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汉不三国 > 第588章 粮草短缺 苦等救援

东汉不三国 第588章 粮草短缺 苦等救援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08:42

在随后的近一个月里,周瑜运筹帷幄,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山越大军持续对永安城施压。攻城行动几乎每日都在准时上演,且多为精心策划的佯攻,目的便是要将永安城内的物资消耗殆尽。

破晓时分,天色尚暗,山越士兵们便在激昂的战鼓声中迅速集结。他们呐喊着,如汹涌的潮水般冲向城墙,手中的武器闪烁着寒光,每一声呼喊都仿佛要撕裂清晨的宁静。云梯一架架被迅速抬起,靠向城墙,士兵们手脚并用,奋力攀爬;投石车也发出沉闷的巨响,巨大的石块呼啸着砸向城楼,激起一片尘土。

城内的陶应和王朗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势搅得焦头烂额,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匆忙穿梭于城墙上,大声呼喊着,组织士兵们全力防守。滚石、垒木从城墙上倾泻而下,带着呼啸的风声砸向城下的敌军;士兵们弯弓搭箭,箭矢如蝗虫般密密麻麻地射向攻城的山越士兵,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

马超则率领着精锐部队,在后方稳扎稳打地截断了粮道。他深知粮道对于永安城的重要性,因此日夜坚守在要道上,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丝动静。但凡有给永安城运送粮草的队伍出现,他便如猎豹般迅速出击,指挥士兵们将其拦截、击溃。那些粮草不是被付之一炬,就是被缴获带回营地,让永安城彻底陷入了粮草断绝的困境。

城中的粮草储备本就因之前的战事消耗巨大,如今又没了补给,很快就捉襟见肘。士兵们每日只能领到少量的口粮,一个个面黄肌瘦,饥饿写在脸上。原本高昂的士气愈发低迷,士兵们在城墙上防守时,也没了往日的精气神,动作迟缓,眼神中满是疲惫与绝望。

王朗和陶应心急如焚,仿佛热锅上的蚂蚁。早在数日前,他们就派出了大量求援信使,趁着夜色的掩护,秘密潜出城外。这些信使骑着快马,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疾驰而去,每个人都肩负着拯救永安城的重任,他们的身影在夜色中一闪而过,消失在远方的黑暗里。

陶应每天都早早地登上城楼,极目远眺,眼睛紧紧盯着远方的道路,期盼能看到援军的身影。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焦虑与期待,双手不自觉地握紧城墙上的砖石,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都这么多天了,怎么连个回信都没有!父亲难道没收到消息?”他满脸焦虑,不停地在城主府中来回踱步,嘴里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王朗坐在一旁,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心中同样忧虑万分。但他深知此刻不能乱了阵脚,于是强装镇定,轻声安慰道:“贤侄莫急,或许是路途太过遥远,又或许信使在途中遭遇了些许阻碍,再耐心等等。”可实际上,王朗心里也没底,他清楚,若援军再不来,城中的粮草顶多再撑个半月日。到那时,失去粮草支撑的士兵们将彻底失去抵抗的能力,永安城恐怕就要不攻自破了 。

而此时他们日思夜想的徐州方面终于得到了消息,却是曹豹狼狈赶回。

曹豹灰头土脸地回到徐州,一路奔波让他显得狼狈不堪。他心急火燎地求见陶谦,一见到陶谦,便扑通一声跪地,声泪俱下地哭诉起来。

“主公啊,您可要为我做主!”曹豹抽抽搭搭,脸上满是委屈与愤懑,“那二公子陶应实在是欺人太甚!他主动来找我寻衅,说我不听他调遣,硬是逼迫我出兵作战。我本就兵力不足,怎么能与那凶猛的敌军抗衡?这才导致大败而归啊!”他一边说着,一边偷偷抬眼观察陶谦的脸色。

“我败退后,想着回永安城整顿兵马,可二公子陶应竟在城中不能容我,对我诸多刁难。我无奈之下,准备率军撤回徐州,结果半路上又遭了伏击!要不是我命大,恐怕都见不到主公您了!”曹豹捶胸顿足,说得煞有其事。接着,他又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二公子陶应如今困守孤城的惨状,言语间满是幸灾乐祸。

陶谦听着曹豹的诉说,脸色越来越阴沉,眼中的怒火越烧越旺。听到儿子身处险地,他心急如焚,双手紧紧握拳,关节都因用力而泛白。“这个陶应,怎么如此莽撞!将相不和,如何能守住城池?”陶谦怒声喝道,心中既对儿子的冲动行事感到愤怒,又对曹豹的添油加醋信了几分。

