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0,曝光绝色女知青骗婚 > 第230章 龙眼

1980,曝光绝色女知青骗婚 第230章 龙眼

作者:你滴答案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2-22 20:09:03

解决了李狗剩的事情。

已经是晚上八点。

把两只猪崽带回家里,周春明松了一口气。

他没想到,无意中得来的这两只小东西,居然还能引起纠纷。

看来,以后只能把它们关起来。

避免再出现类似的状况。

至于李狗剩那边,周春明倒是不担心。

这人借着看守水库,对前来钓鱼的人收费,估计挣了至少数百块钱。

惩罚是逃不掉的。

他家那个大腚媳妇,估计耐不住寂寞,肯定不会等他出来,八成要提前跑路。

在周春明前世的时候,李狗剩嫌弃媳妇生不出娃儿,动辄又打又骂,这大腚媳妇遭不住,某天半夜的时候,跟野男人跑了。

反正跑了也好。

家里没有壮劳力,责任田谁来耕种?

总不能指望她一个妇道人家吧。

周春明懒得管这些事情,洗了手就坐下来吃晚饭。

他正吃着饭,二姐又抱着孩子过来,跟他说今天发生的事情。

原来,下午的时候,刁新民的老妈跑过来了。

这老妪一改往日的嘴脸,哀求周春秀别离婚,说是看在孩子的份上,不能让孩子没有爹。

只不过,周春秀早就做了决定。

所以,直接拒绝了对方。

老妪没办法,骂骂咧咧的不肯走。

还是赵信才过来帮忙,才把这老女人给撵走。

接着,妇女干事韩英子过来,说了刁家的情况,人家不接受调解,也不愿意离婚。

像这种情况,只能打离婚官司。

周春秀文化程度不高,还要管缝纫小组,以及带娃,压根就没空。

她这才向弟弟求助。

周春明很有耐心,听二姐把事情讲完。

他这才微笑着开口:“二姐,你淡定一点。”

“这个事情交给我,我请律师替你打官司。”

“诉讼费用什么的,不用你担心。”

“刁新民再也拖累不了你,这是我说的。”

实际上,据周春明所知。

去年的年底,律师制度刚刚恢复,这个职业算是重新出现了。

通常情况下,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律师也就仅有几人。

如果是在县城,律师绝对是名人。

而且,现在不叫律师事务所,而是叫法律顾问处。

非常具有时代特色。

周春明前世的时候,集团里聘请了不少顶尖的律师,成立了专门的法务部,负责处理各种商业纠纷。

所以,他对这一块,也有一定的了解。

像当下这种情况,打离婚官司花不了几个钱。

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办。

“姐啥也不懂,那就拜托你了。”二姐很感激。

周春明笑道:“没多大的事,咱们县里就有法律顾问处,”

“我这几天抽空过去,找律师谈一谈。”

“争取尽快把这事给解决掉。”

“多亏了你,要不然,姐还不知道该咋办。”二姐眼眶有些湿润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

此时,冯应彬笑嘻嘻的走进来。

他穿着拖鞋,挽起了裤脚,膝盖以下湿漉漉的。这人手里还拎着几只田鸡,用一根草绳系着。

这些田鸡个头都不小,最大的那只,貌似得有六两左右。

“哟,吃着呢?”冯应彬说道,“赶紧的,把我刚逮的这些田鸡宰了,整点大蒜和辣椒爆炒,咱们哥俩下酒吃。”

“行!”周春明苦笑。

虽然天色已晚,但是好兄弟来了,肯定得招待。

知青生活清苦,很多时候就是吃红薯,一般情况下,也是青菜就米饭。所以,不少知青就学着逮田鸡、抓水鸟、打斑鸠来改善伙食。

以前,周春明就跟冯应彬去逮过几次田鸡。

一般来讲,个头大的田鸡,喜欢躲在田埂流水口的地方。

拿电筒照过去,就很容易发现。

瞧人家冯应彬的样子,像是刚到田里走一趟。

花了十来分钟,周春明炒好了田鸡,又拿出一瓶茅台,跟冯应彬喝了起来。

包产到户以后,知青们无地可种,估计没过中秋节,就集体返城了。

把酒言欢的机会,那是越来越少。

临走的时候,冯应彬已经喝高了。

他脸色酡红,大着舌头说道:“听说许知青明天就回来,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她爸已经倒台了,孟洁那些人,都等着瞧乐子呢。”

“是吗?”周春明笑道,“这就叫做,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我估计,接下来,她的日子会很煎熬。”

转眼,就到了次日。

就在许白鹿拎着行李,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时候。

周春明来到了公社。

因为肖卫革说有事情找他。

到了办公室,就见风扇开得很大。

肖卫革大马金刀的坐在沙发上,旁边的茶几上面除了茶水,还有一网兜龙眼。

“春明,来了啊!快来尝尝龙眼,刚下树的,新鲜着呢。”肖卫革招呼道。

周春明点头,坐在他旁边,摘了颗龙眼尝了尝。

这玩意皮薄,肉厚,核小,汁水很甜。

“肖书记,你找我有啥事儿?”周春明问道。

肖卫革没吭声,示意他继续吃龙眼。

吃了好一会儿,周春明停了下来,喝了一杯茶水。

此时,肖卫革才说道:“怎么样,咱们公社产的龙眼不错吧?”

“那必须的。”周春明微笑。

自古以来,县里就是龙眼的产区之一。

不仅山上长有龙眼树,各个公社和国营农场,也早就开始种植,数量一度高达十几万株。

只不过,限于当下的运输条件,大量的龙眼卖不出去,外地人很少能尝鲜。

肖卫革说道:“你吃的这个,是太平生产队种的,他们在五十年代末,已经种了一千两百多株龙眼树,今年也收获了九百多担。”

周春明哦了一声。

河集公社下面有一百多个生产队,太平生产队只是其中之一。

那边有一座山头,都种满了这玩意。

产量方面还算可以。

肖卫革意味深长道:“除了太平生产队,石寨、二塘、同安和陈塘这些生产队,也种植了不少龙眼。”

“他们的队长都来找我,想解决龙眼销售的问题。”

“我是这么想的,春明你脑瓜子灵活,路子又广,资金也充裕,或许可以帮这个忙。”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