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汉不三国 > 第272章 马超设宴 一片和谐

东汉不三国 第272章 马超设宴 一片和谐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08:42

荀彧这番回答,无疑挑明了他必定返回长安的决心。马超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苦涩,缓缓说道:“令君啊,您在西凉的日子可不短了,难道对西凉就没有一丝一毫的眷恋之情吗?我马家从未有过亏欠令君之处,而令君为西凉的建设与发展,那可是耗费了无数的心血啊!如今却这般决绝,说走就走。”荀彧微微叹息,开口道:“西凉以及将军父子,于我荀彧而言,皆是难以割舍之物。孟起啊,你父子二人对我一直礼遇有加,给予了我极大的信任。如今的西凉,从曾经的凋敝之态到现在刚刚恢复了一些元气,我心中又怎会说放下就放下呢?更何况,那匈奴在一旁虎视眈眈,而且我还听闻北方又有异族鲜卑日渐壮大。每每想到这些,我心中忧虑不已啊。但是,孟起,话又说回来,你我皆为汉臣,如今天子还都长安,大汉中兴有望。我荀彧绝不敢因顾小义而舍弃大义。这天底下依旧不太平,四处仍是烽烟滚滚。西凉有将军父子在,我荀彧心中甚是安心。”马超仰头大笑,豪迈地说道:“好!能得令君如此夸赞,马超心中着实宽慰至极。其实啊,今日我来此,就是为了告知令君,令君也该赶紧打点行装了,此次你我一同前往长安。”荀令君的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问道:“将军,你这边真的确定了?”马超洒脱一笑,道:“嗨!令君,就如您所说,马超岂是心中无忠义、无孝悌之人?既然朝廷有诏,我马家父子自当遵从。不过,西凉确实也需要有人坐镇,以震慑那些异族。此次就让我父亲留在西凉镇守,而我马超则前去为国家效力。”

荀彧激动不已,郑重地向前迈出几步,对着马超深深拱手一礼,言辞恳切地说道:“孟起将军,如今这大汉千疮百孔,各地诸侯拥兵自重,世家把持朝堂,豪强占据地方,致使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这大汉江山已然岌岌可危,而我荀彧此前竟未识得将军有如此高远见识和广阔胸怀。今日得见将军高义,足见孟起将军乃是真英雄、真豪杰。大汉有孟起将军这般人物,这才是中兴有望啊!”

马超连忙伸手虚扶荀彧,谦逊地说道:“令君过誉了。超不过是尽一个臣子的本分罢了。超只愿这天下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如此,超平生之愿足矣。想我等生于乱世,目睹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心中实不忍。超虽有几分勇力,但若能为百姓谋得一丝安宁,便是死也无憾了。”

荀彧听了马超的话,更是感慨万千,眼中满是敬佩之色,说道:“将军有此胸怀,实乃百姓之福。如今这乱世,人人皆为私利而争,能如将军这般一心为百姓者,少之又少。希望孟起能保持初心,我等携手为大汉的中兴,为百姓的福祉,竭尽全力。”

第二天,马超怀着复杂的心情亲自来到母亲的住处,告知她自己的决定。马母一听,脸上立刻露出不舍之色,依旧不愿他离去。马超在母亲面前缓缓蹲下身子,握住母亲的手,依依讲解其中的利弊。他轻声说道:“母亲,孩儿深知您不舍孩儿离去,可如今朝廷有诏,孩儿身为臣子,自当为国家效力。况且,孩儿此去也是为了西凉的安稳,为了咱们马家的未来。孩儿定会小心谨慎,保证自身安全,请母亲放心。”马母听着马超的话语,眼中泪光闪烁,暗暗垂泪。良久,她才微微点头,勉强征得同意。马超看着母亲难过的模样,心中也满是愧疚,但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只能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平安归来,不让母亲担忧。

安抚完母亲的情绪后,马超又再次在府中设宴,他深知此次之事的重要性,为了表示郑重,也想着让荀彧将他的想法提前告知王桀,以安其心,便让荀彧前往邀请王桀与李通前来赴宴。荀彧来到王桀处,将昨晚与马超见面后马超的表现与决定一一道来。荀彧缓缓说道:“贤弟,昨晚孟起将军与我交谈,言辞恳切,尽显忠义之心。将军已决定遵从朝廷诏令,前往长安为国家效力,且让其父亲留在西凉镇守,以震慑异族。将军对大汉的忠诚,令人敬佩。”王桀听后,心中也有了计较。他回想起之前对马超的种种疑虑,不禁有些惭愧。此次若再相见,王桀也收起了胸中的倨傲,决定真诚地与马超交流。他对荀彧说道:“令君所言极是,孟起将军之忠义,实乃大汉之幸。此次赴宴,我定当与将军坦诚相待。”