冷静下来后,陶谦心里明白,这责任虽不能全怪在陶应头上,曹豹对陶应肯定也无礼在先,而且曹豹损兵折将,实在难辞其咎。想到此处,陶谦恨不得将曹豹生吞活剐,以泄心头之恨。

然而,曹豹背后的家族在徐州根基深厚,势力盘根错节,在徐州的军政事务中有着一定影响力。若是贸然惩处曹豹,很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徐州内部人心惶惶,甚至引发其他势力的异动。权衡利弊之下,陶谦强压下心头的怒火,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走到曹豹面前,伸手将他扶起,脸上换上一副温和的神情。

“曹将军,此次战败,实非你一人之过,不必太过自责。”陶谦的声音低沉而温和,“你一路奔波,辛苦了,先下去好好休息吧。”曹豹听了,心中暗自得意,表面上却装作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连连磕头谢恩,退了下去。

曹豹刚一离开,陶谦脸上的和煦伪装瞬间被盛怒取代。他猛地一脚踢翻了身旁的矮几,“哐当”一声,上面的茶具散落一地,碎瓷片飞溅。“岂有此理!”陶谦怒目圆睁,咆哮声响彻整个厅堂,“这曹豹,满嘴胡言乱语,欺我儿年幼,竟如此颠倒黑白!”

他在厅中来回疾走,脚步急促而沉重,每一步都似要踏穿地面。想到儿子陶应被困孤城,生死未卜,而曹豹不仅临阵脱逃,还回来搬弄是非,陶谦心中的怒火便烧得更旺。“我陶谦待他不薄,他却如此忘恩负义!损兵折将不说,还妄图将责任全推到应儿身上!”

陶谦越想越气,突然一拳重重地砸在桌子上,震得桌上的物件都跳了起来。他的手因用力而微微颤抖,额头上青筋暴起。“若是应儿有个三长两短,我定要这曹豹付出代价!”他咬牙切齿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狠厉。

“传我命令,即刻召集众将议事!”陶谦冲着门外大声喊道,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深知,此刻绝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尽快想出营救儿子、解决眼前危机的办法 。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压抑,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紧绷的面庞。陶谦高坐主位,神色严峻,目光扫过厅中每一个人,率先打破了沉默:“如今二儿陶应被困永安城,生死未卜,大家都说说,该如何是好?”

陶商站在一旁,心中虽对救援陶应一事颇为抵触,但在父亲面前,他决意要展现出自己胸有城府、有容人之量的一面。他微微拱手,脸上带着沉稳的笑意,不紧不慢地说道:“父亲,二弟有难,我们自当全力营救。只是这出兵救援,兹事体大,需得周全谋划。曹豹将军虽此次战败,但他背后的势力在徐州举足轻重,我们救陶应的同时,也不能不顾及曹豹将军及其身后的世家。”

陶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微微点头示意陶商继续说下去。陶商见状,底气更足了些,侃侃而谈:“我们既要救二弟脱离险境,又要稳住徐州内部各方势力。我提议,由陈登将军再纠集三万大军前往救援。如此一来,既彰显了我们对救援的重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抚曹豹将军所属的派系。”

厅中众人纷纷交头接耳,对陶商的提议展开讨论。有的暗自点头,认可陶商思虑周全;有的则面露犹豫,担心这三万援军能否顺利完成任务。但在陶谦的主持下,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与权衡,最终大家达成一致,同意了陶商的提议。

陈登领命后,表情凝重,深知此次任务艰巨。他上前一步,抱拳道:“陶公放心,登定当竭尽全力,务必将二公子平安接回。”陶谦看着陈登,语重心长地说:“陈将军,此次救援关乎我儿性命,更关乎徐州的安危,一切就拜托你了。”

散会后,陶谦特意留下陶商,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商儿,今日你这番表现,为父很是满意。能顾全大局,思虑周全,不愧是我陶谦的儿子。”陶商连忙谦逊道:“都是父亲平日里教导有方,孩儿不过是尽些绵薄之力。”得到父亲的肯定,陶商心中暗自得意,他知道,自己在父亲心中的分量又重了几分 。

徐州这边虽已紧锣密鼓地筹备救援,可无奈路途太过遥远,信使的快马与行军的队伍,都被漫长的道路和多变的天气拖住了脚步。此时的永安城中,局势愈发危急。

陶应和王朗站在城墙上,望着城中百姓和士兵们因饥饿而日渐憔悴的面容,心急如焚。城中粮草已然见底,每日分发的口粮越来越少,军心民心皆开始浮动。二人回到城主府,相对而坐,气氛沉重得让人窒息。

“世叔,如今粮草将尽,援军又毫无消息,我实在坐不住了!”陶应猛地站起身,双手撑在桌上,眼中满是焦虑与决绝,“我想好了,与其在这里坐以待毙,不如我出城与那山越大军决一死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