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汉不三国 > 第229章 散尽家财 襄助孙策

东汉不三国 第229章 散尽家财 襄助孙策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08:42

这时,孙策突然想起什么,说道:“在这之前,我想去舒城访问我的结拜兄弟周瑜。”

众人面面相觑,程普眉头紧皱,率先开口道:“主公,此时去舒城,路途遥远,其间变数诸多。且我们如今处境艰难,犹如在狂风巨浪中飘摇的孤舟,多耽搁一日,便多一分危险,甚至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孙策目光坚定,语气坚决如铁:“周瑜足智多谋,才华横溢,其智谋堪称当世罕有。他与我更是情同手足,亲如兄弟。我相信以他的睿智,定能为我指点迷津,提供良策。况且他对当下局势的洞察必定更为深刻、独到,我若不前去请教,实乃一大憾事。此行虽有风险,但我心意已决,非去不可!”

众人沉默片刻,相互对视后,觉得孙策所言有理,便做好决定,先拜访周瑜,再返回一起投靠马超。

而后,孙策叫来桓阶,神色凝重,目光中满是期望与托付,说道:“桓先生,上次有劳你亲赴襄阳换回父亲尸首,你的智勇和忠心我都看在眼里。如今局势艰难,我还要拜托你。希望你不辞辛劳,寻找母亲和弟妹的重任就交给你了。此去务必尽心尽力,哪怕遭遇千难万险,也一定要找到他们的下落。”

桓阶坚定地抱拳应道:“主公放心,桓阶定不辱使命!哪怕踏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也定要寻得夫人和公子小姐们的踪迹。”

于是,众人开始整顿行装,准备踏上前往舒城的路途。孙策望着远方,眼中燃烧着坚定的火焰,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我孙策定要重振旗鼓,为父报仇,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哪怕要付出再大的代价,我也绝不退缩。

众人整顿好行装,便匆匆踏上了前往舒城的路途。一路上,孙策等人风餐露宿,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顶着烈日,迎着狂风,日夜兼程,只为早日到达舒城。

终于,他们来到了舒城。孙策怀着激动又期待的心情来到周瑜的府邸前。门房匆匆进去通报,不多时,周瑜亲自出门相迎。只见周瑜依旧风度翩翩,气质儒雅,然而那一身孝服,却格外醒目,显然是有孝在身。

孙策赶紧上前,神色关切地询问:“公瑾,这是发生了何事?”周瑜眼中含泪,略带悲泣地说道:“自从孙策兄与我在洛阳护送乔公返回之后分别,我便回到了舒城。家父因董卓种种倒行逆施之举,忧愤交加,气得重病在身,一直不见好转。前一段,又接到天子传檄还都长安,董卓伏诛的消息,家父一时激动,便就此大笑几声,谁料竟引发旧疾,之后便就此离世。”孙策一边轻轻拍着周瑜的肩膀安慰着,一边感慨地说道:“哎,真是这一两年发生了实在太多的事情。”

周瑜也好奇地说道:“兄长,前年初便听说诸侯讨董的消息,你孙家也作为一方诸侯,消息传来,小弟也非常振奋,怎么如今兄长会突然来到小弟这里?”孙策也长叹一声,满脸愁容地说道:“哎,这一两年实在发生太多的事情。我们一起跟随诸侯讨董,在洛阳城外与袁绍发生矛盾,我父子被那袁绍所追杀,一路奔逃。后来又被刘表这个贼子设伏,我父亲也不幸中埋伏而死。如今我长沙的基业也被攻陷,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之时,才想到来寻你。”

周瑜大惊失色,赶紧说道:“兄长莫急,先进府中再细细道来。”

众人进入府中,分宾主落座。孙策便将这一路的遭遇和如今面临的困境,事无巨细地向周瑜讲述。周瑜听着,眉头紧锁,时而愤怒得双目圆睁,时而又低头沉思。

待孙策说完,周瑜说道:“兄长,如今局势虽艰,但也并非毫无希望。以兄长之英武,只要谋划得当,定能东山再起。”

孙策叹气道:“我如今兵力匮乏,又无立足之地,不知该如何是好。”

周瑜思索片刻,目光坚定地说道:“兄长可先在我这舒城暂作休整,小弟愿倾尽全力,助兄长招募兵马。”

孙策摇摇头,神情坚决地说道:“不妥,我已决定先去投靠义兄,寻得一处安身之所,再作打算。”

