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汉不三国 > 第454章 孙策来信 准备开拔

东汉不三国 第454章 孙策来信 准备开拔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08:42

徐庶与张辽在知晓这一切皆为李儒的精心布局后,内心陷入了极度的纠结之中,整整一夜辗转难眠。他们的思绪如同乱麻一般,反复缠绕在是否要将真相告知马超这个难题上。

若向马超坦诚相告,他们揣测马超或许会嗔怪西凉按兵不动,毕竟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局的走向。而马超一旦知晓实情,必定会对朝廷心生愧疚,他那忠君爱国之心众人皆知,如此一来定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与痛苦。其实,包括他们在内的西凉众人,心底都殷切期望马超能够挣脱这令人压抑沉闷的朝廷枷锁,回归西凉那片广袤自由之地,从此无拘无束,潇洒度日。李儒此计虽令他们忧心忡忡、心怀畏惧,可其出发点终究是为了促使马超远离朝廷纷争的旋涡。再者说,即便违背李儒的指令将真相告知马超,也不过是徒劳无功,西凉的兵力依旧无法得到补充,眼前的困局丝毫不会有所改观。可若是因此触怒了李儒,待马超怪罪下来,以李儒那狠辣决绝的手段,他们绝对难以逃脱严厉的惩处。一想到此处,二人便不寒而栗。

次日,徐庶和张辽怀着沉甸甸的心情前往马超营帐商议要事。徐晃瞧见二人那明显带着疲惫与憔悴、一看便知未曾好好休憩的模样,不禁在心中暗自窃喜,庆幸这一回自己不再是独自守着秘密,那份煎熬有人一同分担了。徐庶与张辽察觉到徐晃的心思,狠狠瞪了他一眼,满脸的郁闷与不悦清晰可见。马超见此情形,只以为是二位将领因担忧局势而心绪不佳,便开口温言抚慰。马超的关切之语反倒让三人愈发感到浑身不自在,气氛变得颇为微妙尴尬,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营帐中悄然蔓延,令众人皆有些不知所措。

天刚破晓,张绣便心急火燎地直奔营帐而来,一心只为面见马超。待他踏入营帐,见众人皆在,脸上瞬间绽放出喜悦之色,热情地与众人一一打过招呼后,便面向马超急切说道:“大哥,如今西凉遭逢大难,援兵不至,我宛城兵马便可派上大用场了。有我宛城数万雄兵相助,大哥在扬州之战中便能多添几分胜算。况且叔父早有交代,日后宛城上下,依旧要回归西凉,听从大哥的统辖。”

张绣话音未落,徐晃已眉飞色舞地抢步上前,给了张绣一个结结实实的熊抱,大声嚷嚷道:“好好好,你这小子可算回来了。俺老徐这段日子可憋闷坏了,整天对着这群木讷无趣且才智远不及俺的家伙,实在是乏味得紧。你小子虽说比俺也强不到哪儿去,但你一来,俺这浑身就又充满了干劲。”张绣听了,不禁笑道:“你还敢说才智比我高?差远了!无论是智谋还是武艺,你都逊我一筹。”徐晃哪里肯服,立马回道:“来来来,咱们这就再去比试一番,休要在此大言不惭。”说罢,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相互打趣,似是想极力活跃营帐内略显沉闷的气氛,实则是不想给马超开口拒绝的机会。

只因马超心中实不愿让宛城这些西凉部将卷入扬州的战火纷争。但见此情形,马超怎会轻易改变主意,他神色一正,朗声道:“你二人莫要胡闹。这宛城的兵马,暂时不会动用。宛城的西凉将士离家已久,而扬州之战凶险万分,若让这些好儿郎白白牺牲在这战场上,又怎能对得起他们多年来的颠沛流离?更何况,西凉的亲人们还在殷切盼望着他们归去。”徐庶见状,拱手进言:“将军请三思啊!如今我方兵力薄弱,正应集结一切力量,方可早日化解扬州危机。”张绣、徐晃、张辽亦齐声拱手道:“将军,人多力量大,何况宛城将士皆非等闲之辈,皆是我西凉的热血男儿,理应为将军冲锋陷阵。”马超却依旧不为所动,态度坚决,直把张绣急得不住挠头,却又无计可施。

张绣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却又无计可施。此时,见徐晃对他挤眉弄眼,心领神会之下,便不再坚持己见。众人在营帐中就局势随意闲聊了几句后,张绣与徐晃便先后告退。

刚一出帐,张绣便迫不及待地拉着徐晃,快步走到营帐角落,低声问道:“公明,我看你方才对我使眼色,是不是有什么妙计,能让大哥同意我宛城的将士一同出征?”徐晃嘿嘿一笑,打趣道:“你这家伙呀,我早说你脑子不够灵光,你还不服气,这不,现在又来求我了吧?”张绣赶忙正容道:“哎,莫开玩笑,咱们就事论事,你若有好计策,咱们方能再次并肩作战。我在宛城这些年,虽说偶尔也有些战事,但都无大战,早已憋闷得难受,还是一起征战来得痛快。”

徐晃微微眯眼,说道:“你忘了当年我是怎样随将军前往长安的?”张绣眼睛一亮,说道:“莫非……”徐晃接着道:“待到大军出发之日,你早早率领一军在外面等候,我就不信将军能把你赶回来,顶多也就是挨顿皮肉之苦罢了,咱这皮糙肉厚的,怕什么?”张绣顿时心情豁然开朗,用力拍打着徐晃的肩膀,赞道:“还是你小子老谋深算。”徐晃满脸嫌弃地撇撇嘴,说道:“去去去,这叫智慧,你这榆木脑袋还差得远呢!”

