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汉不三国 > 第319章 兴平二年 天子求贤

东汉不三国 第319章 兴平二年 天子求贤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08:42

兴平元年如悄然流逝的溪水,在时光的长河中静静远去,历史的巨轮则滚滚向前,踏入了兴平二年。这一年的初始,整个大汉王朝的都城被一种庄重且充满期待的氛围紧紧包裹。在那宏伟的大朝会之上,天子高坐于尊贵的宝座,目光如炬,坚定地扫视着殿下的群臣。

只听得一声威严的宣令响起,天子颁布了求贤令。此令一出,恰似一颗巨石投入了波澜不惊的湖面,瞬间激起层层汹涌的涟漪。“朕承天序,继大统,夙夜忧叹,恐负祖宗之业。今四海未宁,天下扰攘,朕深知治国安邦,需贤才辅佐。故布求贤之令,以求天下之士。凡有德行高妙,志节清白者;学通行修,可为经中博士;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堪当文中御史;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者,皆可为朕所用。朕必以礼相待,委以重任,共图大业。”这求贤令之声,洪亮而坚定,在朝堂之上久久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是天子对国家未来的殷切期望,对贤才的渴望恰似久旱之地期盼甘霖那般急切。

朝堂之下,群臣俯首,各自心中思绪万千。那些心怀报国之志的臣子,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仿佛看到了自己一展抱负的绝佳机会。而那些心存疑虑之人,则在暗暗揣测着天子此举背后的深刻用意。

与此同时,一道道诏书如离弦之箭般迅速发往各诸侯以及州牧、郡守。这些诏书如同和平的使者,承载着天子的期望与安抚,奔赴四方。诏书中写道:“朕知诸侯、州牧、郡守,各据一方,皆为朕之股肱。朕愿与诸君共安天下,望诸君以社稷为重,忠君爱民,保境安民。朕当不吝赏赐,以彰诸君之功。”

兴平二年,局势复杂多变,犹如汹涌的大海,波谲云诡。西凉马超率部归顺的消息,恰似一阵迅猛的疾风,迅速传遍四方大地。西北之地,一时间风云变幻,气象万千。随着马超的归降,西北局势逐渐趋于稳定。此时,仅余董卓余部仍盘踞在天水,犹如被困之兽,在长安与西凉的夹击之下,已然成为强弩之末,难以再成气候。

天子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难得的契机,果断派遣使节奔赴各地。这些使节带着安抚诏书,如同传播和平的使者,将天子的恩威播撒到每一个角落。同时,天子特意将马超率部归顺以及封马超为威侯之事一并告知诸侯。此举可谓意味深长,一方面意在安抚诸侯,使其暂且放下与朝廷对抗之心。在这乱世之中,天子以恩威并施之策,试图稳住各方势力,为国家的稳定争取宝贵的时间。另一方面,更是向天下发出一个强烈而清晰的讯号,如今的天子已不再仅仅局限于长安之地。西北既定,天子的势力范围得以拓展,威望也随之大幅提升。这无疑是在向天下诸侯郑重宣告,若有不臣之心,天子便有余力挥兵讨伐。

然而,那些目光短浅的郡守、州牧们,却被天子的安抚诏书冲昏了头脑,满心欢喜地沉浸在虚假的安稳之中。他们未能洞察到这背后隐藏的深远意义,误以为天子的安抚便是长久的太平,盲目地为这暂时的安稳而沾沾自喜。

而真正具有卓远见识之人,如曹操、袁绍、袁术、刘表、陶谦等,心中早已有所警觉。他们深知天子此举背后的深刻用意,也明白在这乱世之中,唯有不断扩张地盘,讨伐异己,才能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站稳脚跟。曹操目光如璀璨星辰,在北方积极谋划,广泛招揽贤才,大力整军备战,意图成就一番霸业。袁绍凭借强大的势力,虎视眈眈,欲在逐鹿中原的大战中一显身手。袁术野心勃勃,妄图称帝,四处疯狂扩张势力。刘表坐镇荆州,在保境安民的同时,也在暗中积蓄力量。陶谦虽年事已高,却也不甘示弱,努力维持着自己的地盘。

在这历史的洪流之中,各方势力相互角逐,天子的诏令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波澜。西北的稳定只是暂时的,天下的局势依旧动荡不安。而未来的走向,充满了未知与变数,等待着各方势力做出艰难的抉择与激烈的较量。

在遥远的各地,诸侯们接到诏书,表情各异。有的诸侯心中暗自盘算着自己的利益,权衡着是否响应天子的号召;有的诸侯则被天子的诚意所打动,开始思索着如何为国家的安定贡献一份力量。州牧和郡守们也纷纷传阅着诏书,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地方的重任,天子的安抚让他们感到一丝温暖,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保一方平安的决心。

