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秘,三造大汉工作纪要 > 第132章 街亭危局(三) 防守位置的选择

于是,诸葛亮缓缓起身,语气凝重而清晰,“的确,吴懿将军说的在理。当前,我们目前无法判断张合在陇山诸道上的进军路线选择,况且不排除张合可能两路进军的可能。

而且即便是,张合只走关陇道或者番须道,也是比较难以防御的,想要堵住此二处兵马,每条路线至少需要一万精兵扼守其谷口,分别把守两条路线的谷口处。而且还是在不考虑张合走鸡头道南下的可能性。

而目前,审视我军现状,我军三万大军围困上邽城,能够机动调遣的仅有一万兵马。在此情境下,分散兵力分守各道,实为不智之举。

因此,我们需另辟蹊径,可以选择将防线的重心南移,将重兵集结在略阳地区布放,此地是陇山诸道南下的关键交汇点。

关陇道、番须道、鸡头道、瓦亭道南下全都会汇集到略阳地区。在此集结重兵,不仅能够有效扼守多条战略通道,更能灵活应对张合可能的变招,确保我军战略上的主动与优势。”

诸葛亮提出了以略阳地区为核心防线的战略构想,左将军吴懿,作为东州派的中流砥柱,深谙兵法精髓,随即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丞相高见,略阳之地,诚然为陇山多条要道的交汇枢纽,但欲在此拦截张合大军,兵力需求实非小可,必须要有和张合所部等量的士兵才能阻拦张合军南下……”

吴懿精通兵法,自己还没说完,便反应了过来,似有所悟,即刻领会了诸葛亮的深远意图,原来诸葛亮并非是想阻挡张合所部,而是想要断张合粮道。

诸葛亮微笑着接过话茬,“子远说的不错,略阳之地的战略价值,其职能并非是拦住张合大军的去路,硬撼张合之兵锋,因为此处位于所有陇道最终南下汇总点,这个独特地理位置。如果派遣一支大军在此站稳阵营,深深嵌入敌后。就像一颗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此处。

当张合大军逼近,我军不必正面交锋,可灵活避其锐气,任其通过。然而,一旦魏军的运粮队伍现身,运输辎重和粮草,略阳地区的我军部队,便可以及时出击,截断魏军所部的生命线——粮道。

如此一来,张合,一代名将,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必然不敢绕过略阳当地,无视后勤之根本,孤军深入南境。”

诸葛亮一番剖析,如同拨云见日,令在场众将士豁然开朗,对即将到来的战局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丞相中军大帐的另外一名中参军马谡,对兵法的理论认知还是十分高深的,于是缓缓道出了自己的战略分析,呼应丞相的战局思维,这是对丞相战术的可行性分析。

“张合的东军,自陇山诸道而上,行进到略阳地区。其战略选择,不外乎有以下四种选择。

第一,魏军忽略我方驻扎在略阳地区的军马,仅携带少量粮草,轻装简行,火速进军。意图效仿楚霸王破釜沉舟之壮举,迅速南下,直击我军腹地,与我军速战速决。

然此计虽勇,如果真要这样,张合所部必须快速击溃丞相大军才可。即便张合勇猛如项羽,我军亦绝非昔日章邯之秦军可比。更何况,张合之力,远不及西楚霸王之威。在短时间内,张合绝无可能撼动我们在上邽的中军。

反观我军驻扎在略阳地区的军马,则可以肆无忌惮地截断张合所部的后续给养、粮草。这样,时间一久,敌军自会因补给断绝而陷入混乱,不战自溃。

第二,张合或会派遣少数兵力,意图围困略阳我军,而主力则趁机偷渡南下,企图直捣我军核心。

对此,我军应对策略清晰。如果敌军兵少,略阳地区我军则大可以出营,将其留下的少部分围困之敌一举歼灭。即便未能速胜,亦可依托略阳之利,持续消耗、突袭敌之运粮队伍,破坏他的粮道,使张合所留少量围城之兵,难以兼顾保护漫长的补给线。如此,敌军之战略意图,亦将化为泡影。

第三,张合留大量士兵,或采取重兵围困略阳我军,仅遣精锐先锋,作为奇兵南下,意图缓解上邽之围。

此策虽看似周全,实则隐患重重。这样,确实是不用担心略阳的粮道了,后勤也可以畅通。但是仅派一支前锋想化解上邽之围,简直是天方夜谭。丞相大军可轻易采取围点打援之策,将这股孤军深入之敌,一网打尽。

至于第四种战术,那就是,集中全部兵马,一鼓作气先击溃我军在略阳的驻军,誓要一举拔除略阳我军这颗钉子,确保粮道运输的畅通。然后再挥师南下,袭扰我军后方。

张合作为魏国宿将,历经百战,自能洞察前三策之不可行,于是,故最终必然选择第四种战术。

然而第四种,张合想要将略阳我部吃掉,实非易事。我军只要再拖上一些时日,待后军解决了祁山城的高刚所不变,马忠将军便可以率军,前后夹击张合,届时,张合便处于被动了。

如此一来,张合撤军尚属幸运,更遑论兵败被我军生擒活捉之命运了。

如果兵力充沛的情况下,我军可以阻塞陇山诸道,阻敌于陇山之外。待我待雍凉之地尽入我手之后,再以此策略巩固防线,抵御魏军。

但鉴于当前兵力紧张的情况,丞相高瞻远瞩,按照丞相的战略安排,我们将重兵部署于略阳区域,实则已巧妙地将张合救援上邽的军马,牢牢牵制于此地,使其难以施展拳脚。”

马谡的见解让诸葛亮十分开心,实际上就是将丞相的计划全面地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阐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