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汉不三国 > 第579章 立场不同 挑拨拱火

东汉不三国 第579章 立场不同 挑拨拱火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08:42

不管从何种角度来看,这场战役都意义非凡。尽管山越部队最终逃入山林,但对陶应一方而言,这无疑是一场胜利。毕竟在此之前,曹豹和吴城县的兵力多次交锋,都对这股山越势力束手无策,而陶应甫一率军前来,便成功将其击溃,迫使他们只能远遁山林。

王朗心中暗自思量,这场胜利不仅彰显了陶应的军事才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陶应在徐州军中的威望。他深知此时表达钦佩之情,既能拉近与陶应的关系,也有助于巩固自己在这局势中的地位,还能离间陶应与曹豹的关系。于是,王朗满脸堆笑,眼中带着恰到好处的赞许,对陶应说道:“贤侄此番用兵如神,着实令人钦佩!想那曹豹与乌程县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无法奈何这股山越之民,而贤侄一来,便以雷霆之势将其打得落花流水,只能狼狈逃窜。这等军事谋略与果敢决断,实非常人能及,日后必成大器!”王朗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摇头,脸上的赞叹之色溢于言表,那神态仿佛在说,自己见证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军事奇迹 。

尽管在作战过程中,陶应未发表过任何高谈阔论,也未曾定下一条奇谋妙计,但作为领军统帅,这场胜利自然而然地被归到了他的名下。毕竟,领兵作战的臧霸和孙观都是他的心腹爱将,是他麾下的得力干将。

此时,王朗有意将曹豹与陶应的手下作比,言辞间满是对陶应这方的赞誉,直白地表明陶应麾下的将领远胜曹豹。这话一出口,看似是在夸赞将领,实则巧妙地暗示了陶应的领导有方,间接证明了陶应在军事才能与领导能力上比兄长陶商更为出色。

陶应听了王朗这番恭维,心中暗自得意。他表面上依旧保持着谦逊的神色,微微颔首,嘴角却不自觉地上扬,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自得。这番比较,无疑是对他地位与能力的一种肯定,让他心中满是成就感,仿佛自己已经站在了权力与荣耀的巅峰 。

王朗一边说着恭维的话,一边用眼角余光悄悄打量陶应的神态。只见陶应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得,王朗心中便有了数,笃定陶应与曹豹之间的关系恐怕并不融洽。他暗自思忖,这或许是一个可乘之机。

倘若能利用这一点,在曹豹和陶应之间巧妙挑拨,让他们心生间隙,日后战胜山越后,自己便能少去许多潜在威胁。王朗越想越觉得可行,甚至开始幻想,如果能进一步引发曹豹与陶应的冲突,那局面就更妙了。等那时,自己再适时出面,将曹豹拉拢到自己这边,如此一来,陶应就算心有不甘,也难以对自己的地盘有所图谋。毕竟,曹豹手下也握有一定兵力,一旦倒戈,无疑会极大地改变各方势力的平衡。想到这儿,王朗眼中闪过一抹狡黠,脸上却依旧堆满了笑意,仿佛什么算计都没在心里盘算过 。

得知陶应与王朗即将抵达,永安城后方山越的威胁已然解除,曹豹和笮融便早早准备出城迎接。

然而,曹豹却兴致缺缺,全然没有该有的热忱。笮融满心觉得应当更隆重些,便诚恳地劝说:“曹将军,咱们再往前多走一段路去迎一迎,如此方能尽显咱们的敬重之意。”可曹豹却仿佛没听见一般,脸色冷淡,只是淡淡地回了句:“不必了,在城门迎接便足够。”说完便不再理会笮融,自顾自地站定在城门处,眼神中透着一丝倔强与不屑。

曹豹向来只效命于大公子陶商,和陶应之间的嫌隙由来已久。他身为丹阳兵的统帅,手握重兵,在军中威望颇高,而陶应同样身为一军统帅,两人身份地位相当。在曹豹心里,自己凭什么要对陶应低三下四,凭什么要在气势上落于下风?所以无论笮融如何劝说,他都坚决不肯再往前踏出一步。

笮融实在难以理解曹豹的做法,心中满是疑惑,但他也不敢违抗曹豹的决定。一番纠结之后,笮融决定独自带领兵马,又前行了五里地去迎接。他骑着高头大马,神色恭敬,身后的士兵们整齐列队,静静地等待着陶应与王朗的到来,和城门处曹豹那冷淡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陶应与王朗率大军缓缓前行,远远就瞧见了出城迎接的兵马。二人满脸笑意,驱马来到队伍前方。陶应身后,孙观和臧霸紧紧跟随。

