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汉不三国 > 第576章 乌程聚兵 商议计策

东汉不三国 第576章 乌程聚兵 商议计策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08:42

孙策甫一接管故郡县,王朗便如芒在背,不敢有片刻懈怠。他深知局势紧迫,即刻马不停蹄地四处奔走,一边紧急征调故郡县的守兵,一边火速调集阳羡郡的郡兵。然而兵力仍显不足,于是又想尽办法,挨家挨户动员招募,费尽周折,终于勉强拼凑起两万大军。随后,他即刻率领这支队伍,向着乌程县一路疾驰,只为尽快与陶应会合。

王朗心里十分明白,此次自己是被逼入绝境,不得不冒险一搏。他暗自思忖,倘若自己不能火速赶往乌程县,一旦陶应率领的徐州军成功击败山越,那么这吴郡的半壁江山,无疑将尽数落入陶应之手。回想起陶应此前在战场上的一系列表现,指挥若定、用兵如神,王朗不禁心有余悸,内心被深深的震撼与恐惧所笼罩。

陶应抵达乌程县与孙观等人会合后,整个局势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短短几日,乌程县内便密密麻麻布满了徐州军的营帐。从高处俯瞰,营帐层层叠叠,里三层外三层,将整个县城围得水泄不通,防守之严密,犹如一座坚固无比的铁桶。马超与周瑜面对如此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纵使智谋过人、武艺高强,一时之间也感到无计可施,只能站在远处,望着乌程县城,徒然叹息。

此刻,陶应正与孙观、臧霸三人围坐一处,就如何进攻冒充山越的孙策和周瑜部队展开激烈讨论。他们时而眉头紧皱,时而慷慨陈词,各抒己见,试图找出克敌制胜的最佳策略。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王朗派来的传讯兵快马加鞭赶到。传讯兵翻身下马,顾不上喘口气,便急忙呈上王朗的书信,并带来消息:王朗亲率两万兵马,正星夜兼程赶来支援,打算借此机会,与陶应联手,一战彻底剿灭这些所谓的山越暴民,以绝后患。

陶应与臧霸、孙观相视而笑,陶应率先开口:“王朗这老儿,终究是坐不住了。还说得冠冕堂皇,要与我们一同围猎山越。若不是仰仗我徐州大军,这山越怕是早就把他的郡县攻下大半了。如今他匆忙调兵赶来,恐怕更多是在防备我们吧。”

孙观向来心直口快,哈哈大笑道:“少主,这可是天赐良机啊!只要我们扫平山越,王朗又近在咫尺。拿下王朗,整个吴郡的半壁江山就尽入我们囊中。到时候回徐州,立下开疆拓土的大功,大公子陶商还有什么能与少主您相争的?日后这徐州之主的位置,必定是少主您的。要是我们再加把劲,把那江东的孙伯符赶出吴郡,届时坐拥徐州全境,又据有吴郡,这王图霸业,大有可为啊!”

然而,臧霸却眉头微皱,神色凝重地说道:“孙观,你切莫操之过急、妄自尊大。且不说王朗新派了兵马前来。如今这山越,才是心腹大患。山越既能逼杀许贡,又把王朗逼到这般境地,就连曹豹将军率领的丹阳精兵都未能建功,足以证明山越实力不容小觑。他们能搅乱整个吴郡,背后想必有高人指点,这一点不可不查。更别提在许贡地盘击败山越的孙策了,他坐拥会稽郡,又占据吴郡半壁,风头正盛,我看还是尽量不要与他们起冲突为好。”

臧霸话里对曹豹有所认可,可曹豹身为大公子陶商的坚定支持者,二公子陶应十分反感。听到这儿,陶应立刻对臧霸说道:“宣高,你可别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小小山越,我徐州大军一到,必然手到擒来。曹豹没能立功,恰恰说明丹阳精兵虽精锐天下皆知,可他却无法带领这支精兵建功立业,足见曹豹无能。此番前来,定要让他见识一下咱们的厉害 。”

孙观与臧霸乃是相识已久、情谊深厚的莫逆之交。平日里,二人同进同出,在战场上并肩作战,历经无数生死考验,彼此间的默契和信任早已坚如磐石。所以,即便臧霸刚刚直接否定了孙观的观点,孙观也丝毫没有放在心上,他深知臧霸的为人,明白对方不过是出于谨慎才会这般表态。

孙观敏锐地察觉到陶应脸上浮现出的那一丝不悦之色,心中暗叫不好,生怕因此引发不必要的矛盾。他脑子一转,立刻满脸堆笑地为臧霸打圆场:“哎,少主,您可千万别误会。宣高他一贯行事谨慎,毕竟身为将领,在这复杂多变的局势里,审时度势本就是职责所在,也是为了咱们能万无一失嘛。不过宣高啊,你也确实不必过于忧心忡忡。想想看,就凭你我二人这身过硬的本领,在过往战役里哪次不是冲锋在前、屡立战功?再加上少主您亲临战场、亲自坐镇指挥,那可是军心大振啊!咱们上下一心,对付这小小山越,可不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手到擒来嘛!”

