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秘,三造大汉工作纪要 > 第122章 俘虏处置方式 严易投降

魏国朝政会议结束,曹叡让司马懿领兵出击,直奔我方阵营而来。司马懿极其善于打闪电战,作战风格讲究一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然而我们还并不知道,司马懿率军奔袭我方阵营而来的情况,只道是魏军还在收缩防御。但我隐隐约约已经有种不祥的预感。

于是,我找到赵云和邓芝就当前战局进行商议。

邓芝说道,“我军在洛阳平原,简直是如鱼得水,短短几日,我们通过招降和招募,就扩编了1千多兵马,加上原有的部队,现在我军已有8,000人之众。

我们虽说是深入敌后,但是军队却越打越多了。

如今我们已经在芮城,阳城等附近几个县站稳了脚跟,完全可以以此为根据,和魏军周旋。这样能给丞相在陇右的大军拖延更多的时间。”

“我们只是一支孤军,如今深入敌后,虽然招募了些许士兵,但比起魏国在京畿的重兵,无论是人数还是战力,都还是尤为不及。

而且我们在附近几个县征集到的粮草,随着我们部队人数增加,也不过只能再吃一个半月的时间,粮尽是迟早的事情,然而附近也没有其他地方补充军粮了。

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有一座坚城可以防守,敌人一旦将我们围困,那我军则必败无疑。”

我针对眼下的局势分析说道。

“那既然如此,就按溢之的建议办吧。我军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是严格执行了陈溢之将军的战略。若不然,我们早就战败了。溢之对局势的判断,肯定是非常敏锐的。”

赵云身为主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赵云负责斩将冲锋,是这支军队的躯干和排面;邓芝负责哨探,是军队的眼睛;而我负责战术和策略,是这支军队的大脑。

“好,请溢之将军发号施令吧。”邓芝说道。

“赵将军,邓将军,我可不敢给二位将军发号施令。”我说道。

“行了,溢之,事不宜迟,说说你的建议吧。”赵云说道,可能多年的战场经验也让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嗅到了一丝不安。

“这几日我按原来的套路,在洛阳往我们阵地前往的道路上,设置了不少陷阱,可以用于迟滞洛阳方向魏国追兵的脚步。

我们应当立刻带足补给,整顿兵马,趁敌军没有完成合围之前,朝潼关进发,迅速突破魏军的防御。”我说道。

其实,怕影响士气,还有一句我没有说,再不快跑,可能就跑不了了。

邓芝负责将新兵编入原来的部队中,新兵以在当地招募的士兵和归降的俘虏为主。邓芝以伍为单位,往里面加入新兵,一伍人数从原来的5人,上升到6、7人。

将俘虏穿插开来,编入营队,有利于可以有效防止哗变和出逃,邓芝再整营整营地开展思想教育,非常有做政委的潜质。

然而,在处理最后一批俘虏的时候,邓芝过来询问我严易应该如何处理,“这个严易算是一员小将,还有几名士兵,一直不愿意加入我们,要是带着行军恐怕会影响速度。要不然还是放他们离去?”

“不愿意投降的,他们都是有亲人在洛阳吗?”我问道,如果有家人在洛阳,不想家人因为自己受到牵连,这一点我是能够理解的,我也动了一点恻隐之心。

“是的,都是洛阳人士,算是有人质扣押在洛阳。”邓芝说道。

“严易呢?他有亲人在洛阳吗?”我问。

“他倒是没有,从小是个孤儿,只是一心想效忠魏国。”邓芝说。

“那些士兵,绑住他们的手脚,放几个面饼和几碗水在他们面前。魏军很快就到,是生是死看他们造化吧。”我说道,蜀汉文化传统就是仁义。

“那严易呢?”邓芝问道。

“放他回了魏营,他记得我们的脸,以后没准来在魏军战俘营,把咱们两个认出来,可以去邀功呢。”我冷嘲热讽说道。

我话说的很明白了,南征孟获和这次北伐,一路上见惯了太多的嗜血场面,没有再过于仁慈,因为那是非常天真的想法。

我逐渐悟明白了一个战场生存规则就是,杀伐果断、适者生存。

邓芝也接了命令,做好了安排。

邓芝前往最后一次招降严易,如果严易说一个“不”字,放他离去,然后弓箭手准备,数箭齐发,射杀越狱俘虏兵。

战场纪律可不能丢,不能滥杀俘虏。但如果是俘虏自己逃跑的,可能会将我军情况报告给魏军,暴露我军位置的具体方位,引来魏国追兵,对我军不利。所以,射杀是完全合理的。我犯过的错误,是不会再犯的。

对严易,也是问心无愧了。给你机会投降,你不中用啊,那就没办法了。

邓芝对严易说道,“严易啊,我们部队就要开拔了,你是想留在魏地,还是想和我们一起出发。”

“你们是去打潼关吧。”严易说道。

“你是如何得知的?”邓芝问道。

“这几日你们在此盘桓不前,肯定不是去袭击洛阳的。如果要袭击洛阳,肯定是要兵贵神速。

但是你们等了这么久,大魏在洛阳周边的军力都集结完毕,兖州预备军团也可能调入京畿重地回防了。此时再去攻击洛阳,岂不是自投罗网吗?”

严易合理分析。

“难怪,陈将军也夸你是个人才。所以,要不要穿上我们的战衣,和我们共同出战。”邓芝说道,相当于这是最后通牒了。

“好,能想出,假装挺进洛阳,实则闪击潼关计策的将军,自然不是等闲之辈。我愿意效劳。比在一个没有眼见的将领下卖命强!”严易答应了投诚,并主动申请去劝说和剩下的8员俘虏,严易说道,“想要活命就跟我一起效忠大汉吧!”

有三人听从了严易的话,也投降了。但其余五人仍然不为所动,邓芝将他们捆住手脚,放了些食物和水,将他们留在了原地。

“想不到你们还如此仁义。”严易说道。

“先皇昭烈帝的行军传统,不敢废弛。”邓芝说。

我们整军出发,向潼关方向急行军。基本能保证2人三马的行军速度,对于不会骑马的新兵,则坐在老兵身后,跟在队伍后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