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汉不三国 > 第222章 袁绍心思 以势压人

东汉不三国 第222章 袁绍心思 以势压人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08:42

袁绍在参加完那第一次朝会之后,又将余下的诸侯纷纷请入帐中,精心筹备安排了一场极度奢华的设宴。那酒宴场所布置得金碧辉煌,珍馐美馔琳琅满目。酒宴之上,大家皆是兴高采烈,眉飞色舞,兴奋地分享着各自新获的爵位,那神情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位高权重的无限风光。

比如像孔融、孔轴、陶谦等这些心中尚且忠于汉室之人,不自觉地凑在一起低声交谈着。他们的目光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言语之中满是对天子气度非凡的赞叹,言辞恳切地认为大汉中兴有望。而像张扬、鲍信等这种没有太大志向之辈,则是一心只想着如何扩充地盘,想象着大权在握之后又应当怎样尽情享受,脸上满是贪婪和**。

曹操亦在阵中默然不语。此次虽说对他的封赏也算较为优厚,然而他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出了大力,所招募的兵士也损失大半。如今虽得到了封赏,可曹操心中已然有了回到地方赶紧发展自身势力的想法。他神色凝重,目光深邃,看似在倾听他人谈话,实则心思早已飘向远方。

袁术则是对众人皆显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态,纯粹得意地沉浸在自己对未来的美好幻想之中。被一些刻意讨好的诸侯接连戴了两顶高帽子之后,不觉又饮酒过量,有了一丝醉意,言谈之间对天子多有冒犯之词,那嚣张的模样让人侧目。

其实袁绍本来心怀想法,欲借此良机收拢众诸侯之心,想多拉拢一些助力,或者是收服一部分诸侯为己所用,以壮大自身势力,成就一番霸业。但是看如今这一群心满意足、志得意满的样子,袁绍心中不禁暗暗觉得,竖子不与谋。

袁绍目光阴沉地扫过那些沉醉在功名利禄中的诸侯,心中暗自冷笑。瞧瞧那袁术,满脸通红,口出狂言,毫无半点涵养,只知在虚妄的幻想中迷失自我,丑态百出。再看看张扬、鲍信之流,眼中只有地盘和享乐,毫无宏图大志,如同贪婪的豺狼。就连孔融、陶谦等人,虽心怀汉室,却也显得过于天真迂腐,不知现实的残酷。

袁绍紧握着酒杯,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那酒杯似乎都要被他捏碎。他原本期望能在这群诸侯中找到志同道合、有勇有谋之士,一同谋划大业,共展宏图。可如今所见,尽是些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之徒。他们只知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沾沾自喜,全然不顾天下大势,如同无知的蝼蚁。

“哼!如此庸碌之辈,怎配与我共图大事!”袁绍心中愤懑不已,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那辛辣的酒液却浇不灭他心头的怒火。他深知,与这些人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非但难以成就大业,反而可能会被他们所累。于是,袁绍暗暗下定决心,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要让世人知道,他袁绍才是能够终结这乱世,建立不世功勋的英雄。

袁绍将众人的种种反应尽收在眼底,心中虽有所思,却并未表露,心中的想法也没有过多地表达出来。只是在酒宴结束之后,留下韩馥、淳于琼和自己的谋士郭图、许攸等人前来商议。

那后帐之中,烛光摇曳,气氛凝重,袁绍气宇轩昂地高坐主位,韩馥尽管职位高于袁绍,却极为自觉地屈居于下首之位,那模样毕恭毕敬,宛如下属一般。而袁绍对此情形也未觉有丝毫不妥,仿若这一切早已是司空见惯。

袁绍目光炯炯,神色坚定,声如洪钟沉声道:“如今之局势,正是继续拓展地盘、广纳贤才、收拢众人之心的关键时刻。唯有这般操作,方能于朝堂之上握有足够的话语权,断不能给天子哪怕丝毫喘息的机会。”他的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其中满溢着坚定的决心和勃勃的野心。

“所以,韩馥,明日于下次的朝会上,你需率先挺身而出,继续恳请诛灭剩余的董卓余孽。”袁绍目光凌厉地转向韩馥,紧紧地盯着他,仿佛要将自己的意志直接传递到对方心中。

韩馥忙不迭地点头称是,面上惶恐,不敢有半分迟疑。

帐下郭图轻抚胡须,眯着眼睛说道:“此举甚好,让韩大人打头阵,既能试探天子的态度,又能彰显我等的决心,实乃妙策。”