周瑜微微点头,深表理解地说道:“如此也好,义兄如今威名远扬,义薄云天,而且控制着整个西凉,想必会收留兄长。”

两人又商议了许久,孙策心中的愁绪也稍稍缓解。

这时,孙策看着周瑜一身孝服,满怀诚挚地说道:“公瑾,令尊之事,还望你节哀。”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悲伤,但仍强打精神说道:“多谢兄长关怀,我定当化悲痛为力量。”

之后,周瑜安排众人去客房歇息,并吩咐下人准备酒菜,为孙策等人接风洗尘。府中的下人们忙碌起来,不多时,一桌丰盛的酒菜便摆在了厅中。众人围坐在一起,虽然心中各有忧虑,但在这短暂的相聚时刻,也努力放松心情,互诉着兄弟情谊。

酒宴间,周瑜沉思许久,方才缓缓开口说道:“兄长,小弟思量再三。我欲散尽家财,先替你招兵买马。如今西凉路途遥远,途中变数诸多,若不带兵马,恐怕一路也不安宁,诸多艰难险阻难以应对。”孙策闻言,面露惊色,连忙说道:“为愚兄之事,怎能让兄弟如此牺牲。公瑾,你的心意我心领了,可这万万使不得。”周瑜却微微一笑,眼中满是坚定,说道:“兄长,如今我父亲已去,小弟本欲为父亲守孝。但既然兄长到此境地,深陷困境,小弟怎能袖手旁观不尽心尽力?昔日你我兄弟情同手足,如今正是小弟为兄长挺身而出之时。”

酒宴结束,周瑜便以雷厉风行之势开始变卖家财。他毫不迟疑,将家中的田产、屋宅等一一处理,只为能尽快筹得足够的钱财。随后在舒县,周瑜与孙策一起广纳贤才,招兵买马。他们四处张贴告示,探访民间有能之士,对于前来投奔的壮士,皆以礼相待。

盘桓几日,周瑜与孙策一同前往周瑜父亲的墓前祭拜。

周瑜跪在父亲坟前,声音哽咽,泪如雨下,说道:“父亲大人在上,不孝儿周瑜前来与父亲拜别。父亲常常教诲儿,人生在世,信义当先,儿与马超、孙策义结金兰,便定当不负此义。今日兄长孙策落难至此,儿为助兄长,散尽家财,欲与兄长一起投奔马超兄长,一报兄长血海深仇,兄弟三人一起匡扶家国。望父亲原谅儿不能在您墓前尽孝,日后逢年过节之时,儿定当洒扫拜祭,以尽儿之孝道。”

孙策亦跪在坟前,神色肃穆,语气庄重地说道:“叔父大人,皆因小侄之事累公瑾须与我一起前往西凉之地。小侄在此立誓,务必护兄弟周全,绝不让兄弟有一丝一毫损伤。我等兄弟定会齐心协力,勇往直前,创造一番辉煌的基业,以告慰吾父与叔父之谆谆教导,在天之灵。”

言罢,两人在墓前长跪不起,泪水肆意流淌,沾湿了衣襟。良久,他们才缓缓起身,彼此对视一眼,眼中的决心更加坚定,仿佛燃烧着熊熊烈火。

回到府中,孙策与周瑜点齐新招募的兵马,准备踏上前往西凉的路途。出发前,舒城的百姓们听闻周瑜的离去,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送行。原来,周瑜的父亲和周瑜一样,在舒城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实事好事,所以舒城的老百姓都对他们十分爱戴。

人群中,一位老者颤颤巍巍地走上前,说道:“周公子,听说你要远行,此去一路保重啊!你们父子的恩情,我们舒城百姓永远铭记在心。”

孙策与周瑜骑在马上,望着眼前众多质朴的百姓,心中感动不已,齐齐向百姓们拱手致谢。随后,孙策深吸一口气,一声令下,队伍缓缓启程。一路上,孙策与周瑜不断商讨着未来的规划,他们深知此去西凉,前途未卜,充满了未知的挑战和艰难险阻。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他们坚信凭借着彼此的情谊和共同的志向,定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回望远去的舒城,孙策感慨万千,长叹一声说道:“公瑾,此去不知义兄会如何看待我等如今的狼狈。”

周瑜安慰道:“伯符放心,以兄长的豪迈仗义、胸怀宽广,定会接纳我等。况且我们兄弟同心,定能有所作为,让他看到我们的决心和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