二人又仔细合计了一番,才兴冲冲地各自离去。此刻万事俱备,只等江东孙策那边传来消息,便可大军开拔,众人皆在期待着这场大战的开启,而未来的局势又将如何变幻,谁也无法准确预知。

时光悠悠,又悄然流逝了两三日。众人在翘首以盼中,派往孙策处的信使终于马不停蹄地赶回,同时带回了孙策的亲笔书信。马超心急如焚,接过书信的瞬间,双手竟微微颤抖,那急切的模样仿佛这封信函中藏着关乎天下大势的惊天秘密。他迅速而又小心翼翼地展开那信笺,目光刚一触及,便被那其上刚劲有力又不失洒脱的字迹所吸引。

“吾兄孟起如晤,展信佳。”马超轻声念出开头,思绪也随之飘回到往昔的岁月。“弟遥念往昔,兄于弟危难之际,慷慨援手,助弟得军伍以开新局,此等恩情,弟铭记于心,没齿难忘。”想当年,孙策初起之时,兵微将寡,局势岌岌可危,正是马超不顾自身的艰难险阻,毅然分出兵力,给予孙策莫大的支持。那时的他,如同一盏明灯,在孙策身处黑暗困境时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孙策心中,岁月的流转丝毫未能使其褪色。“兄之高义,如浩月当空,照拂弟身,使弟能于乱世之中奋勇前行,方有如今攻克会稽郡之成果,得以在江东之地初步站稳脚跟。”孙策在江东之地的拼搏之路充满了荆棘与坎坷,无数次生死较量,是马超的援助给予了他坚持下去的信念与勇气。凭借着这股力量,他一路披荆斩棘,率领着麾下的将士们浴血奋战,终于成功攻克了会稽郡这一战略要地,在江东这片广袤且英雄辈出的土地上,艰难地扎下了根基,开启了属于自己的霸业宏图。

“闻兄欲于扬州会战,弟欣然同意,必当倾尽全力,率江东儿郎与兄并肩作战,共御外敌,扬我兄弟之威名。兄但有所需,弟绝不迟疑。”读到此处,马超仿佛看到了孙策那坚定的眼神和自信满满的神情,感受到了他话语中的磅礴力量与赤诚之心。孙策的毫不犹豫,他对扬州会战的全力支持,无疑为马超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中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马超深知,孙策一诺千金,他既然表明会率江东子弟前来相助,那就必然会在战场上成为一股强大的助力,与自己的军队携手共进,共同抵御外敌的侵袭。那时,他们兄弟二人的威名,必将如同璀璨星辰,在乱世的天空中闪耀出耀眼的光芒,令四方豪杰为之侧目。

“再者,家母于吴郡常念兄之德,每谈及兄之助,感激涕零。值此年关将至,家母盼兄能拨冗前来吴郡一叙。兄若前来,弟定扫榻相迎,与兄把酒言欢,畅叙幽情。届时,弟当以江东盛景、美酒佳肴相待,共话当年之壮志豪情,亦让家母得以面谢兄恩。兄之行程,弟翘首以盼。”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孙母的感激之情以及孙策的热情邀约,让马超心中涌起阵阵暖意。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吴郡那繁华的街巷,感受到了孙家上下的真诚与热情。在这乱世之中,这份真挚的情感显得尤为珍贵,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过马超那因长期征战而略显疲惫的心田,滋润着他的心灵。

马超缓缓放下书信,眼中闪烁着感动与欣慰的光芒,心中对未来的扬州会战更多了几分坚定的信心与热切的期待。他深知,有孙策这样的兄弟在背后支持,有各方力量的汇聚,这场会战虽充满挑战,但总能有一丝胜利的曙光。

马超将书信递予众人传阅,营帐内一时静谧无声,唯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响。待诸位将领皆细细览毕,马超昂首,目光坚定而沉稳,开口说道:“如今伯符来信表明态度,且必已有相应筹谋。我军于此地休整已有多日,而扬州局势依旧岌岌可危,恰似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我等既为忠义之士,肩负保境安民之重任,自不可再作长久滞留。”

言至此处,马超微微一顿,扫视一圈帐内诸将,而后沉声道:“明日,我等便前去向张济将军与阿绣辞行,而后大军依时开拔。张辽将军,率精锐之师为前锋,率先开道,冲破敌军险阻,为大军开辟前行之路;我将与张任将军、徐庶先生坐镇中军,指挥调度全军,掌控战局大势;徐晃将军与姜囧将军则肩负殿后重任,护卫大军后方安全,并妥善押运粮草辎重,确保我军补给无虞。此乃关乎我军成败之关键部署,望诸位将军各司其职,全力以赴。”

众将闻令,皆精神抖擞,齐声轰然应诺,声震营帐。随后,诸位将领迅速散去,依照马超吩咐,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为明日大军顺利开拔忙碌奔走,或检查兵器甲胄,或整备粮草物资,或召集麾下士卒传达军令,营中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战前景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