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量子血灵珠传奇 > 第489章 袁天罡与李淳风

量子血灵珠传奇 第489章 袁天罡与李淳风

作者:张其金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2-16 23:41:18

袁天罡这个人物可不容小觑!据说他是备受尊崇的李淳风的启蒙恩师,而且是历史舞台上享有盛誉的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言家以及风水大师。他在年轻有为之时便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眼前崭露头角,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从而赢得了李世民的高度重视,被任命为大唐的军事将领,随后更是荣升为大唐的天师,地位超越皇权,成为帝王之师,天下之师的神奇人物。

手持浑天仪的李淳风同样非等闲之辈,他在唐初担任中央政府司天监的职务,同样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器重,被封为军师,负责推算大唐的国运走向。

袁天罡曾在阆州蟠龙山前筑舍居住,李淳风仰慕其名已久,于是携带黄金前来拜师。

谈及这两位杰出人物,我们不能不提及他们共同创作的《推背图》一书。这部书的作者正是唐代赫赫有名的两位风水大师——袁天罡和李淳风。

《推背图》这部作品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被誉为中国预言界的“第一奇书”。这部奇书从唐朝伊始,一直推演至未来中国两千多年的国运兴衰,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话说在创作《推背图》之前,原本唐太宗李世民只要求他们推算大唐国运,然而,李淳风却越算越投入,无法自拔,直至袁天罡在他背后轻轻一推,提醒道:“天机不可泄露过多,回去好好休息吧。”李淳风这才依依不舍地写下结语:“茫茫天数在此中寻求,世道兴衰并非自由。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推背图》的名字也就因此而来。

不得不承认,身为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两位风水大师,袁天罡和李淳风能够生活在几乎相同的时代,实在是莫大的幸运。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关于他们究竟谁更技高一筹,也成为了后人争论不休的话题。

可以说,这两位奇人的传奇故事如繁星点点,要想真正比较出他们谁更优秀实属不易。因此,至今仍无定论。

然而,若是非要在他们之间分出高下,从综合实力来看,恐怕还是李淳风略胜一筹。为何这样说呢?

首先,袁天罡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事迹便是与李淳风联手撰写了《推背图》这部奇书。其次,他曾经准确地预言出尚未成年的武则天将成为大周王朝的统治者,而事实证明,武则天的确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性皇帝,这一点不仅被载入正史,而且毫无疑问,绝非野史或杜撰。

还有一次,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曾命袁天罡和李淳风各自寻找适合建造陵墓的风水宝地。率先出发的李淳风耗时九九八十一天终于寻觅到一处佳境,用铜钱作标记;随后,袁天罡也用了七七四十九天找到了另一块宝地,插下一支银簪作为标识。最后发现,袁天罡和李淳风所选中的竟然是同一个地点,更为奇妙的是,袁天罡的银簪恰好插入了李淳风放置铜钱的中心方孔之中。

由此可见,袁天罡在相术和风水方面的造诣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除此之外,袁天罡还留下了许多关乎相术、风水学的着作,如《袁天罡称骨歌》、《五行相书》、《易镜玄要》等,遗憾的是,如今大部分都已失传。

谈完了袁天罡,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另一位重量级人物——李淳风。这位大人物不仅与袁天罡共同写下了举世闻名的《推背图》,而且他们两人一同寻找陵墓的经历,也足可见其堪舆之道的超凡入圣。然而,大家可能并未意识到,李淳风其实还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是世界上首位将风力划分为八级的学者,曾设计出一款名为“三脚鸡风动标”的神奇设备,用于精确测量风向和风速。

不仅如此,李淳风还将风力划分为八级,而直到一千多年后的欧洲,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形成了如今的十三级风。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级的划分甚至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十八级。而他的那部着名的《乙巳占》,更是堪称世界气象史上最早的专着。

然而,这仅仅是李淳风成就的冰山一角。他曾改良过浑天仪,使其由原本的四游仪及**仪两重,变为三重。这样的改进使得浑天仪能够同时测定黄道经纬、赤道经纬、地平经纬等多种参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