许攸也附和道:“不错,若天子应允,我等便可顺势而为,大举推进;若天子不允,再从长计议,另做其他打算。

袁绍继续说道:“帐中众人在讨董之时,未见有何高明之策和英勇之举,如今接受封赏之后,却是丑态百出,真令我不齿。如此短视浅见、贪图名利之辈,怎能成就惊天动地之大事!”他的脸上满是不屑和愤怒,那神情仿佛对这些人的作为深感耻辱。

郭图却说道:“主公,其余人等皆不足挂齿,但我见场中曹操、曹孟德沉默不语,一言不发,既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兴奋之态,也没有一点饮酒作乐的兴致,此中或许暗藏深意。”郭图微微皱起眉头,神色中带着一丝难以消散的疑虑。

许攸却接口说道:“哎,这一点你就多虑了,我与孟德和主公皆是至交好友,我深知孟德为人。明日再次朝会,便出言试探一番,一试便知。曹操此人一心只想做统兵大将,曾经还言死后墓碑要刻‘汉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呢。以我对他的了解,他的心思不难揣测。”许攸轻捻胡须,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神情。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出谋划策,谋划着下一步的行动。

次日,河内太守张扬前来向袁绍辞行。如今董卓已死,天子于长安迁都,这一切于常人而言,已然尘埃落定,都巴不得即刻返回,赶紧扩充地盘,增强实力。袁绍正竭力安抚张扬,不愿让他就此离去。

这边孔融、陶谦、孔伷竟联袂而至,准备向身为盟主的袁绍辞行。孔融率先开口:“盟主,董贼既除,天子在朝,吾等也算不辱使命。如今地方事务繁多,急需吾等回去料理,还望盟主应允。”

袁绍眉头紧皱,说道:“诸位,如今虽说董贼已灭,然而余孽尚存。若此刻匆忙离去,余孽必将趁机发展壮大。就如打虎不死,反受其伤。我们当趁势彻底清除祸患,方保天下长久太平。”

陶谦反驳道:“盟主,吾等兵力有限,且久战疲惫,实难再战。况且地方百姓翘首以盼吾等归去,治理属地,发展民生。”

袁绍目光坚定,大声说道:“诸位,吾为盟主,自当为大局着想。此时离去,前功尽弃。吾意已决,非等朝会商议妥当,谁也不许走!”

由于事出匆忙,长安刚被新定为都城,原本每日举行的朝会改为五日一朝。因此,一众诸侯被袁绍拖拽着无法离开,众诸侯无奈,只能遵从。都只能无奈地等待五日朝会之后,再正式向天子辞行。在这五日期间,袁绍又暗中撺掇了几个诸侯,结为私下的联盟。

这日的朝会,气氛凝重而压抑。朝堂之上,天子高坐龙椅,神色威严,众臣分列两旁,屏息以待。阳光透过窗棂,斜斜地照在金砖地面上,映出一道道光影。

天子轻咳一声,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他目光炯炯,环视群臣,缓缓开口道:“朕今日有一事宣告,朕欲纳公孙瓒之女为妃,以结两家之好,共保我大汉江山社稷。” 此语一出,朝堂上先是一阵短暂的沉寂,随后便如热油中滴入了冷水,瞬间炸开了锅。

公孙瓒闻此喜讯,先是一愣,紧接着脸上绽放出如春花般灿烂的笑容,喜气洋洋难以自抑。他忙不迭地跪地谢恩,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臣谢陛下隆恩,陛下圣明,此乃臣家门之大幸!”

诸位重臣们也纷纷上前恭贺。有的重臣满脸堆笑,拱手说道:“公孙将军,恭喜恭喜啊,令嫒能得陛下青睐,实乃天大的福分,日后公孙将军定是皇亲国戚,荣耀非凡呐!”有的则言辞恳切:“此乃陛下对公孙将军的厚爱,也是我朝之幸事,愿公孙将军之女入宫后,能为陛下分忧,为大汉增添福祉。”还有的重臣语气中带着几分谄媚:“公孙将军,从今往后,您可就是陛下的亲近之人,还望多多提携下官啊。”一时间,恭贺之声此起彼伏,公孙瓒应接不暇,心中的喜悦更是溢于言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