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量子血灵珠传奇 > 第556章 命运的神秘气息

量子血灵珠传奇 第556章 命运的神秘气息

作者:张其金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2-16 23:41:18

刘伯温颔首微笑:“正是如此,这颗主量子纠缠血灵珠不仅是所有量子血灵珠排名第二的存在,它的第四代拥有者还曾经是大名鼎鼎的心学大师王阳明。王阳明最令人敬仰之处在于他致力于让世人的内心得到完善与提升,如此一来,还有何种具体的困难是他无法战胜的呢?又有哪项成功是他无法企及的呢?”

刘伯温讲到这里,感叹地说:“一代大儒黄宗羲曾说过:‘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着明者也。’确实,如果不学习阳明心学,我们又该向谁求教呢?相比之下,你身上所拥有的那颗天字级别的量子虚无血灵珠虽然珍贵,但与张其金身上的主量子纠缠血灵珠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

刘赫杰提出质疑:“国师,即便龙凤联盟的人得知了量子纠缠血灵珠出世的消息,他们也未必会相信呀!”

“确实,龙凤联盟的人或许对张其金拥有量子纠缠血灵珠这种说法未必会相信,但我们可以巧妙地把张其金拥有主量子纠缠血灵珠的消息放出去,只要我们能够让西萧集团、琦金国际企业集团、东润集团、南炎集团等诸多势力知道这件事就行了,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转换他们围剿你的目的,让他们去争抢张其金身上的量子纠缠血灵珠,这样一来,你所承受的压力自然就会大大降低了。”

刘赫杰听了刘伯温的话,恍然大悟,说道:“国师的计谋的确是妙极了,如此一来,不仅我的压力可以得到缓解,而且这些拥有量子血灵珠的企业集团就会陷入混战之中,到时就会搞得元气大伤,那时的我,即使没有张其金的帮助,也可以独自一人前往昭通青龙洞去寻找主量子虚无血灵珠了。”

刘伯温进一步献策:“实际上,这也取决于你是否敢于冒险,如果你有足够的决心,不要说一个张其金了,就是十个张其金,你也完全可以设法除掉他,到时夺取他手中的主量子纠缠血灵珠。一旦他身亡,主量子血灵珠便唾手可得。到那时,你岂不是如鱼得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

刘赫杰舔了舔嘴唇,不得不承认,刘伯温的这个计谋实在是让他心动不已。

“关于量子纠缠血灵珠,除了具备洪荒之力外,据说还具有瞬间移动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极其罕见的。按照您的建议,我固然可以采取行动,除掉张其金,夺取他手中的主量子纠缠血灵珠,但这样一来,难免会引来更多的其他拥有量子血灵珠的企业集团的追杀,到那时,我恐怕就会像国师您多次辞官一样,连觉也睡得不踏实了。”刘赫回应道。

在历史上,刘伯温的确是经历了多次辞官的,他首次辞官是在公元1340年,他在元朝担任了四五年的副县长后,因嫌职位卑微、晋升无望,且与同僚关系紧张,故而选择离职。

公元1349年,刘伯温再次辞官,原因则是他越权检举其他官员,遭到上级责难,不得已之下只好辞职。

尽管刘伯温有过两次辞官的经历,但他始终未能释怀,直到公元1352年,当友人为其引荐“平乱”之职时,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份工作。

刘伯温于公元1358年第三次辞官,这次的导火索是他原本被擢升为五品官员,却又被贬为七品,甚至失去了参与军务的资格,这使得他怒不可遏,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幸运的是,此次辞官为他带来了转机,使他后来有机会受邀入职明朝。

刘伯温在元朝任职地方官长达25年,之后又在朱元璋麾下担任中央官职长达十年。

纵观刘伯温的政治生涯,虽然他是明朝的开国元老之一,但却未能获得朱元璋足够的重视与褒奖,只是被简单地封赏为最后一等,这对一向追求权力的刘伯温而言,无疑是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正是这种挫败感,再加上当时已年近花甲,前途渺茫,刘伯温终于作出了第四次辞官,他的这次辞官,其目的是试图以此引起朱元璋的注意,进而获得更高的职位。

然而,遗憾的是,朱元璋对此并未给予挽留注,而是直接就允许了刘伯温的辞官请求,让他直接返回了家乡,连京城都不准停留。

“哈哈……哈哈……你自幼便是我亲自教导,你的心思我怎会不知?你早已对他手中的量子纠缠血灵珠虎视眈眈发,只是担心无法战胜他罢了,难道不是吗?你就不要用我的辞官经历来给自己找借口了。”刘伯温有些愠怒地说道。

刘赫杰轻蹙眉头,沉声道:“国师怎么能这样想呢,你毕竟是独具慧眼的高人,难道您就不明白身怀量子纠缠血灵珠的可不是泛泛之辈,更何况他表姐的能力我们还一无所知,如果他表姐也是一个高手,我们冒然出手的话,那会后患无穷的。既然我们暂时得以脱身,但日后她向我们报复,对我们来说也是致命的打击。”

