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汉不三国 > 第473章 所谓马超 已至汉中

东汉不三国 第473章 所谓马超 已至汉中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08:42

杨松等人知晓,西凉一众将士根本不相信马超已被他们擒获于汉中。无奈之下,他们只能与西凉那边派来的、能够掌控局面的人物一道前往汉中求证。于是,这一行人全然没了初来时那趾高气扬的模样。毕竟,此次西凉准备与他们一同前往的,可是声名赫赫、素有“乱国毒士”之称的李儒。杨松见此情形,也赶忙收起了来时那股子傲气,一行人就这样默默回到武都城里,静静地等候着李儒,只待一同前往长安去验证此事。

杨松一行人刚刚离开,庞德便满脸焦急地说道:“先生,您身份何等尊贵,怎可轻易涉足险地?再者说,既然我们都不信少主会被擒,依着既定战略继续攻打他们便是了。难道您真的相信少主会被汉中所俘虏吗?”

李儒闻听此言,只是微微一笑,而后耐心地对众人分析道:“我自然是不相信少主会被汉中所俘虏的。暂且不说他们有没有那个能耐,单就少主的行事风格与战略布局而言,少主根本没有前往汉中的必要,又怎会轻易冒险深入汉中之地呢?毕竟,当下前往汉中对他的整体战略推进与行军布局毫无益处。”

彻里吉也瓮声瓮气地说道:“既然先生也觉得他们所言不实,那又何必还要亲身涉险前往呢?”李儒依旧面带笑容,缓缓说道:“你们莫要着急,且听我细细剖析。战略布局需一步一步稳健施行,就如同我们如今攻打武都,甚至对汉中施加威压,其目的说白了就是要让张鲁彻底服气,进而迫使张鲁来与我们求和。待那时,我们再去商谈借粮道之事。毕竟,如今就算我们拼尽全力将汉中攻打下来,可长安那边有天子在,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各方动静;而益州的刘璋,又与我西凉有着血海深仇。有张鲁在中间作为缓冲,其实是最为妥当的局面。毕竟依照我所制定的未来战略规划,这汉中之地,在短期内我们并不会真正将其收入囊中。只有等到北方的并州、幽州等地能够连成一片,我们将其一同拿下之后,才是攻打长安的绝佳时机。借助汉中作为跳板,便可眺望天下大势。目前只要有张鲁在此制约着益州,使其无法出兵横加干涉,那么我们随时攻取益州都并非难事。所以说,此刻攻打汉中,时机尚未成熟。而我们当下的主要目标,便是让汉中主动与我们求和。”

庞德与彻里吉听了李儒这一番话,心中略有所悟。李儒接着说道:“既然他们宣称抓住了我家少主要来与我们求和,此情形实则已近乎达成了求和的初步成效。于谈判桌上而言,我之所以执意要亲赴汉中去求证,便是因我心中笃定,汉中所擒获之人绝非我家少主马超。既已明晰此点,我们后方又坐拥大军可作坚实依仗,而他们又有诋毁我家少主名声的嫌疑,恰可凭恃西凉的强盛兵锋以及此事作为筹码,对汉中施加压力,进而实现借取粮道之目的,说不定还能让汉中在诸多方面进一步做出让步。既然有如此诸多利益可图,我又何妨亲往汉中走上一遭?此去一行,看似冒险,实则是将计就计,以最小的风险去博取最大的战略利益,只要操作得当,不仅能化解当前的困局,更能为我西凉的长远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众人听闻,不禁对李儒的深谋远虑钦佩有加,也不再对其前往汉中之事多加阻拦,只待后续的局势按照李儒的谋划逐步展开。

庞德满脸忧虑地说道:“先生,哪怕您认定汉中不敢轻易对咱们动手,可咱们是不是也该派遣一支大军护送您前去才更为妥当?即便他们不敢有所动作,也能充分彰显我西凉的赫赫兵威。”李儒轻轻一笑,回应道:“令明啊,大可不必。你瞧那杨松,仅带十几名随从就敢踏入我西凉大军营帐,还那般傲慢无礼,难道我连他都比不上?无需众多人护送,只派一名小将护送车马前行便足矣。”庞德与彻里吉却仍觉得此举太过冒险,万一汉中方面使出昏招可如何是好?李儒只是淡然笑道:“你们把他们想得太过莽撞激进了。那张鲁不过是个守城之主罢了,若论传教布道,他或许确有几分手段,可要是说到治理地方、玩弄政治权谋,说句不怕你们笑话的,他还差得远呢。此人心无大志,何必这般忧心忡忡。”言罢,贾诩随意指向营帐中的一众将校,恰好点到了天水姜叙。姜叙神情激动,赶忙出列跪地。李儒笑着说道:“就让这小子去吧。我记得这小子之前是跟着董璜,应该是天水的那员小将,也算是有勇有谋。由他携带三五十名护卫,能够保障日常行军就行,毕竟这不过是一场谈判桌上的交锋而已。我料定那张鲁老儿绝不敢轻易妄动。”庞德与彻里吉无奈,只好依从李儒的吩咐,又将姜叙拉到一旁,暗暗嘱托他一路上务必悉心照顾好先生的身体,姜叙郑重点头,接下了这一重任。

