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汉不三国 > 第570章 治军严谨 大将臧霸

东汉不三国 第570章 治军严谨 大将臧霸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08:42

陶应听闻王朗这番话,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眼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得意光芒,他拍了拍王朗的肩膀,故作豪爽地大笑道:“叔父真是爽快人!放心,有我陶应在,那些被山越侵占的土地,定能尽数夺回!”那笑声在空气中肆意回荡,仿佛已经将胜利收入囊中。

虽然没能当场让王朗彻底称臣,但能先把被占之地纳入徐州管理,这也算得上是巨大的收获。陶应心中暗自盘算,等到击退山越,王朗手中兵力本就所剩无几,到那时,要收拾他还不是易如反掌?只需略施手段,不愁王朗不乖乖俯首称臣。

想到这儿,陶应心情大好,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与王朗一同返回郡内。一路上,他眉飞色舞地畅谈着接下来的作战计划,仿佛这场战事的胜利已然是板上钉钉,全然不顾身旁王朗的尴尬与无奈。

而王朗此刻,内心却如坠冰窖,满心都是苦涩与懊悔。他低垂着头,脚步沉重,每一步都像是拖着千斤重担。回想起自己原本也是一方诸侯,如今却落到这般任人拿捏的境地,实在是窝囊。刚才陶应那志得意满的模样,让他愈发觉得自己像是引狼入室,如今虽暂时解了山越之困,可又引来了徐州陶家这只猛虎,当真是前门拒狼,后门进虎,以后的日子怕是更不好过了 。

当晚,王朗在府邸摆下盛宴,只为招待陶应。府中张灯结彩,雕梁画栋间挂满了丝绸锦缎,灯火辉煌,映照得整个庭院如同白昼。珍馐美馔摆满了一桌,香气四溢,可王朗却食不甘味,坐在主位上,脸上强挤出的笑容难掩内心的忧虑。

反观陶应,作为一军主将,初次享受这般尊崇待遇,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在酒席间放浪形骸,一会儿高声谈论着自己的宏图大志,一会儿举杯豪饮,酒液顺着嘴角流下,他也毫不在意。

酒过三巡,王朗使了个眼色,一群身着轻纱的佳人莲步轻移,缓缓入场,她们手持酒壶,为陶应斟酒。王朗满脸堆笑,亲自端起一杯酒,起身走到陶应面前,恭敬说道:“陶将军此次前来,实乃我吴郡之幸,这杯酒,我敬将军,愿将军旗开得胜,早日击退山越。”

陶应也不推辞,大笑着接过酒杯,一饮而尽,随后毫不客气地将佳人拉到身边坐下。王朗见状,又赶忙让人呈上准备好的礼品,件件皆是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他谄媚地说道:“这是一点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望将军笑纳。”

陶应扫了一眼礼品,满意地点点头,大手一挥,让人收了起来,全程没有丝毫的客气与谦逊。他一边搂着佳人,一边与旁人高谈阔论,完全沉浸在这奢靡的氛围中,丝毫没有在意王朗的尴尬与无奈。而王朗只能在一旁赔笑,心中暗自叫苦,却又不得不继续曲意逢迎 。

当夜,陶应在温柔乡中肆意放纵,佳人在侧,美酒盈杯,他彻底沉浸在这纸醉金迷里,放浪形骸。屋内灯火摇曳,欢声笑语不断,直至大半夜才渐渐安静下来。

次日清晨,天色刚蒙蒙亮,王朗便心急如焚地候在了前厅。他不停地来回踱步,时而望向门口,时而看看天色,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都让他煎熬难耐。乌程的危局如巨石般压在他心头,他满心盼着陶应能赶紧出兵救援。

可陶应却毫无早起的意思,直睡到日上三竿,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床榻上,才悠悠转醒。身旁美人笑语嫣然,温柔地服侍他起身洗漱、穿戴衣冠。许久之后,陶应才迈着悠闲的步子,施施然来到前厅与王朗相见。

只见他面色红润,神情慵懒,丝毫没有即将奔赴战场的紧迫感。王朗见状,心中虽焦急万分,却也只能强压怒火,满脸堆笑地迎上前去:“陶将军,您可算起来了,乌程那边形势危急,还望将军尽早发兵啊。”

陶应大大咧咧地斜靠在太师椅上,双腿随意地交叠着,一只手把玩着酒杯,另一只手漫不经心地朝着满脸焦急的王朗摆了摆,语气中满是轻慢与敷衍:“叔父,您就把心稳稳当当地搁在肚子里,真没必要这么火急火燎的。这场战事,从谋划到部署,桩桩件件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您就放一百个心吧。”那模样,仿佛乌城所面临的生死存亡危机,不过是他谈笑间就能轻易化解的琐碎小事。