随着求贤令和安抚诏书的广泛传播,整个大汉王朝都被搅动起来。那些隐藏在民间的贤才们,听闻天子求贤若渴,纷纷摩拳擦掌,准备踏上实现自己理想的征程。有的饱读诗书之士,开始整理自己的行囊,准备前往都城一展才华;有的有勇有谋之人,也在思考着如何凭借自己的才能为国家效力。

而在朝堂之上,天子也在焦急地等待着贤才的到来。他深知,国家的兴衰取决于人才的多寡。只有招揽到真正的贤才,才能让这个动荡的王朝重新走向安定与繁荣。

在这段时期里,天子对西凉马超依旧以礼相待,礼遇有加。那份敬重与厚待,让马超深感天子之恩,愈发忠心耿耿。

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天子深知自己需要依靠马超的力量来抗衡公孙瓒,并且欲以马超为剑,抵挡天下诸侯。天子敏锐地洞察到马超一心为民、尊师重道的性格优点,然而在天子眼中,这些优点却成了可以利用的弱点。

天子对马超越来越宠信与尊重,给予厚待,同时对卢植越发倚重,将卢植的地位无限提高。在马超面前,刻意营造出一种对卢植极为重视的氛围,让马超产生偏颇的认知。天子的这些举动,全都是针对马超而来。在天子的盘算中,马超的这些优点正是操纵他的绝佳手段。正所谓君子可欺之以方,天子表面上对马超百般信赖,恩宠有加,让在世人眼中皆羡慕天子对马超的礼遇。而在背地里,却暗暗搞着小动作,使马超陷入百口莫辩的境地。

马超此次前来长安,所率兵马不过五千之数。然而,据那位身负重任的使节王杰所言,在那遥远的西凉之地,至少存有二十万铁骑雄兵,且皆是镇守边关的精锐之师。天子心中的算盘可谓打得极为响亮,其谋划之深远令人惊叹。天子的意图不仅仅是将马超以及他所带来的这区区五千人马收归己用,更是期望马超能在魏国全力以赴地出力,积极参与讨伐那些不臣之人的行动。天子深知,只要能让马超深陷其中,无法自拔,那么便可顺势而为,使得那来自西凉的铁骑源源不断地调往长安。如此一来,天子便能借助马超以及西凉铁骑的强大力量,攻伐天下诸侯,实现自己的宏伟霸业。

与此同时,天子在表面上又对马超礼遇有加,尽显恩宠与敬重。天子的种种举动,仿佛是在向世人宣告马超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天子期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马超在功成名就之后,为声名所累。到那时,即便马超心中对天子的某些决策有所不满,想要奋起反抗,他也不得不顾及自己以及师傅的名声。毕竟,在这个注重声名的时代,一个人的名声往往关乎着他的尊严与荣誉。马超作为一名忠义之士,自然不会轻易做出有损自己和师傅名声的事情。因此,天子的这一策略,看似巧妙无比,实则暗藏玄机。

马超或许还沉浸在天子的恩遇之中,却不知自己已然成为天子棋局中的一枚棋子。天子以其深沉的心机和谋略,精心布局,试图在这混乱的局势中稳住自己的地位,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马超,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能否识破天子的阴谋,挣脱被操纵的命运,尚是未知之数。

而天子与刘关张三兄弟之间也是来往频繁,尤其是在卢植这里,天子常常以探望卢植身体为由,频繁出入府内。如此一来,卢夫人也与天子渐渐相熟。天子持礼甚恭,毫无架子,这让卢夫人对其极为满意,心中认定天子果然有明君之相。

然而,唯一让天子苦恼的,便是公孙瓒之女公孙皇妃。她对天子毫不保留情面,一次又一次地吵闹。无论大事小事,只要在后宫之内,她皆要争抢话语权,任何事情都要插手。天子刘辩虽心中不悦,却也不动声色,巧妙地让公孙皇妃在卢植及刘关张三兄弟面前展现出跋扈的一面。卢植与刘关张三兄弟见此情景,皆对公孙皇妃不满。他们认为公孙瓒没有教育好女儿,使得天子后宫不宁,甚至对公孙瓒也颇有微词。

天子刘辩的这一谋略,既让众人看到了公孙皇妃的骄纵,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孙瓒在众人心中的形象。在这复杂的局势中,天子以其心性和谋略,巧妙地平衡着各方势力,为大汉王朝的稳定与复兴默默努力着。而后宫的风波,也成为了天子与公孙瓒周旋的一个微妙筹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