在这略显萧索的时节里,李儒身着一袭青衫,未着华服,未携重宝,仅带着姜叙以及寥寥三十名护卫,便神色悠然地向着武都城缓缓行来。他们的身影在广袤天地间虽显渺小,却透着一股莫名的从容。

先一步返回武都的杨松,早已将李儒的行程通报全城,那五百人的使团队伍也已整齐有序地打点好一切行装,众人皆在翘首以盼,只等李儒的大驾光临。

杨松深知李儒的厉害,那“乱国毒士”之名如雷贯耳,岂是能轻易怠慢之人?即便李儒此来仅率二三十人,阵容看似单薄,杨松却不敢有半分马虎。他亲自出城相迎,待李儒临近,忙不迭地上前,满脸堆笑,态度极为恭敬,小心翼翼地将李儒迎入城中,奉为上宾。其前后态度的转变,虽略显突兀,却也实属无奈,毕竟面对这在乱世中搅动风云、谋略非凡的人物,再怎么谨慎侍奉都不为过。

杨松满脸堆笑,趋步上前,拱手行礼,谄媚说道:“李儒文优先生,您大驾光临武都,您看是先在城中稍作休憩,还是咱们即刻启程奔赴汉中城?”李儒脸上挂着淡然的微笑,从容回应:“杨别驾,既已来到武都城,诸事自然皆由你们做主。此次前来,只为与你一同验证我家少主之事,我便客随主便,待你们一切准备妥当,便可即刻出发。”

杨松心中急切,为表马超确已被擒获,心里急着让他们一起前往汉中验证,忙不迭地对李儒说道:“那李儒先生,这段时间是否先暂且休战?”李儒闻言,轻轻一笑:“如今我在你等掌控之中,你方仿若刀俎,我如鱼肉,休战与否,岂不在你一念之间?以我这点微薄之名,料想有我在你们手上,西凉大军也不敢轻易兴兵来犯。”杨松听得额头冒汗,连声道:“那是那是。既如此,咱们这便赶路前往汉中。”言罢,当即下令启程。

李儒被他们的队伍簇拥在中间,他仅带了三四十人,杨松自是担心途中若遭遇劫匪之类,万一李儒有所损伤,责任可都得算在汉中头上。于是,杨松此番行程显得极为仓促,来时带着几分张狂,如今却似骑虎难下,只能匆匆忙忙地踏上归程,只盼能顺利抵达汉中,了结此事。

而在此时的汉中城内,杨柏已然押解着那所谓的马超返回。说是押解,实则杨柏的行事作风比起他的兄长杨松都相去甚远。想那杨松,当初面对的不过是西凉的诸位将领,压力尚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可杨柏如今所面对的马超,乃是货真价实的西凉少主。西凉如今的势力与实力,绝非这汉中之地所能望其项背。其在天下格局之中,亦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俨然已是一方诸侯。正因如此,杨柏在押解马超的路途之上,对其几乎是百依百顺、有求必应。除了限制马超的人身自由,使其无法与下属见面交谈之外,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如同侍奉贵宾一般精心伺候着。待来到汉中,马超的部属们皆被滞留在军营之中,而“马超”本人却被张鲁极为热切地迎接到了府内。张鲁深知马超身份的特殊与敏感性,他那看似热情的迎接背后,或许也隐藏着诸多权衡与思量。是妄图借助马超在西凉的影响力来巩固自身地位,还是另有其他的谋划与布局?这一切都如同迷雾一般,笼罩在汉中城的上空,让局势变得更加微妙且耐人寻味起来。

“马超”被软禁于城主府内,四周皆被军中精锐层层环绕,岗哨林立,刀光剑影隐现于暗处,如此严密的防备,皆因马超威名远扬,其纵横沙场之勇、统领西凉之能,早已深入人心,“锦马超”之名如雷贯耳,令张鲁不得不防。

张鲁旋即召见杨柏,目光急切地询问马超于押解途中的情状。杨柏赶忙欠身回应,称马超一路安然,极为配合,未生丝毫波澜。张鲁闻之,心中紧绷之弦方稍得舒缓,暗自思忖,这西凉少主身份尊贵,若因己方稍有差池而心怀怨怼,以西凉之强盛,其兵锋所指,汉中恐将深陷水火,难以招架。

张鲁将马超请来,本意在于谋求与西凉和谈,以化解那悬于汉中上空的兵戎重压。故而,在城中防务尤其是城主府周遭,他精心布局,采取内松外紧之策。于外,城墙之上兵卒严守,巡逻队伍穿梭不息,示以外敌以威严警戒;于内,马超居所附近虽有武士环伺,但在饮食起居等细微之处,又不乏宽待,此般安排,只为营造和谈之有利氛围,期望能与马超达成共识,使汉中得免西凉之兵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