王朗站在一旁,双手紧紧地攥成了拳头,手背上青筋暴起,指甲深深地嵌入了掌心,疼意传来,却比不上他内心的愤懑与焦急。他的眼神中满是无奈与隐忍,嘴唇微微颤抖,几次欲言又止,可面对陶应这副肆意妄为、满不在乎的傲慢态度,他终究还是没敢发作,只能将这股熊熊燃烧的怒火,硬生生地憋回了肚子里,任由它在心底灼烧。

陶应像是故意要激怒王朗一般,瞧着他那副隐忍憋屈的模样,非但没有丝毫同情与收敛,反而仰头哈哈大笑起来,脸上的嘲讽之色愈发浓烈:“叔父,您瞧瞧您现在这副模样,简直就跟那惊弓之鸟没啥两样,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慌了神。身为一方诸侯,这般薄弱的心理素质,日后可如何在这乱世中立足啊?您就信我这一回,安心等着看我如何大破山越,保准让您高枕无忧。”这些话,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尖锐的利刃,直直地刺向王朗的自尊,将他的尊严践踏得粉碎,可王朗却只能默默承受,毫无还手之力。

笑够了,陶应才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随后满脸不耐烦地招呼王朗:“行了行了,别在这儿干站着发愁了,叔父,咱们出城去看看我的大军吧,看完您就知道我为啥这么有底气了。”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城,眼前的景象瞬间让人眼前一亮。广袤的原野上,军帐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宛如一座井然有序的临时城池。营帐之间,通道宽敞整洁,士兵们往来穿梭,各司其职,一切都显得那么有条不紊。各类物资,从粮草辎重到兵器甲胄,都被摆放得整整齐齐,分门别类,一看就是经过了精心的筹备与规划。

大将臧霸威风凛凛地伫立在点将台上,他身披厚重的铠甲,腰间悬挂着一柄锋利的宝剑,他身姿笔挺,犹如一棵苍松,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远方,身后是浩浩荡荡的大军。士兵们个个身姿矫健,精神抖擞,身上的盔甲擦得锃亮,在阳光的映照下反射出耀眼的寒光。一面面军旗在风中烈烈作响,旗面上绣着的“陶”字格外醒目,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这支军队的赫赫威名与无上荣耀。

陶应满脸得意,嘴角高高上扬,露出一个志得意满的笑容,转头对王朗说道:“叔父,您且仔细瞧瞧,是不是正如我所言,军机大事一点都没被耽误。我陶应做事,向来都是胸有成竹,从不打无准备之仗。”王朗看着眼前这气势恢宏、严谨雄壮的阵容,心中不禁暗暗惊叹,虽满心不甘,却也不得不承认:“徐州兵马,果然名不虚传,如此雄壮威武,训练有素。有这样一支精锐之师,何愁山越不平,吴郡不定啊。”话虽如此,可一想到自己曾经也是一方诸侯,如今却落得这般寄人篱下、任人摆布的落魄境地,王朗的心中又是一阵酸涩,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疼痛难忍 。

陶应目光紧紧锁住王朗,将对方脸上那复杂难辨、满是不甘又带着几分无奈的神色尽收眼底,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畅快与满足,整个人愈发志得意满。他微微仰头,嘴角挂着一抹肆意的笑,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胜利。

“好了,叔父,也别再耽搁了。”陶应语气轻快,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这就向乌程县进军,定要让那山越知道咱们的厉害!”说罢,他潇洒地一甩披风,大步迈向自己的战马。

只见他利落地翻身上马,动作一气呵成,尽显武将的飒爽英姿。随后,他高高举起手中的马鞭,在空中用力一挥,发出一声洪亮的号令:“出发!”刹那间,鼓声雷动,号角齐鸣,大军如汹涌的潮水般,向着乌城县浩浩荡荡地进发。士兵们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脚步声震得大地微微颤抖,扬起的尘土在身后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巨龙,遮天蔽日 。

陶应率领大军离去后,王朗仍伫立在原地,望着那渐渐远去、消失于天际的滚滚烟尘,心中五味杂陈。他眉头紧锁,脸上满是复杂的神色,既有着对自身困境的无奈,又藏着对陶应的嫉妒与不甘。

“这陶应,到底有什么天大的能耐?”王朗低声呢喃,语气中满是困惑与不服,“不过是仗着他父亲的威名罢了,若论真才实学,不见得高明多少。”

话虽如此,可他的目光还是不由自主地追随着那支远去的军队,眼中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羡慕。他不得不承认,陶应手下的将领,各个都是能征善战的良才。就拿刚刚那位指挥若定的大将臧霸来说,那一身的军事素养和领导才能,着实令人钦佩。

“部队如此严谨,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臧霸这员大将功不可没啊。”王朗微微摇头,心中暗自感叹。他回想起自己手下那些散漫的士兵,与陶应的大军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这让他的心中愈发不是滋味。

可他心里也清楚,在这乱世之中,仅凭几句嘴硬的话,根本无法改变残酷的现实。如今的他,只能寄希望于陶应真的能击退山越,解他的燃眉之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