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汉不三国 > 第431章 意志坚定 无奈同意

东汉不三国 第431章 意志坚定 无奈同意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08:42

张绣满怀忧虑,脚步沉重地迈入张济的卧室。此时,张济正卧于病榻之上,听到动静,微微睁眼,见是张绣前来,便轻声示意身旁侍奉的邹氏将自己扶起。张绣站定,依旧毕恭毕敬地先向张济与邹氏行礼,口中唤道:“叔父、叔母。”邹氏闻此称呼,心中虽仍有些许不自在,却也只能默默敛身回礼。

张绣随后搬来一个绣凳,待张济坐定,自己才缓缓坐在床榻前。张济强撑着直起身子,靠在床上,脸上挂着笑意,问道:“阿绣,今日带着马超将军去了何处?”张绣微微叹了口气,说道:“今日带马超将军前往张仲景先生处问诊,不想却被张仲景先生好好地上了一课,结果弄得众人心里都不大畅快。”张济微微一怔,疑惑道:“怎么了?张仲景先生一向为人随和,怎会如此?”张绣皱了皱眉头,继续说道:“叔父有所不知,那张仲景先生,满心满眼似乎都只有百姓,凡事皆以百姓为要,他那番言论,让马超将军心里颇为不悦,回来的路上就念叨着要急着离开。我当时也气愤不已,真恨不得冲他打上两拳。”张济轻笑着骂道:“你这孩子,怎能如此对待仲景先生。”言罢,一阵开怀的大笑,仿佛将心中的阴霾都驱散了几分,整个人的精神也似乎好了许多。

张绣见张济心情尚佳,赶忙趁机说道:“叔父,我有个不情之请,想与您说一说。”张济悠然地看着张绣,心中早有了计较。自从贾诩来过之后,他便大致猜到了张绣的来意,料想他是想领兵协助马超出征。只是张济并未点破,只静静看着张绣,且看他如何言语。

张绣垂首,在心中千回百转地打着腹稿,极力组织着语言,深吸一口气后,抬起头,目光诚挚地对张济说道:“叔父,马超将军于我而言,那可是曾引领我纵横天下的旧主啊。往昔在他麾下,每一场征战,每一次冲锋,都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意与豪情,仿佛置身于热血沸腾的英雄传奇之中。而此次,他在专程出征之际,还不辞辛劳地绕道来看望我,那一刻,我心中的感动简直如汹涌澎湃的潮水,难以抑制。您也知道,如今他深陷困境,面临着兵马严重不足的难题,面对淮南袁术那等劲敌,恐怕难以顺利完成讨伐大业。叔父,咱们宛城眼下恰好太平无事,无战事纷扰。我心中便燃起一股强烈的渴望,想要出征,再次追随马超将军,重拾昔日纵横沙场的默契与激情,与他携手共击袁术,续写那段热血未凉的战友情谊。”

张济眉头微皱,眼神中透着深思与忧虑,缓缓开口道:“阿秀,你且静下心来好好思量一番。马超将军乃是奉天子诏命出征,可我们现今的处境颇为微妙,处于半独立之态,既未正式向谁归顺,亦未得到天子的招安。在天子眼中,我们终究还是董君的旧部,这反贼的身份标签,犹如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横亘在前。你想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贸贸然为了朝廷去与势力庞大、根基深厚的袁氏家族相抗衡,这无异于以卵击石,又能期望有怎样理想的结局呢?”

张绣一听,心急如焚,脸上满是急切与坚定交织的神情,“嗖”地一下从绣凳上站起,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眼眶微红,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叔父,我绝非是出于对朝廷的考量,那朝廷于我而言,本就遥远而陌生。我心中念的、想的,唯有马超将军啊!昔日在我懵懂无知、初入军旅之时,是将军不嫌我愚钝,对我悉心提携,战场上为我指点迷津,才让我有了今日的成就与荣耀。这份恩情,如同巍峨高山,重如千钧,我怎能不报?我一心只盼着能与将军再次共赴沙场,哪怕前方荆棘满布,我亦在所不惜,只愿能在他身旁,为他披荆斩棘,助他一臂之力。”

张济望着跪在地上的张绣,他那病弱之躯已无力支撑过多的激动,只能虚弱地摆了摆手,示意张绣起身,缓声道:“你且思量清楚,马超将军为朝廷出征,其根基远在西凉,中间还横亘着朝廷。西凉与淮南相隔千里,又有朝廷势力阻隔。且不说他能否战胜袁术,即便侥幸得胜,以当下局势,也难以将袁家连根拔起。如此一来,日后只剩我们宛城,孤立无援,直面袁术的报复,你可有应对之策?再者,你看看我这副病体,已是油尽灯枯,时日无多。这宛城的基业迟早要交到你手上,你如今身为宛城少主,未来大可自立一方,称雄诸侯。难道你就从未有过争霸天下的壮志雄心?”

