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汉不三国 > 第333章 天下局势 诸侯并起

东汉不三国 第333章 天下局势 诸侯并起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08:42

马超回到营地之后,即刻召集将领和谋士于营帐之中。他站在众人面前,面色凝重却又带着一丝期待,将李儒的计策详细地讲述出来。营帐内,众人围坐在一起,目光紧紧地锁定在马超身上,随着他的话语,众人的神情先是专注,而后逐渐转为惊叹。待马超讲完,一时间,营帐内静谧无声,随后便响起阵阵感慨之声。众人皆不由得对李儒的智慧和对人心的精妙把控赞叹有加。

紧接着,众人便依计行事,不再如以往那般时刻发动猛烈攻击。马超亲自跟麾下的将士们阐述了李儒的意思。当说到天水郡的守军多是昔日同属一军的袍泽时,心中皆涌起复杂的情绪。长久以来的征战让他们早已疲惫不堪,如今得知对面是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抵触的情绪也消减了许多。众人听闻后,大多都乐于接受这一安排,不用再与昔日兄弟以命相搏,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解脱,因此都积极配合。

每次发起佯攻时,场面看似热闹,将士们却都是争先恐后地“出工不出力”。表面上,他们挥舞着兵器冲向敌军,实际上却都懒洋洋的,兵器挥舞得有气无力。天水郡的守军很快便第一时间察觉到了他们的异样反应,但随着交流的增多,他们不仅没有警惕,反而因为见到昔日的袍泽而倍感亲切,纷纷问东问西拉家常,战场上一时间弄得像一场闹剧一样,丝毫没有打仗应有的紧张气氛。

时光缓缓流逝,渐渐地,守军也已经习惯了他们这种特殊的“进攻”方式。董璜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深知士气被迅速瓦解,却又无可奈何。他的将士们对他忠心耿耿,从跟随董卓前往洛阳开始,到如今已历经数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们一直紧绷着神经,如今被这些昔日同袍带动起浓郁的思乡之情,这股情绪如汹涌的潮水,根本遏制不住。

董璜在城中看着这一切,眉头紧紧地拧成一个死结,在城墙上来回踱步。脚下的砖石仿佛都被他踏出了痕迹,可他依旧想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来改变现状。他试图想些办法来鼓舞士气,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却又一一被自己否定。他召集将领们商议,可将领们也都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城中的气氛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压抑,仿佛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而马超这边的军队,依旧有条不紊地按照计划,隔三岔五地进行着这种看似进攻实则联络感情的“佯攻”。每次佯攻时,马超军的士兵们还会喊着家乡的俚语,那些充满乡音的话语在空气中飘荡。他们或是讲述着家乡近期发生的趣事,或是回忆着曾经在西凉一同度过的欢乐时光。那些声音如同轻柔的风,悠悠地飘进守军的耳朵里,就像一把把无形却有力的钩子,勾着他们的思乡之情。马超军的将士们耐心地等待着时机进一步瓦解守军的意志,他们坚信,胜利的曙光在慢慢靠近。战场上,微风轻轻吹过,拂过旗帜,发出轻微的猎猎声响。阳光洒在地上,却没有往昔战场上的肃杀之气。

数月时光匆匆流逝,寒秋已至,冷风如刀,割扯着长安城中的每一寸角落。皇宫那朱红色的宫墙在秋风的肆虐下,仿佛也失去了几分往日的威严,透着丝丝萧瑟。

天子身着厚重的锦袍,却依旧感觉寒意沁骨,可这寒冷远不及他内心的焦虑。他在御书房中来回踱步,时不时望向门口,盼望着能有来自天水郡的捷报。然而,等来的却只是一封又一封马超回复战事焦灼、无法速胜的奏疏。

天子心中如明镜一般,清楚马超如今是出工不出力,在故意拖延。正常而言,以马超的勇猛和他麾下西凉军的悍勇,若是全力交战,怎会数月过去依旧毫无进展?何况,若战事艰难,他应从西凉调兵增援才是。如今这般情形,只能说明马超心存他念。

天子停下脚步,缓缓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那凋零的花木,眉头紧锁。他深知,自己如今对马超无可奈何。朝廷虽贵为正统,可如今实力衰微,在这诸侯纷争、硝烟弥漫的乱世,马超的西凉军是朝廷震慑中原诸侯的重要力量。若是对马超逼迫过甚,万一他心生反意,那后果不堪设想。可若是任由马超这般拖延下去,朝廷威严何在?又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这段时日,淮南袁术仿若脱缰之野马,势力疯狂扩张。其治下兵强马壮,粮草丰足,野心勃勃的袁术不再满足于现有的地盘。他派出麾下大将纪灵,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出征。

