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0,曝光绝色女知青骗婚 > 第863章 许氏公司倒闭在即

六月下旬。

“新天地”办公室里,冷气开得很足。

周春明并没有在忙碌。

实际上,他悠闲得很。

一个合格的老板,并不需要每件事都亲力亲为,只需要建立激励机制,挑选合适的人才,让他们争抢着去干就行了。

这会儿功夫,周春明正在跟高继伟下围棋。

夏晓雨则是在旁边陪同着,又是倒茶又是削水果。

不过,夏晓雨却没有半点不耐烦,反而津津有味的,看着这两位。

因为他俩除了下棋,还在聊一些最近的商业动态。

比如,章氏姐弟进去以后,仿冒“银月”电子表的事情,还并没有停止,反而在东南沿海那边,也出现了这类厂家。

又比如,冯丽娟那里干得很不错,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分店扩张到了十家,特别是在羊都那边,一个市里就有三家。

同样的,“银月”电子表的热度在持续飙升,已经成为现象级的爆款,几乎横扫了整个市场。在人口众多的一线城市,那更是供不应求,石牯塘产业园这边组装的新品,都是第一时间送过去。

这对于物流配送,提出了新的要求。

让负责这一块业务的贺海波很头疼。

主要是,现在的火车运输很慢,航空货运还没有发展起来,又没有遍布全国的高速公路,如果全部依靠自有车辆运输,那简直太困难了。

反正周春明对于一线大城市的分店,每个礼拜供货一次,每次的量都很大。

如果不是因为诸多因素掣肘,周春明在南方各个省份的分店,恐怕已经超过了一千家。

拿捏着棋子,高继伟又说了一件新鲜事。

那就是,除了关洪涛之外。

许正茂和许白鹿,也开始倒腾二手洋装,头一批的几家店铺,已经在试营业了。

不过,许氏父女开店的地方,并不在省城,而是在省内其他主要城市。

许白鹿开的,叫做是“七色鹿洋服”。

许正茂开的店,则叫做“丽华外贸时装”。

基本上,每个城市划分出南北两个片区,每家占据一个片区,倒也相安无事。

“老板,这事儿你怎么看?”高继伟问道。

周春明呵呵一笑。

他也没有想到,这两家如此没有底线,什么生意都敢做。

要知道,有些洋垃圾衣服,甚至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等于是亡灵战袍,这都敢拿来卖?!

只不过,他心里也清楚。

未来很长时间内,都有人搞这种生意,上头明令禁止的时候,差不多已是千禧年以后,现在还早着呢。

此时,夏晓雨也饶有兴趣的,看向周春明,期待他的回答。

“我无所谓,”周春明说道,“洋垃圾衣服没有经过消毒的,很不卫生,卖这种东西纯粹是缺德,就是坑害消费者。”

“随便他们怎么折腾都行。”

“不过呢,我的判断是,老许和许知青得意不了多久了。”

“哦?怎么说?”高继伟很好奇。

周春明又说道:“现在社会上的治安这么乱,各种牛鬼蛇神横行,上头很快就要进行大整顿。”

“这次的波及范围会比较广,老许和许知青跟社会上的人勾结,干了不少亏心事,必然也在被打击之列。”

“所以,最迟到九月份,他们的店都得关门。”

突然听到这则消息,高继伟和夏晓雨都很惊讶。

不过,却并没有表示怀疑。

毕竟,周春明跟夏中天,甚至是黄老那边,都能说得上话,保不齐有什么内幕消息。

退一万步来讲,哪怕没有内幕消息,周春明对于形势的判断,也是精准无比的。

“真的吗?厉害了!”高继伟眼前一亮。

虽然他跟易剑波还算聊得来,可是对于易剑波的亲闺女,却是没什么好感,反而厌恶得很。

许正茂也一样,那就是根搅屎棍。

“老板的意思是说,也就一两个月的功夫,‘许氏’和‘七色鹿’都得完蛋?”夏晓雨也很惊讶。

“差不多吧,”周春明说道,“反正这一波,他们是在劫难逃,就算不出事,也只会跑路,不敢再露面了。”

夏晓雨哦了一声,仍旧有些将信将疑。

高继伟似乎明白了什么。

原来许家的人,接二连三的冒犯周春明,周春明却很大度,基本上没怎么反击。

真实的原因是,根本不用他动手。

自然会有人出面,收拾这两位。

此时,周春明抬起手表看了看,说道:“时间不早了,棋先下到这里,咱们得去机场接黄先生。”

“收到!”夏晓雨立即答道。

高继伟也站起身来,手脚麻利的收拾棋盘。

所谓的黄先生,并不是别人。

而是黄老的亲孙子黄豆豆。

之前黄豆豆跟周春明电话沟通,打算过来洽谈生意,对方最近开了一家外贸公司,想把最近大火的“公牛牌”电子表,尤其是型号为“银月”的这一款,卖到国外去,进行出口创汇。

周春明对于这个请求,并没有太惊讶。

主要是,“银月”电子表属于墙内开花墙外香,确实跟当下平平无奇的其他国产电子表不一样,是有机会走出去的。

不过,具体能卖到什么程度,周春明并不太清楚。

哪怕现如今,樱花国那边的大牌子卡西欧,推出的电子表款式,外形类似夹心饼干,也不见得如何出彩。

所以,他对自家的产品,还是相当有自信。

两个小时以后。

众人已经从机场返回,将黄豆豆送到了凤凰宾馆。黄豆豆也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了几个生意伙伴,说是要趁机考察岭南省的市场行情。

共进晚餐之后,黄豆豆等人休息了一晚上,次日就来到石牯塘产业园参观。

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目睹大批量的崭新电子表在同时生产,众人还是有些吃惊。

尤其是,得知了厂里的单日产量以后,黄豆豆眼中也闪过一抹惊骇。

单日就能组装生产六万只“银月”电子表,这种生产效率,在整个华国的南方都是极为罕见的。

若非爆款产品,还真的撑不起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