:

“青山哥,你虽然只比我大一岁,但这声哥我真是发自肺腑的,除了我爸之外,你就是我最佩服的人了。”

说完之后,也不等李青山的回答,自顾自的就喝干了。

李青山笑呵呵的也把就干了,这才笑道:

“新民,你小子也学会跟我绕弯子了?

我今天一来就发现你小子有事,有屁就放,咱们是什么关系,藏着掖着的干啥?”

姚志辉也训斥道:

“就是,小里小气的,什么时候才像个样!”

姚新民不敢再隐瞒,小声说道:

“三叔、青山哥,你们帮我拿个主意。”

他又看了一眼自己老爸,发现他不吭声,这才又再次说起来。

“我当正科已经将近四年了,最近也到了晋升的时间了。

我是想下去基层锻炼的,我爸却想让我在部里升为正处之后再下去锻炼,我拿不定主意,这才想请青山哥帮我拿个主意。”

原来是这事。

李青山也不敢随意开口。

正科升副处级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跨越,和正处升副厅级一样,是淘汰绝大部分干部的两大关卡。

这一步走得扎不扎实,关乎到将来的仕途前景。

李青山端着酒杯沉吟道:

“你为什么想下基层?”

对于姚志光想让他留在部委机关的心思,李青山还是很理解的。

实际上,对于姚家这样的大家族,核心子弟们只要按部就班的走下去,前途都不会差。

就像是姚新民,今年刚满三十岁,已经做了将近四年的正科,升副处理所应当。

再熬个七八年,按照每三四年升一次的节奏,40岁之前把正处级的资历熬满三年,之后再下基层的话,完全可以一次性解决副厅级的问题。

这样的路子,无疑是最稳的。

但是这样走下去的话,上限也就是在退休之前熬到副省级。

如果到时候家族再出把力,省部级的正职也是有机会的。

好处是稳。

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稳就代表着没意思。

用他们的话来说,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这一辈子如果都是这么过,那也太没意思了。

果然,姚新民苦笑道:

“青山哥,我不想过这种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实在没有意思。”

“我也想像你这样,从基层做起,把一个乡升格成镇,然后再发展成天下第一镇!”

李青山还没说话,姚志辉就气道:

“臭小子,想什么呢!”

“你以为人人都能像青山这样,随便就能让一个贫困乡发展起来啊?

那可是‘全国第一镇’!全都是独一份的,哪有这么容易的。”

姚新民嘿嘿一笑,说道:

“我也没有想过跟青山哥比什么,我就是不想老是窝在部委机关里,都快跟社会脱节了。”

姚志辉还想再训斥几句,李青山却是抬手打断了他。

李青山对姚新民的想法还是比较认可的。

总待在部委里,对个人的成长也不是什么好事。

“新民,我支持你!”

“咱们姚家的孩子,不必跟其他人一样按部就班!

你不是想下基层吗?也不用去什么乡里慢慢发展了,直接就去双河镇!”

对于姚家,李青山肯定是不遗余力的。

自己有能力,就要用在自己人身上。

“刚好,李梦宇马上就要被调走。你先在部里把副处级的待遇解决了,之后直接安排到双河镇镇委书记的位置上!”

姚志光等人都是眼睛一亮。

这个位置,无疑是全国镇委书记里数一数二的香饽饽。

姚新民下基层的第一站,就能有这么高起点的话,无疑会对他将来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姚志光心里虽然高兴,还是小声问道:

“青山,这不太好吧?”

“新民毕竟从来没有过基层的工作经验,更加没有掌控一方大权的经验,就这样把双河镇交到他手里,是不是太冒险了一点?”

李青山知道自家老师的心思,他轻笑道:

“没事的老师,有我亲自看着,有双河镇的干部们帮忙,这些都不是问题。”

姚新民也很兴奋。

那可是天下第一镇啊。

自己下基层的第一站就有这么高的起点,哪怕是他,也从来不敢这么想过。

姚志辉嘿嘿笑道:

“傻小子,还愣着干什么?还不敬你青山哥一杯?”

姚新民反应过来,赶紧举起杯,恭恭敬敬的敬了李青山一杯。

姚新民的事就是小事,聊完这个,姚志光开始谈起这次最重要的事情。

姚志辉已经升为正厅级的江南省发改委主任,这个位置虽然也很重要,但从长远来看,还是要到一个地方任市委书记更好一点。

关于这一点,他们早就聊过。

姚志光和姚志辉之所以回来,主要也是要大家坐下来好好商量。

谈到这个层次的问题,姚家的三代们就只有听着的份了。

他们的经验阅历还没能力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发表意见,不过这也是难得的学习过程,一个个听得都非常认真。

姚志辉说了三个他非常钟意的城市候选:江南省的浔阳市、应天省的滨海市、江南省的橙市。

没有过多考虑,众人很快就把橙市给排除出去。

这地方虽然是江南省的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和地盘甚至比江南省的省会都要大。

但是深处内陆,工业基础薄弱,想要发展起来太难了,很难出成绩。

唯一的好处,就是在接下来的几年之内,橙市的市委书记有可能会成为江南省的省委常委。

不过靠着这种政策成为副省级,意义并不大。

姚志辉只要不犯错误,升为副省级几乎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橙市由于地理位置和人口、矿产资源等等优势,盯着这个位置的人也比较多。

想要争取下来,付出的资源交换要更多,完全得不偿失。

橙市被排除之后,那就只剩下浔阳市和滨海市两个选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