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汉不三国 > 第457章 张鲁头疼 女儿符宝

东汉不三国 第457章 张鲁头疼 女儿符宝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08:42

尽管途中遭遇了张绣加入这一意外的小插曲,不过在众人连番的插科打诨与劝说之下,马超最终还是点头应允,同意张绣成为队伍中的一员。此后,众人并未在新野过多地停留,稍作休整了一夜,待次日破晓时分,便又马不停蹄地踏上了那匆忙的赶路行程。

在这后续的路途之上,可谓是单调乏味至极。天寒地冻的恶劣环境里,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刮过众人的脸颊,四周皆是一片银装素裹的萧瑟景象。漫长的道路上,除了那一群人匆匆赶路的身影此起彼伏,再也没有其他事情来打破这份寂静与枯燥。他们的脚步匆匆,仿佛被无形的力量驱赶着,一心只想早日抵达目的地,唯有那坚定的信念在心中默默支撑,抵御着身体的疲惫与环境的困苦。

远在汉中的张鲁,此刻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满心都是焦灼。庞德的举动实在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他的军队明明已经退去,整个汉中刚刚才从紧张的氛围里解脱,百姓们都几乎要提前筹备过年,以庆祝这一难得的安宁时刻。可谁能料到,庞德这个“老六”竟会去而复返,率领大军如汹涌潮水般突袭武都,瞬间让武都郡陷入了摇摇欲坠、岌岌可危的境地。

张绣的先祖凭借创立五斗米教,以救死扶伤之举泽被无数苍生,而后依靠独特的教义奠定根基,逐步兴起。传承至张鲁这一代,他身兼天师与一方诸侯的双重身份,倒也将汉中治理得有模有样。只是张鲁这人,对扩张地盘的野心平平,传教的热忱却极为高涨,远超其他欲念。从这方面来说,他或许算不上一位雄才大略的诸侯。

然而对于汉中之地的百姓以及教众而言,这里却是一片祥和乐土。他们异常团结,即便自身战力并非顶尖。只要张天师的符令一经传出,汉中的热血健儿们便会毫不犹豫地踊跃投身征战。毕竟,回顾往昔,数代人都承蒙张天师一家的恩泽庇佑。张鲁主政汉中,担任郡守期间,推行轻徭薄税的政策,还时常在生活上对困苦百姓伸出援手。民众们整体上颇为满意当下的生活,对张鲁自是满怀感激之情,愿意为其效命。

在汉中这片土地上,张鲁那天师的名号宛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其响亮程度远远盖过了他作为郡守的身份标识。对于民众而言,张天师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世俗的统治权力,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崇高象征与灵魂的寄托归宿。那源自五斗米教的教义传承,如涓涓细流,润泽着每一个人的心田,使得他们对张天师怀着近乎虔诚的敬仰与爱戴。故而,当张天师有所号召时,众人皆心甘情愿地挺身而出,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毫不退缩,一心只为扞卫天师的荣耀与汉中的安宁,这份忠诚与热忱,已然深深镌刻在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磨灭的信念印记。

西凉军固然是兵强马壮、来势汹汹,其突袭武都郡的行动起初势如破竹,致使武都郡内的县城接二连三地沦陷失守。然而,武都的百姓们心中怀着对张天师的无上崇敬,他们凭借着武都周边的天然险阻,以顽强不屈的意志为壁垒,在每一寸土地上展开了殊死抵抗。他们在崇山峻岭间穿梭,利用山谷的崎岖与河流的阻隔,巧妙设伏,一次次击退西凉军的进犯。尽管敌军攻势猛烈,但百姓们毫不退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坚定信念,逐渐稳住了阵脚,成功抵住了西凉那如潮水般汹涌的兵锋,让那原本长驱直入的西凉军队陷入了胶着的苦战,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支看似柔弱却坚韧无比的民间力量。

故而,汉中境内的动荡不安成为了张鲁心头的重患,这是令他上火的关键因素,占据了极大的比重。不过,还有一小部分缘由则是源自他那视若掌上明珠的女儿张符宝。

汉中向来以传承教育的天师道闻名遐迩,张天师的名号堪称一块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张家子孙自幼便以研习天师道教义为核心要务,毕竟他们道派中的诸多内容,实则与医者所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如同昔日闹得满城风雨的黄巾军,其首领大贤良师张角,便有传言称他是用精心熬制的草药汁水来书写符咒,而后化水让人服下,甚至还有传闻说他所用的符纸原材料乃是粮食所制。对于那些食不果腹的饥民而言,一碗这样的符水既能缓解病痛,又能略微果腹,故而才被传得神乎其神。这天师家的教义里,确实也存在着一些能够疗愈百姓疾患的内容,至少部分东西确有治病救人的实效。