所到之处,烟尘蔽日,马蹄声如雷鸣般震耳欲聋。大军一路如狂风扫落叶,所过郡县,守将无不胆战心惊。有的郡县见袁术大军来势汹汹,自知无力抵抗,为求自保,便开城投降。袁术军进城之后,粮草辎重皆被搜刮殆尽,用以充实袁术的军备。一些小城池在袁术军的践踏下,百姓流离失所,哭声震天。田间的庄稼被肆意践踏,原本安宁的村庄被战火笼罩,变得破败不堪。而袁术却不以为然,在他眼中,这些都是他成就霸业的基石。

在冀州,袁绍亦是春风得意。他趁着各方势力相互牵制的时机,大肆扩充地盘。谋士许攸为其出谋划策,将领颜良、文丑冲锋陷阵。袁绍先是吞并了周边几个弱小的郡县,将那里的人口、钱粮纳入囊中。随后,他的目光盯上了与公孙瓒接壤的富庶之地。

袁绍的军队如潮水般涌出冀州城,他们列阵整齐,旌旗飘扬。行军途中,队伍绵延数里,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到达边境时,与公孙瓒的军队发生了小规模的摩擦。袁绍军凭借着精良的装备和充足的兵力,在初期占据了上风。公孙瓒的守军拼死抵抗,但面对袁绍军的猛烈攻势,逐渐有些力不从心。

消息如飞絮般传入长安,堆满了天子的案几。天子看着这些奏报,眉头拧成了死结。他深知自己对这些诸侯的扩张行为无能为力。长安城中虽有巍峨的宫殿,却无足够的兵力去阻止袁绍和袁术的野心。

如今,袁术的目标锁定在了汉室宗亲刘繇身上。袁术野心勃勃,他望着刘繇所据之地,眼中满是贪婪之色。在他的营帐之中,谋士们议论纷纷,都在为袁术出谋划策,企图尽快将刘繇之地纳入袁术的版图。

袁术军整军待发,铠甲鲜明,兵器闪耀着寒光。他们如同饥饿的狼群,迫不及待地想要扑向猎物。而刘繇得知袁术的野心后,心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他深知自己的实力难以与袁术抗衡,但作为汉室宗亲,他又不能轻易投降。于是,刘繇紧急召集部下商议对策,众人面面相觑,皆感前途渺茫。

此时,整个天下局势如同一片混沌的棋局。各方诸侯为了争夺地盘和权力,相互攻伐,战火连天。袁绍在冀州依旧不断扩张,与公孙瓒的摩擦日益加剧,双方剑拔弩张,随时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曹操则在兖州养精蓄锐,虎视眈眈地看着周围的局势,等待着时机一展宏图。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等诸侯也各自守着自己的地盘,警惕地防范着周边的威胁。

长安的宫殿中,天子身着一袭绣着龙纹的黑袍,负手而立于窗前。窗外的天色有些阴沉,恰如天子此刻的心境。他的目光有些空洞地望着远方,脑海中却全是关于孙策的消息。

孙策,那个与马超有着结义之情的人,如今如同一颗骤然升起的新星,在江东之地光芒大盛。天子听闻他已占据了会稽郡大部分地区,内心的忧虑便如野草般疯狂蔓延。

会稽郡,那曾是朝廷赋税的来源之一,也是大汉疆土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今落入孙策之手,天子深知这背后隐藏的巨大危机。孙策的军队在江东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郡县纷纷易主。他的士兵们士气高昂,百姓中竟也有不少人对其拥护有加。

天子在宫殿中来回踱步,脚步略显沉重。他想到孙策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崛起,那是怎样的一种势头?他担心孙策会如同其他野心勃勃的诸侯一般,不再将朝廷放在眼中。一旦孙策彻底站稳脚跟,势力稳固,是否会如袁术那般肆意妄为,对朝廷的诏令置若罔闻?又或者,他会不会与马超联合起来,形成一股更为强大的、足以威胁朝廷的力量?

天子身旁的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章仿佛也在无声地诉说着局势的严峻。那些关于孙策征战的奏报,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锐利的剑,刺痛着天子的心。他拿起一份奏报,再次仔细阅读其中的内容,眉头皱得更紧了。“孙策以少胜多,连克数城,如今会稽郡的富庶之地皆入其囊中。”天子轻声念出,语气中满是忧虑。

他想象着孙策在会稽郡城中意气风发的模样,心中越发不安。宫廷中的烛火摇曳不定,仿佛也在为这风雨飘摇的汉室江山而颤抖。天子长叹一声,他深知自己无力阻止孙策的崛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局势愈发失控。在这天下大乱的局面下,他感觉自己如同大海中的一叶孤舟,随时可能被汹涌的波涛淹没。而孙策的崛起,无疑是又一场即将席卷而来的风暴,让天子在这深深的宫殿中,满心都是无法言说的忧愁与恐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