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量子血灵珠传奇 > 第134章 说破人生真相

量子血灵珠传奇 第134章 说破人生真相

作者:张其金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2-16 23:41:18

袁心怡听张其金讲到要对自己修心,她若有所思,过了很久,她才说道:“你说得没错,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中,养生长寿是一大特点,不少医学家都认为,修心是一条重要的养生之道,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修心理论。比如形神兼养、以求身心的和谐,以及保持心理健康、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养德以修心;又或者节制**、时调养,遵循古老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来养性调神,以达到修心的目的等等。然而佛教的修心则与之则大不相同,其中心思想在于说明诸法‘性空幻有’的道理。”

袁心怡看着张其金严肃地继续说道:“我在这里所说的‘性空’,主要是指佛所说的一切法,即一切现象都没有实在的自性;‘幻有’是指一切法虽然自性空,但并非虚无,假有的现象仍是存在的。认为世俗认识的一切对象,均属‘因缘和合’,假而不实;唯有通过‘般若’对世俗认识的否定,才能把握佛教真理,达到觉悟解脱。”

“我听说因缘所生法,是指生灭变化之有为法,‘因’是前面的一个动机;只要前面一动,连锁的关系就来了,就是‘缘’。因缘其实是宇宙的最基本规律,世界上的所有事、情、现象、物件都不会突然产生。任何事物的产生,必须有一个前‘因’和适当的环境条件配合,即所谓助缘,或称为‘缘’。当‘因’与‘缘’配合得成熟时,就会产生结果。如柏树,其种子为能生起之因,日光、水土、肥料、人工、气候等为其助缘;此树不离因缘,即生成此树之因与缘亦皆各由其各别之因缘而生成。树是植物如此,依此类推,禽兽、人,乃至诸天、二乘、菩萨、佛亦皆因缘和合而成,无一法不从因缘生。一切有情之类,不明此义,故迷执而轮回六道。全部佛法,皆说明此义以开导一切有情众生,以此义故,因缘所生法可贯通一切佛法。”张其金说道。

“你说得没错,《心经》的道理也同样涵盖,所以因缘即是一切法,一切法即是因缘。法即事事物物,而因缘即每法亲生之因与助成之缘。因缘所生法认为是‘我’的每一个人,实质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各种因缘的集合体,所以当体即空,并不是要空了它才是解脱,而是没有一个实体需要去解脱。所以祖师说,本来无缚,何用求解。”袁心怡对张其金说道。

“如释迦牟尼佛所悟的‘缘起性空’四字,‘缘起’即是一切法因缘而生,缘聚则有,缘散则无,当体即空,人我,法我当下即是不存在的。此即是人无我,法无我,哪有我可得。‘性空’即是是否有一个本性可得,印度教说的梵我,基督教的神,及某些宗教的神我,道、存在、本性、真心等等,佛说本性也空,所谓真如,如来藏,心即是佛等等,也只是权宜之说。本性空不只是没有一个实在的本性,而是说一个空也不可得,这即是性空,净洒洒无一法可得,是为究竟。然而,性空不碍妙有,妙有即是这因缘所生之法,它的当下即性空。所以《楞严经》说,‘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是也。缘聚则有,缘散则无因缘所生法是佛教的根本思想,也是《心经》的重要佛法道理。”张其金对袁心怡说。

“我已经跟你说过,因缘所生法,是指生灭变化之有为法,‘因’是前面的一个动机;只要前面一动,连锁的关系就来了,这就是缘。‘因’与‘缘’配合得成熟时,就会产生结果。因缘所生法认为是‘我’的每一个人,实质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各种因缘的集合体,所以当体即空,并不是要空了它才是解脱,而是没有一个实体需要去解脱。所以祖师说,本来无缚,何用求解。虽然性空,但并不碍妙有,妙有即是这因缘所生之法,它的当下即为性空。”袁心怡讲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对于这些,你肯定还不能理解,但你要明白《心经》的人生观是‘人生是苦’。因为人生一切都是无常,都会变化,佛教中就以无常变化的意思来说人生都是苦的。这‘苦’是什么意义呢?是有缺陷,不永久,没有彻底的意思。”

