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俗人传 > 第816章 磨坊电影

华娱俗人传 第816章 磨坊电影

作者:馒头不想断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2-12 22:40:24

“该让他完成一下的。”

等她吹干头发,回到卧室,见那盒拆开的避孕套就在床上,下面还垫着一张纸。

拿起一看,正是他刚才哼唱的那首歌,不过却只有歌词部分。

“还造梦的人,分明就是作孽的人。”

..........

且说杨灵越从丽高王府出来之后,便去了公司。

昨儿花卷云音乐正式公测,怎么着也得再露个面。

至于正式上线,张芸会在三天后和《中国好声音》一起开首播会,届时四位导师及花卷音乐及华宜的一票签约歌手都会出席,《好声音》的参赛歌手们自然不会露面。

看了看后台,上线16个小时后,用户注册下载量来到了45万,目前还在快速递增中,按照预估,24小时后会达到百万用户。

这个数据完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可以说非常牛逼,因为目标是50万。

至于后续的数据,团队更是乐观,花卷云音乐超前的设计理念和使用体验,用户沉淀太容易了,在一年内保持指数级的增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目标4000万用户。

这还是没有计算《好声音》独家版权所带来的流量情况下。

今天的互联网、科技方面的媒体内容,花卷云音乐占据了头版头条。

比如36氪评价:“东来的文娱“主食铺”又添新成员,如包子视频一般,UI简洁,功能领先全行业。究其原因,在于创始团队的年轻化,深刻了解用户痛点,始终能抓住年轻用户的心。”

极客网评价:“花卷云音乐公测6小时,注册用户破50万,听歌识曲功能成为最大亮点。”

互联网创客:“东来集团又诞生了一只独角兽,财经专家说:一年后花卷云音乐将为杨灵越增加至少50亿的资产。”

.......

至于文娱报道,类似《王靖芠将要复出?》的标题占据了各式头版,当然里面的内容就是《小雅·鹿鸣》,只能说媒体是知道最大的热度来源的。

当然除了腾讯网,因为太多人拿花卷云音乐拉踩qq音乐了,最经典的一句评论是:“除了能点亮绿钻,还有哪点能比得上?”

新浪网上,一则“陈易迅接受采访称:《小雅·鹿鸣》实则杨灵越宴客曲”的相关报道目前热度第一。

因为只有他是视频中第一个被记者逮住的人。

陈易迅如此说:

“阿菲复出?不清楚,没听她说,他们是好朋友啦。”

“是杨灵越邀请我们参加一档音乐综艺,才凑到一起的。你们别胡说阿菲和他什么事情,他生气就不好搞喽。”

“阿菲没有参加,抱歉啊,目前还不能说的太具体,反正快了,就在这一周内会公布。”

“过程就是杨灵越请大家吃饭,饭后聊天,有人提议创作一首以“嘉宾”为主题的歌曲。”

“嗯,对,曲子是他写的,编曲是刘唤老师,我和周董打酱油,就在他家录的。”

这些话术当然是节目组和各位导师沟通过的。

杨灵越看了看评论,其余大多对陈易迅口中的“音乐综艺”很期待。有一些关于他本人稀奇古怪的,比如:

“牛逼,杨灵越能凑到这么几位,要是把王靖芠搞定就好了。”

“看视频里王靖芠的样子差不多已经被搞定了。”

“楼上在胡扯什么,杨灵越花心不假,但貌似不搞有夫之妇。”

“只有我关注杨灵越的“家”吗?这是音乐工作室吧,也太豪华了,那一架钢琴就九百万了,更别说那几十种乐器...”

“为啥没有刘一菲?”

..........

而关于原视频的下方,则是:

“击缶而歌有了具象化。”

“听哭了,起鸡皮疙瘩。”

“这种给人的感觉真是太美妙了,就好像身处古文中记述的古人生活。”

“每一个音符给我带来的都是极大的震撼。优美的歌声和气势磅礴的旋律。”

除了大部分的好评,震惊之外,架也吵的很欢。

“不伦不类,为啥不用编钟,都说鼓瑟吹笙了,好好的传统文化瑰宝让西洋乐糟蹋了。”

“楼上煞笔,兼容并蓄懂不懂?琵琶、唢呐、扬琴现在除了中国谁还在用?难道不是西域传进中土来的?”

“请杨灵越和刘唤了解一下,这是多利亚调式。好听归好听,但已经脱离了先秦国风的范畴了,会对不了解国风的人产生误解的,会认为这就是“先秦国风”。”

“楼上觉得自己的音乐素养超过了视频里的那一群人,要我说,词曲编配够优美、歌词创作演绎背后的故事够美丽、对社会的影响够正面,就好啦!”

“请不要用《小雅》这两个字,用钢琴演奏的叫国风?呸。”

“这首歌能听出什么异域声?西洋味?乐器只能使音乐精进,如若认为“不以国器则不可奏国乐”这种想法的人,我敢打赌,一定是半文盲,肯定没上过大学。”

..........

好一副众生相,当真热闹非凡。

就像当初曾莉拍摄这个视频时,刘文瀚说的那样,这个视频能节省数百万的宣传费。

杨灵越很欣慰,不单单是这个视频产生的热度。

还有包子视频里的评论比所有论坛讨论的都更加专业,虽然仍有偏激之语,但起码是在讨论音乐本身。

这代表了一个网站的用户属性,相对理性的网站戾气少很多,因为无脑输出情绪的人会少一些。

半下午,杨灵越去了宁昊的工作室,是崔思维给他开的门。

一进门就听到了宁昊极不耐烦的声音:

“我就是学了盖里奇怎么着,我就是学了昆汀怎么着,我还学了莫里哀怎么着!

电影自诞生起就是在不停模仿前者,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再慢慢树立自己的风格。我最看不惯那些人自己不行还老指责别人,还拿模仿说事儿的人。”

一瞧,宁昊此刻正在和一个记者在沙发区面对面的坐着。

杨灵越想乐,哥们儿这问题估计回答不知道多少遍了。

看那位记者有些尴尬模样,显然此前聊的还算愉快。

杨灵越的到来倒是打破这个尴尬气氛。

记者站起来主动介绍:“杨导您好,我是当代电影杂志的编辑,我叫迟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