陶应听了这番话,原本紧绷的脸色渐渐缓和,嘴角微微上扬,转怒为喜,笑着说道:“好啦好啦,不说这些了。咱们一道去接见王朗那老儿吧。他之前一个劲儿地催我们赶来,我们这才刚在这儿站稳脚跟,他倒好,后脚就匆匆忙忙跟来了,也不知道打的什么算盘。”

臧霸看着二公子并没有把自己之前的提醒当回事,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担忧。他深知此次局势的复杂和严峻,山越势力绝非等闲之辈,背后说不定还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变数。想到这儿,他的眉头不由自主地紧紧蹙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孙观留意到了臧霸的神情,他心里明白臧霸是一片好心,可眼下也不是深究的时候。他赶紧轻轻撞了撞臧霸的肩膀,还俏皮地挤了挤眼,用眼神示意他别再多言了,以免惹得陶应不快。臧霸领会了孙观的意思,微微叹了口气,不再言语。随后,三人整了整衣冠,一同朝着迎接王朗大军的方向大步走去 。

王朗率军抵达,陶应满脸堆笑,快步迎上前去,恭敬说道:“叔父,您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亲自率军远征呢?有小侄在此,必定能将山越一举击溃,收复这些失地。”王朗亦是笑容满面,摆了摆手,和声说道:“贤侄,我怎会不放心你的能力?只是这毕竟事关吴郡安危,又劳烦贤侄率领徐州大军前来相助,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又怎能忍心让贤侄亲临前线,身冒矢石之险去冲锋陷阵呢?”

两人表面上你一言我一语,互相捧赞,言辞间满是关切与谦逊,可实际上,彼此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不过是虚以委蛇罢了。在这看似热络的寒暄背后,实则暗流涌动,双方都在暗自提防着对方。

众人鱼贯步入县衙大堂,分宾主落座后,王朗率先开口,脸上带着几分谦逊的笑意:“贤侄啊,如今我不过是一介舞文弄墨的书生,对于行军打仗这些事,实在是一窍不通。此番平乱,还得全仰仗贤侄你来谋划调度,所有兵马都归你指挥,你且说说,下一步咱们该如何行动?”

陶应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自得,大步走到悬挂的地图前,伸手比划着,颇有指点江山的豪迈气势:“叔父,您看。如今我徐州军与您带来的军马合在一处,已有六七万之众,再加上这武城县原本的守军。依我看,武城县的守军按兵不动即可,就凭借这六七万大军,当务之急是要解决盘踞在吴城与永安县城的这股山越势力。这股山越贼寇若不早日击溃,放任他们卡在咱们中间,往后必定麻烦不断,实在是让人头疼。”

王朗微微颔首,目光紧盯着地图,追问道:“贤侄可有破敌良策?”

陶应嘴角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猛地一挥手,语气豪迈:“何须什么太过复杂的破敌良策?就凭咱们这浩浩荡荡的六七万大军,直接横推过去,定能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他们打得溃不成军。他们那些临时搭建的营帐,能有多牢固?不过是些乌合之众罢了,量这些山越之民,又能有多大能耐!”

这六七万大军之中,且不说王朗临时拼凑起来的郡兵、县兵,单是陶应此番带来的臧霸、孙观手下的兵马,可全都是徐州军的精锐。这些士兵皆是由臧霸和孙观亲自操刀训练,历经无数次严苛操练,无论是单兵作战能力,还是协同配合的默契程度,都远超普通士卒。

臧霸和孙观站在一旁,看着陶应在地图前自信满满的部署,两人对视一眼,均是一脸认同,重重地点了点头。他们心里清楚,马超和周瑜分山路、陆路赶来的那些伪装成山越的兵马,数量着实有限。在他们看来,凭借己方这压倒性的兵力优势,要战胜对手并非难事。

王朗瞧着眼前众人这般胸有成竹的模样,心中虽有些疑虑,但也不好表露出来。他微微眯起眼睛,轻轻抚着胡须,脸上堆满了笑容,对着陶应夸赞道:“贤侄不愧是陶兄的儿子,虎父无犬子啊!这胸中谋略,当真如同藏有千军万马,胜过十万雄兵。有贤侄在此主持大局,我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一番交谈之后,众人就这样敲定了战略计划。接下来,便是秣马厉兵,准备向着乌程县与永安县城的山越势力发起进攻,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