“这点是我最有感受的了。”张其金叹息了一声说:“我们的人生本来就是烦恼,本来就是苦的。比如生命的诞生是苦的,婴儿出生要经过一个痛苦的过程;步入老年是苦的,因为老之将至;‘病’和‘死’更令人难过;得不到希望拥有的东西是苦;要与喜欢的人分开是苦;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东西,又偏偏经常碰到是苦;有些事情,本来是开心快乐的,但快乐之后又怎样呢?快乐是否永恒呢?快乐过去后也会变成苦,诸如此类人生的这一切本来就是烦恼,就是苦的。所以我想问你,既然佛教认为人生本来就是苦,那么佛教是消极的宗教吗?”

袁心怡回答道:“佛陀在成佛后,他首先教导人们的便是‘四圣谛’。‘四圣谛’是‘苦、集、灭、道’四种正确的人生真理,‘圣’是正的意思。‘谛’是真理的意思。人生活在这个世上就会有烦恼和执着,也就是‘苦’;而烦恼是由人的执着造成的,也就是‘集’;只有放弃烦恼和执着,也就是‘灭’;人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也就是‘道’。‘道’是修行的道路,也就是方法。这四个如何脱离人生苦恼,获得永恒快乐的阶段是‘四圣谛’,也就是《心经》中说的‘无苦集灭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很多问题,但我们不可自怨自艾,我们可以先认清问题的所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苦,然后找出问题的根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集,再确立解决问题的目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灭,最后制定解决的方案,并付诸实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所以‘四圣谛’又是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佛教还认为贪、嗔、痴是造成人生苦恼的一切因,减少贪念,减少憎恨,提升自己的智慧,增加慈悲心,是减少人生苦恼的有效途径。”

在袁心怡说完这些话之后,她看了看四周,微笑着说道:“你看,我与你聊着,不知不觉我家已经到了。如果你还对佛学感兴趣的话,以后我会跟你系统讲解的。”

“你可要信守你的话哟!”张其金调皮地对袁心怡说:“今天听了你对《金刚经》、《坛经》和《心经》的讲解,我感觉佛学真的是博大精深,对我的人生观真的起到了引导作用。”

“只要你有这点感悟,也不枉我一路的苦口婆心了。”袁心怡说完,与张其金打了个再见的手势就走了。

张其金看着袁心怡远去的背影,内心感慨万千。

其实张其金明白,修行之中最大的困难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源自于我们自身。如果我们不肯放下自我,那么修行之路必然布满荆棘。

在袁心怡走了几分钟后,张其金直到看不见她的背影,才转身从原路返回向学校方向走去。

张其金从一开始就没准备回家,他计划今天就是要在外面去放纵一下自己的身心灵。他才在袁心怡走了之后,就半途折返。

当他走到学校附近的时候,他就找了一个比较熟悉的饭店,开了个包间,自己点了很多菜,饱餐了一顿。

以前如果下大雨,他跟龙薇都不会回去,都会来这家饭店吃饭的,时间久了,也就跟这里的老板熟悉了。所以他今天一个人在这里点了很多的菜,并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他也无所顾忌了。

在张其金吃饱之后,他摸了摸自己的肚皮,就让老板来买单。

在老板结完帐后,他打了个饱嗝,觉得今天这顿饭吃得还可以,他就走出了饭店。

其实张其金变得这样能吃,是与他身上所拥有的量子纠缠血灵珠和烛龙入体后有着极大的关系。

饮食对于张其金来说,确实是至关重要。这正如王阳明所说的,他不仅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食谱,把训练、饮食、休息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地、科学地进行练习,还应该注意营养的平衡。

不过这远远还不行,在王阳明看来,支持量子血灵珠所带来的瞬间移动和烛龙所附加的洪荒之力还是远远不够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学家王阳明说了,他所练的速成锻炼法,至少要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得出真效果。

想到这里,张其金问王阳明:“导师,我问您,您说两个月之后,我会有多强?”

“那要看你自己,如果成效大的话,你到时候可以爆发出五成的能量;如果成效不大,那也至少能让你在使用三成能量的时间上得到增强。”宇宙太极图里的王阳明回答道。

“使用时间得到增长,当年导师您能驾驭完整的洪荒之力吗?”张其金问王阳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