这时,笮融快步上前,神色凝重又带着几分愧疚,先对着王朗和陶应恭敬行礼,声音里满是自责:“见过主公,见过陶公子。之前作战,我指挥不力,损兵折将,实在无颜面对主公,愿接受任何处罚。”话落,他双膝跪地,身子微微颤抖,能看出内心的极度不安。

王朗看着笮融,想起之前作战的失利,心里难免有些不快。可再瞧笮融熬得通红的双眼,以及因连日操劳而明显消瘦的面庞,那股不满瞬间消散了许多。他叹了口气,语气变得温和又带着几分体谅:“哎,山越势力本就强悍,这次失利不能全怪你。笮融将军,快起来吧。这些日子你为战事费心费力,即便没有战功,也有苦劳。等战后,咱们再论功行赏、依规处罚。”

笮融听了这话,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脸上的紧张神情也渐渐褪去。他满含感激地看向王朗,缓缓站起身。

陶应眉头瞬间皱起,神色间透着一丝不悦,开口问道:“笮融将军,怎么不见曹豹将军前来一同迎接?”

笮融脸上浮现出一抹尴尬的苦笑,无奈解释道:“曹豹将军在城门处等候公子大驾,他说在那儿迎接也是一样的。”

陶应听闻此言,心中的不满愈发浓烈。他心想,自己身为统帅前来,一来就解除了曹豹腹背受敌的危机。况且,虽说曹豹先出征,自己是第二批赶来救援的徐州军,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自己是来帮他解围的。退一步讲,即便两人同为一军统帅,可自己作为陶谦之子,身份上天然就比曹豹高出一等。他倒好,竟然只在城门处等着,不来一同迎接,这不是明摆着让自己下不来台嘛!想到这儿,陶应的脸色愈发阴沉,眼神中也闪过一丝冷意 。

一旁的孙观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大声说道:“这曹豹也太不知尊卑了!他算什么身份,少主又是什么身份?咱们大老远赶来,一来就帮他解了危机,他却如此傲慢无礼,连出城迎接都不愿意。更可气的是,要是他当时能抓住时机,和我们一起出城夹击,那股山越部队哪还能逃得掉!”孙观越说越激动,满脸都是愤愤不平的神色。

陶应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怒火在眼中熊熊燃烧。就在这时,王朗察觉到机会来了,赶忙开口“补刀”:“哎,贤侄啊,曹豹将军这么做确实不合礼数。不过话说回来,他身为徐州军大将,背后又是徐州数一数二的世家,还手握丹阳精兵,难免脾气大些。现在战事正紧,贤侄你可千万别动怒,要是统帅之间产生矛盾,下面的将领可就为难了,一切还是要以大局为重啊。”王朗表面上是在劝和,可这番话却像点燃火药桶的火星,让陶应再也忍不住,冷哼一声道:“哼,这个老匹夫!” ,心中对曹豹的不满又添了几分。

臧霸见此情景,心里暗叫不好,这局势明显是在火上浇油啊!丹阳精兵和徐州军同为徐州兵马,还没正式汇合,统帅之间就产生了这么大的间隙,往后还怎么协同作战?他赶忙上前一步,对着陶应拱手说道:“二公子,您消消气。曹豹将军此举确实欠妥,但如今大敌当前,山越未平,咱们内部可不能先乱了阵脚。大家都是为了徐州的安稳,目标一致,一些小摩擦暂且搁置,等平定了山越,再论这些也不迟。眼下齐心协力,打退外敌才是头等大事。”臧霸言辞恳切,眼神中满是真诚与担忧,希望能劝住陶应,让这场潜在的矛盾就此平息 。

陶应听了臧霸的劝解,脸色依旧阴沉,虽然没有当场发作让臧霸下不来台,但还是忍不住冷冷说道:“宣高(臧霸字宣高),我知道你是好意。可这事搁谁身上能咽下这口气?我不辞辛劳赶来救援,他倒好,摆这么大谱。有些事不是说搁置就能搁置的,今日他如此无礼,往后如何让我信服?” ,话里话外都透着不满与委屈,显然对曹豹的行为耿耿于怀,臧霸的劝慰也没能让他心里的那股怨气消散。

臧霸暗自叫苦不迭,心想着:“这都叫什么事儿啊!”自打此次统兵出征以来,他明显感觉到二公子陶应的态度悄然发生了变化,愈发气焰嚣张,脾气见长,行事也傲慢起来。毕竟手握大权,这其中的诱惑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抵挡得住的。

臧霸还想着再劝劝陶应,让他消消气,以大局为重。可还没等他再次开口,陶应已经满脸愠怒,不待众人答话,一个箭步走到马前,利落地翻身上马,咬着牙说道:“走!咱们去会一会这曹豹,看看这个老匹夫究竟想干什么!”说罢,一甩缰绳,马蹄扬起一片尘土,径直朝着城门方向奔去。众人见状,赶忙策马跟上,气氛紧张得仿佛一触即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