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0,曝光绝色女知青骗婚 > 第190章 包产到户!好日子要来了!

朝阳升起。

东寮生产队,记工房门前。

一棵弯脖子老榆树上,挂着一截旧钢轨,这就是队里的“钟”。

实际上,各个生产队的钟不尽相同。

有的钟是生锈的大铁钟,有的则是报废汽车的轮毂,有的却是一块铧铁,有的正是旧钢轨,总之五花八门,啥样子的都有,发出的声音也不尽相同。

每天生产队的钟,都要响两回。

一回是早上去上工,一回是下午去上工,只有过年停三天。

今天却不同。

周建强敲钟之后。

社员们没有扛着锄头和铁锨,更没有赶着牲口,而是全都空着手,喜气洋洋的聚集到一块儿。

周春明赶到的时候,屋里已经快坐不下了。

每家每户都派来了代表。

不少男人蹲在地上,抽着旱烟或者手卷烟,讨论着包干到户的种种细节。

周建强坐在桌后面,拿起手里的茶水缸,往桌上顿了一顿:“都安静一下!老邱你清点看看,有哪家还没派代表过来!”

邱振江点头,拿出一个花名册,自顾自的开始清点人数。

终于,又过了小半会儿,所有人都到齐了。

周建强就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都晓得今天要干什么对吧,那咱们也别磨叽,立即开始吧……”

这位先宣讲了一下政策,聊了聊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然后,就进入了主题。

商量了半天。

终于拟定好了承包方案。

在中午吃饭之前。

周春明代表家里,签下了合同。

因为二姐的户口,已经转出去了。

大嫂也还没嫁过来。

李岚那边也一样,也没正式落户周家。

所以,周家按照七口人来计算。

共计承包土地五亩出头。

每年要上交的地方税,叫做三提五统费,差不多七十块钱。

缴纳公粮的任务是三百五十斤,上交棉花的任务是六十斤,另外每年还得上交一头猪。

除此之外。

对于种植水稻和棉花的亩产,还有一定的要求。

两季水稻的亩产量,得达到六百五十公斤。

以如今尚不发达的生产力,想要达到这个数字颇有难度。

在此之前,只有在大丰收的年份,两季水稻亩产才有机会达到六百公斤。

不过,周春明并不担心。

因为很快就会推广杂交水稻,一季就能亩产千斤,轻松的达到这个任务要求。

棉花的种植难度也不大,刨去需要上交的部分,每年家里还能剩余20斤左右。

考虑到家里以后,并不依靠地里的收成过日子。

所以,周春明并没有太多的想法。

先种几亩地,满足自家的粮食需求再说。

等到九十年代初,粮食价格开放,随时可以购买商品粮,种不种这些地都无所谓。

仔细看了看那份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议定书,确定这上面的条款和细节没有问题以后,周春明代表家里人,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从生产队场部出来,有人欢喜有人忧。

因为丈量了各家承包的土地以后,集体劳动的日子,就完全结束了。

以后都是忙活自家的田地,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磨洋工。

不少人步伐轻快,瞧着干劲十足。

等到他返回家里。

全家人都在屋里聚集着,等着好消息。

甚至于,大哥周春光都收到消息,提前赶回来。

周春明嘿嘿一笑:“让各位久等了!咱家承包的土地有五亩还多一点,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以后除了交给国家的,留下给集体的,粮食根本吃不完!”

“太好了!”周占魁都激动起来。

“好日子要来了啊!”王秀芹也挺感慨。

大哥、二姐、三姐、老五和小妹,也全都大声欢呼。

大家都真切的感受到,时代在变化。

就连家里的狗崽小黑,也跟着吠了几声,非得来凑热闹。

“爸,妈,到时划定责任田的时候,你们得到现场去看看,”周春明说道,“现在先不急,我也得去药材站忙一阵子,晚上早点回来,咱们加菜!”

“对!加菜!”小妹兴奋得又叫又跳。

小孩子最喜欢这个了。

“晚上我也留在家里吃饭!”大哥周春光笑容满面。

这样的大喜日子,肯定得全家团聚。

王秀芹点着头,已经开始琢磨,晚餐倒底吃些啥。

家里有鸡也有鸭,还有些熏好的鱼干,水缸里还养了一只野生甲鱼。另外,还有赵信才送来的两只野鸡,再让老四买点猪肉啥的,貌似就可以弄一桌好菜了。

“哥,你忙你的,我带小妹去河边抓鱼!”老五周春亮说道,“弄点河鲜回来,加两道菜!”

“行,你俩注意安全!”周春明点头。

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他顾不上在家里多呆一会儿,立即骑上自行车赶往镇子。

到了这会儿,神农药酒厂的货车已经回去了。

支票交给了小姨保管。

看到大家都忙得满头大汗,刚好歇一歇,周春明就转头去集市,买了一个绿皮红瓤的大西瓜,回来切开分给众人解暑。

“这瓜好甜!”王秀敏吃着瓜,说道:“老四,宋科长让我转告你,注意一下收购指标还剩多少,别多收了,会亏本。”

周春明嗯了一声。

他刚才瞟了一眼吴彩霞记的帐。

今天卖给神农药酒厂的活蝎子,总共有一千六百斤出头。

按照这个速度。

也就还有两天这样,指标就消耗光了。

以后还能不能继续给这个药酒厂供货,还是个未知数。

他倒是无所谓。

因为昨天的时候,已经跟和平公社的曾书福通过了电话,对方答应帮忙收黄连,而且每次可以收上千斤。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且都是去年的囤货。

要知道,黄连真正的采摘季节在年底。

每种植一亩,晒干后可以得到两百五十公斤左右。

也就是说,曾书福一次带来的药材,也就等于两亩的产量。

到时候,这些黄连不会卖到省城。

而是卖到距离本地最近的一个大型药材批发市场,也是四大药都之一。

反正联系好了运输队,这方面不成问题。

周春明也拿起一片西瓜,正吃得起劲。

骤然间,又瞧见了那辆公社的卡车。

许白鹿站在翻斗上,玉颈挂着黑牌和破鞋,又一次游街到了这边。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