此次宴席规模并没有之前那般宏大,马超并未邀请太多人参加,仅有马超、孙策、周瑜三人与荀彧、王桀、李通一同饮宴。由于有荀彧的提前告知,王桀来到宴席上时,先是向马超出言夸赞。王桀为人向来善于表现,此时哈哈大笑,老远便打招呼道:“孟起,劳你款待设宴,小弟不胜荣幸。”孙策和周瑜只是淡淡地看着他,而马超并没有在意他昨日的倨傲,依旧热情地将他邀请入席,并向王桀介绍周瑜和孙策,让他们彼此认识。

王桀听闻介绍,向孙策与周瑜拱手见礼,说道:“昔日在洛阳之时,便知二位大名。二位皆与孟起一样,是青年才俊,大汉栋梁。今日得见,荣幸之至。”周瑜神色淡漠,没有出声。孙策却忍不住出言嘲讽道:“哟,可不敢当。天子使节昨日威仪颇重,我等深深拜服之。”王桀连忙赔上笑脸,说道:“昨日实乃公事,今日只谈私谊。”荀彧也在一旁缓解气氛道:“对对对,我等当日皆一同在洛阳求学,回想洛阳之事,大家皆是无忧无虑。不想今日在此相聚,只谈私谊,不谈国事。”

马超也不欲与王桀计较,毕竟他已决定前往朝堂,也不欲使王桀难堪。便对孙策和周瑜说道:“二位贤弟,回想我们当日一同在卢氏府内求学的经历,也真真是令人神往。而王兄当日亦是洛阳有名的名士,此时我们正当探讨事宜,国事繁重,今日就暂且不谈了吧。”孙策与周瑜对视一眼,微微点头。孙策收起了方才的嘲讽之色,周瑜虽依旧神色淡漠,但也未再言语。众人的注意力从国事的紧张氛围中暂时转移开来,开始回忆起曾经在洛阳的那段青葱岁月,宴席上的气氛也逐渐缓和。

几人都沉浸在回忆洛阳的那段求学时光之中。马超昔年在洛阳名动四方,全是因为在儒学上有着颇高的造诣。不自觉间,几人又探讨起儒学方面的一些知识。众人兴趣浓厚,相谈甚欢。而李通坐在一旁,只是一味地享用美味佳肴,不停地饮酒。他们所谈论的这些内容,李通实在是听不懂。看着几人昨日还剑拔弩张,而今日却又如此融洽,坐在一起谈笑风生,李通心中暗自思索:这读点书的人就是不一样,真他娘的变脸比翻书都快。他摇了摇头,继续喝着酒,偶尔看看那热烈交谈的几人,心中虽有感慨,却也插不上话,只觉得自己仿佛是个局外人,看着这一场由学问引发的融洽场景。

酒宴也进行得差不多了,李通已然一脸醉意。此时,马超才说起正事。马超对王桀说道:“王兄,此次天子旨意,我马家不敢不从。但是如今西凉并不安稳,连年征战,致使西凉民生凋敝,而异族也在一旁虎视眈眈。之前我在西凉与众异族相见,也并非是目无天子,实在是准备来年讨伐匈奴,也是为了震慑那些宵小之辈。此事你可回去与天子明奏,马家绝无异心。三五日内,我收拾军备,交接事务,便会随天子仪仗一起返回长安,请王兄再盘桓三五日。”王桀听后,微微点头,神色也郑重起来,说道:“孟起将军放心,此事我定会如实向天子禀报。将军忠义,我等有目共睹,相信天子也能明察。”荀彧在一旁也露出欣慰之色,说道:“如此甚好,将军此举,实乃为大汉社稷着想。”孙策和周瑜虽未言语,但眼中也流露出对马超的赞赏之意。

酒宴在一片和谐中结束。王杰在请辞之时,才将一封卢植的亲笔书信交于马超,连说抱歉:“实在是昨日匆忙之时忽略了此事。此乃卢植先生的亲笔书信,还请孟起海涵。”马超微微一愣,随即双手接过书信,神色郑重地说道:“王兄言重了,此乃师父之信,定当珍视。”他看着手中的书信,心中感慨万千,卢植先生在他们这些学子心中有着极高的威望,如今收到先生的亲笔信,让他对未来更是充满了期待。荀彧等人也对这封书信充满了好奇,纷纷看向马超手中的信,仿佛能从那信中感受到卢植先生的智慧与期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