张绣并未起身,依旧跪在地上,对张济恭敬地回应:“叔父,阿绣自知才疏学浅,从始至终都未曾有过争霸天下的念想。我留在宛城,不过是想在您身边尽孝,守着宛城,延续家族血脉。我既无雄才大略,亦无经天纬地之能,能守住宛城这份基业,便已心满意足。”

张济长叹一声,语重心长地说道:“痴儿啊,你怎如此糊涂。宛城乃四战之地,周围强敌环伺,岂是轻易能守住的?现今诸侯纷争不断,局势变幻莫测,你若没有进取之心,宛城便如狂风暴雨中的一叶孤舟,迟早会被浪潮吞没。待到城破之日,你又该何去何从?”

张绣眼神坚定,毫不犹豫地说道:“叔父,倘若真有那一天,我便率大军返回西凉,继续追随马超将军,为其效命。在将军麾下,我才能感受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那才是我心之所向。”

张济满脸疑惑,眼神中透着不解,轻声问道:“为何你一心只想效命于马超?如今天下诸侯众多,势力错综复杂,你不论选择追随谁,哪怕是归降朝廷,以你的能力与威望,都能占据一席之地,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马超将军固然才华出众,可终究也只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势力范围有限。”

张绣微微抬起头,目光中满是坚定与深情,缓缓说道:“叔父,您这段时间身体抱恙,未曾留意军中兄弟们的心思。自我们离开西凉,岁月悠悠,加之长安相隔,被困于这中原腹地,兄弟们归乡之路遥遥无期。可他们的心,从未离开过西凉,那里是我们的根,是我们魂牵梦萦的故乡。唯有回归西凉,才是顺应兄弟们的心愿。况且,马超将军待我亲如手足,这份知遇之恩,世间罕有。在别处,又怎能奢望得到如此真诚的相待?我们本就是西凉儿郎,故乡的土地才是我们的归宿。若我改投他人门下,叫这些与我生死与共的老兄弟们情何以堪?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张绣的一番话,如同一把钥匙,悄然打开了张济心底那扇尘封已久的思乡之门。他已病入膏肓,油尽灯枯,怎会不想在生命的尽头回归故里,让自己的灵魂在故乡的土地上安息?张济的眼神逐渐变得悠远而惆怅,思绪似乎已飘回了那遥远的西凉故土。

张济眼神中透着一丝落寞,幽幽地叹道:“哎,落叶归根,这是多少游子的心愿啊。阿绣,待我身死之后,你便将我的躯体一把火烧了,莫要安葬,等到回归西凉之时,再将我葬于故乡,如此,我方能魂归故里。”

张绣听闻此言,面露难以置信之色,急切地望向张济,说道:“叔父,那您这是同意我去帮助马超将军了?”

张济微微摇头,缓缓说道:“并非此刻就允准你去协助马超将军。当下局势混沌,需等日后局势稍微明朗,我们再谋划返回西凉之事。凭借宛城中现有的大军根基,那时你率大军返回,即便舍弃这宛城基业,手中有兵,回西凉亦能有足够的地位与话语权。可若如今你贸然出兵,将手中兵将拼光,且不说宛城能否即刻守住,单说你返回西凉追随马超,又能有何地位与依仗?不过是寄人篱下罢了。”

张绣一把紧紧抓住张济的手,满脸关切地说道:“叔父,您莫要再说这般身故之后的话。如今您经过汤药调理,身体日渐有了起色,定能康复如初。”

张济轻轻抚摸着张绣的头,慈爱地说道:“痴儿,我的身体状况自己心里有数,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只是你此刻万万不能前去,切不可将咱们辛苦积攒的家底轻易拼光。”

张绣却神色严肃,一脸正色地说道:“叔父,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我与马超将军的情谊,是在无数次生死拼杀中铸就的,绝非利益所能衡量。此刻他深陷困境,我若不帮,日后还有何颜面再追随于他?男人之间的情谊,又怎可用权势地位去评判?叔父,您亦是军中硬汉,怎会不明白此中道理?定是文和先生那老狐狸教您如此说的。文和先生固然聪慧过人,可他凡事精于算计,不肯涉险,只知明哲保身,怎会懂得我们沙场男儿的热血与真情?他实在是太过自私。”

张绣滔滔不绝地说着,张济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的侄儿,心中明白,即便阻拦,恐怕也难以改变张绣的决心。他有些疲惫地说道:“阿绣,你所言亦有道理。叔父我时日无多,这宛城日后终究要托付于你,你便依着心中所想行事吧,莫要让自己留下遗憾。”

张绣听闻叔父这番言语,顿时喜出望外,满心感激与激动难以抑制,当即对着张济连连磕头,额头与地面相触,发出砰砰声响,以最诚挚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感恩与敬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