除此之外,李淳风还在对隋代天文学家刘焯的《皇极历》进行一番增补之后,制定出了新历法《麟德历》。这部历法迅速得到了广泛应用,甚至传播至新罗(今朝鲜)和日本,并分别被命名为《仪凤历》。尽管由于未能考虑岁差问题,这部《麟德历》曾遭到质疑,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在天文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李淳风在数学方面的成就同样不容忽视。他编订和注释的十部算经,被誉为“算经十书”,不仅成为唐代国子监算学馆的数学教材,对唐朝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更为宋元时期数学的高度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李淳风还参与编纂了《晋书》、《隋书》,撰写了《李淳风宅经》,再加上《乙巳占》、《推背图》等着作,他的一生可谓硕果累累。从上述诸多成就中可以明显看出,李淳风在相术、风水学、天文学、数学、历算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

清代学者陆心源对李淳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尽管他以方技闻名于世,但在修德篇章中却屡次引用经传,以此警示自己要改正过错,不断完善自我。在司天篇中,他深入剖析了隋代历法的不足之处,表现出了他虚心接受批评、远离奸佞的高尚品德。这种深厚的儒家思想修养,无疑是后世术士难以企及的。”

因此,从综合实力来看,毫无疑问,李淳风比袁天罡更加出色。当然,作为中国历史上两位杰出的风水大师,究竟谁更胜一筹,恐怕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

而此时的刘赫杰为了表达对袁天罡和李淳风的敬意,便尊称袁天罡为“袁天师”,而对于袁天罡的得意门生李淳风则尊称为“李军师”。

身为仙灵般袁天罡与李淳风,自然全然不会在意刘赫杰是如何敬称他们的,他们皆是超凡脱俗的得道高人,内心境界远非常人所能企及,又怎会为了这些繁琐的礼节称呼而耗费心力呢?

刘赫杰郑重地点头表示赞同,随后问道:“袁天师,您真的确信那位名叫张其金的年轻人值得我们信赖吗?”

此言一出,身处云雾之中的袁天罡轻轻摇动手中的天盘,微笑着回答:“依我观之,这位张其金完全可以成为我们手中的棋子,只要我们精心策划,他必定会按照我们设定的路线行走。”

“太好了!若是如此,我将全心全意地遵照天师的指示行事。”刘赫杰兴奋地说道。

此刻的刘赫杰,无疑是最为欣喜的时刻,他的每句话语中都洋溢着激动的情绪。

面对袁天罡与李淳风的教诲,刘赫杰始终保持着绝对的顺从,在他心中,袁天罡与李淳风便是神明般的存在。

特别是袁天罡刚刚崭露头角之际便被大唐皇帝李世民亲自前往监狱邀请的故事,更是让他深深折服。

正当刘赫杰沉浸于自己的思索之中时,他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袁天罡刚刚步入江湖的那段传奇经历。

那是唐朝初期的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在繁华的长安皇宫内的金銮殿之上。

此刻,气氛紧张压抑,大臣们眉头紧皱,一个个茫然无措。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威严无比!

“这次洛阳长河事件如同野火燎原,甚至连洛阳的百姓都陷入了恐慌之中,满朝文武难道就无人能够破解此案吗?”李世民目光冰冷,众臣纷纷低头沉默,无人敢于抬头仰视!

短暂的沉默过后,气氛稍显缓和。“启奏陛下,微臣有一人推荐,据传此人精通鬼神之道,明日即可揭示玄机!”说话之人正是魏征,作为几朝元老且担任谏官的他,话语权可谓举足轻重!

“既然有如此奇才,魏征你为何不早些提及呢?”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站在最前方,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究竟是何许人也,魏大人还请勿再隐瞒!”李世民面带期待地询问道。

魏征面色犹豫,沉吟片刻后恭敬地回答:“禀报陛下,此人号袁天罡,乃是一名江湖隐居的相士!”

江湖隐居的相士...当提到这个词时,魏征显然也缺乏信心。

“一介江湖相士,能有何作为?此处乃是朝廷重地,魏征你何时变得如此不分轻重了!”长孙无忌反驳道,群臣更是议论纷纷,素以稳重着称的魏征为何会推荐一个江湖相士呢?

“魏国公一向正直坦荡,岂会不明事理?诸位还是先听听他接下来要说的话吧!”杜如晦在一旁劝解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