“他表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次营救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她的实力了。所以,我的建议是,对于抢夺张其金身上的量子血灵珠一事,我们还得从长计议。更何况张其金此人,表面上看是憨厚得有些无知无识,实则是心灵聪敏,我们不得不小心提防。”刘伯温分析道。

“嗯……”刘赫杰默许地点头应声。

刘伯温继续说道:“量子虚无血灵珠如果能够与量子纠缠血灵珠联合起来使用,那它们所具备的能力可以说是双剑合璧,如果这两种量子血灵珠的能力都汇聚在同一个人身上,那么,在天枢城,恐怕是无人能将其擒获的,如果他想逃走,无人能挡。”

说到此处,刘伯温略作停顿,继而补充说道:“量子虚无血灵珠的‘运筹帷幄’之力,可开启天眼,随意窥探世间万物,此等能力对于瞬间移动而言,可谓绝配。瞬间移动虽然便捷,如果若盲目使用的话,难免会遭遇未知的风险。如果借助‘运筹帷幄’的力量,就可以提前预知何处安全,何处有危险,从而能够随心移动。”

“国师说得非常对,这两种力量融合在一起,实在是妙不可言。王阳明之所以被誉为明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以及军事家,不仅精通儒家、佛家、道家学说,更能统领军队征战四方,堪称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被后人尊称为明朝第一牛人,皆因他掌握了量子纠缠血灵珠的大部分功能,如果他掌握了最后一项功能,无双觉醒的话,那就真的天下无敌了。因此,在下斗胆询问,国师当时与王阳明都是大明王朝的人,而王阳明在被追杀的过程中去活了下来,而国师在追随朱元璋之后,却被他诛杀了了,国师就没有一丝怨言吗?”刘赫杰向刘伯温询问道。

据历史记载,在追随朱元璋的开国功臣之中,在朱元璋取得天下之后,很多英勇将领都惨遭朱元璋的毒手,唯有刘伯温在前期幸存了下来。

据史学家统计,1370年,朱元璋所封功臣共计37人,但在朱元璋驾崩之前,很多人,或父或子都被朱元璋所杀害,或被流放,或被被削爵,这些人竟然多达31人,而这些还没有包含那些被秘密处决的人数。

在朱元璋统领江山的前期,正因有这么多的人被视为叛徒,他们被朱元璋诛杀后,就使原本排名靠后的刘伯温一跃成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首屈一指”的佼佼者。

在朱元璋觉得身边无人所用时,就把刘伯温提到了一个历史高度,尤其是在刘伯温死了139年的时候,也就是到了1514年,大明王朝就赐予刘伯温国师的封号,并含蓄地表达了对刘伯温崇高业绩的认可,于是称他为“慷慨有志,刚毅多谋,学为帝师,才称王佐”、“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

为何大明王朝的皇帝在刘伯温死了139年后才想起赐封他呢?原来,正是由于刘伯温生前佩戴的主量子虚无血灵珠在他离世之后便消失不见了。

令人惊讶的是,刘伯温的灵魂竟然并未寄身于主量子虚无血灵珠内,而是选择寄居在他亲手分离而出的那颗天字级的量子虚无血灵珠之中,这真的令人有些预想不到。

“我怎能会没有怨言呢?有怨言又有什么用呢?毕竟我已经死了。在我活着的时候,本国师曾在明朝建国初期担任谋士之职,算起来在朱元璋的帐下只是充当了一名智囊的角色。尤其是在朱元璋做了皇帝,我在他手下当了太史令一职时,我主要的职责就是帮助朱元璋编纂历法书籍,观测天象、起草诏书、记载史实、编辑史书、整理国家典藏以及主持祭祀等多项事务,这对我来说,这算是大材小用了,我怎能会没有怨言呢!”刘伯温淡然回应道。

“国师,我觉得如果您当年拥有量子虚无血灵珠的话,如果又得到量子纠缠血灵珠的话,恐怕您就不会沦落到被诛杀的下场了。”

“这也不能这么说,万事皆有因果,因果循环,自有定数,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天注定了的,靠我们凡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的。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深信自身的命运乃是受天道法则所操控的。试想一下,如果我同时拥有量子虚无血灵珠和量子纠缠血灵珠的话,我的力量就会过于强大,天道怎能会放过我。如果我与天道分庭抗礼的话,你不妨想想,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的结局又会如何呢?”刘伯温以沉稳的语气反问道。

刘赫杰想想也对,命运,这是一个既古老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话题。命运如流水般变幻不定,正是命运深邃奥妙的真实体现;况且在漫长的岁月之中,人们以种种神秘主义、玄秘之术,进行所谓的“占卜预测”,进而更增添了命运的神秘气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