而他的女儿张符宝却独树一帜,对教义毫无兴致,满心只想着治病救人。张鲁对这个女儿自幼娇惯宠溺。在张符宝出生之前,汉中一直归益州牧辖制,张鲁与益州牧刘焉往来密切。只是刘焉为人霸道,其行径让整个汉中都倍感压力,难以与之抗衡,一直承受着来自成都方面的压迫。也正因如此,张鲁逐渐萌生了脱离成都管制的念头,往昔在刘焉的压制下,他屡屡遭受打击,毫无招架之力。

自从有了张符宝这个宝贝女儿,张鲁冥冥之中竟觉运势悄然扭转。往昔在与各方势力的争斗里,往往是举步维艰、左支右绌,可如今在战事之中竟能渐有起色,打出了几分威风,不再似从前那般只有招架之功。不仅如此,还一步步地从益州牧那令人窒息的管辖阴影中挣脱出来,让汉中于这乱世之中得以自成一派,宛如在汹涌波涛里觅得了一座安稳孤岛。

道家向来讲究因果循环与福报之说。在张鲁眼中,小女儿的降临恰如上天恩赐的祥瑞,是他与夫人修来的福泽。故而对其宠溺到了极点,在张符宝尚在幼年时,便迫不及待地让她开始研习天师道教义,更对外界大力宣扬,称她是天师教中天赋异禀、年少有为、地位尊崇的后起之秀,仿佛已看到她未来将教义发扬光大的辉煌前景。

然而,世事难料。随着张符宝渐渐长大成人,她的心性却并未如张鲁所期盼的那般与教义深度契合。她对那些玄奥的教义经文只是浅尝辄止并很快失去兴趣,转而将全部的热忱与精力都投入到了钻研治病救人的医术之中。这一转变让张鲁颇为头疼,他深知天师教的传承需要家族子弟的倾心付出,可面对女儿那执着的眼神与对医术的痴迷,他又实在狠不下心来强行扭转。无奈之下,只能依旧对女儿宠爱如初,每日里除了处理教中与汉中政务之事,还不忘亲自检查女儿的学业进展,哪怕明知她的心思大多已不在教义之上,也还是期望着能有奇迹发生,让女儿重新重视起天师教的传承大业。

近日,汉中来了一位号称名医的医者,传闻是神医华佗。其医术精湛,声名远扬,且古道热肠,心怀慈悲。面对那些生活困苦的百姓,他常常少收诊费,甚至分文不取,无偿施诊。一时间,百姓们对他推崇备至,纷纷传颂他的善举与高明医术。

这一情况,却在无形中对天师教于汉中的威望造成了冲击。往昔,百姓生病之际,多会前往教内虔诚祷告,而后服下符水草药,祈求病愈,对天师教的信仰极为笃定。即便是战争中受伤的教徒,哪怕伤势危重,也从未质疑过天师教的神力,始终是天师教的狂热追随者。然而华佗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他以实实在在的医术,治愈了众多病患,那些在战场上断手断脚、命悬一线的教徒,经他妙手医治,存活几率大幅提升,且能逐渐恢复如初。如此一来,天师教的威望便在不知不觉间被渐渐消磨。

张鲁起初恼怒不已,本打算暗中派人将华佗擒获,以解心头之患。可每当看到华佗周围那一群亟待救治的困苦百姓,又犹豫难决。毕竟华佗医术卓绝,的的确确有着起死回生之能。而他的女儿张符宝,自得知华佗来到汉中后,兴奋不已,整日里叫嚷着要拜华佗为师,学习医术。这可让张鲁头疼万分,他一心期望女儿能专注于天师道教义的研习,传承家族衣钵,可如今张符宝对教义的理解一塌糊涂,心思全放在了学医之上。每次考校女儿学业,看到她那敷衍塞责、心不在焉的模样,张鲁便又气又急,却又拿这个宝贝女儿毫无办法,只能在担忧天师教威望受损的同时,纠结于如何应对女儿对学医的执着追求。

每回检验张符宝的学业时,场面总是令张鲁倍感无奈。张符宝那古灵精怪的性子一上来,便会想尽办法拐弯抹角地将话题引到华佗身上。她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向往的光芒,不住地询问关于华佗治病救人的种种事迹,嘴里念叨着的都是对拜华佗为师的热切渴望。那副模样,活脱脱就是一个被新奇事物勾了魂的孩子。

张鲁见此情景,心中自然是又气又急,只觉头疼欲裂。他深知天师教的传承重任在肩,女儿这般痴迷于医术,全然不顾教义学习,实在是让他难以接受。无奈之下,他只得命令侍从将张符宝严加看管起来。每日里,张符宝的住所周围都布满了看守之人,张鲁就怕自己一个不留神,这宝贝女儿便会瞅准机会偷偷溜出去,跑去追随华佗学习医术。那一道道禁令,仿佛是一道道枷锁,锁住了张符宝的行动自由,可却锁不住她那颗向往学医的心。她在屋内时常望着窗外,心中暗暗盘算着如何才能突破这禁锢,去追寻自己心中的医学梦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