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秘,三造大汉工作纪要 > 第134章 街亭危局(五)街亭守将人选问题考量

“根据我们前期侦查发现,来歙所守的略阳城年久失修,破败不堪。而在距离略阳城不远处,有一地名叫街亭。

街亭地势险要,街亭城乃灵帝年间建造,尚能据守,背靠街亭山,山高谷深,不存在有敌军从背后突袭的风险。

只是此城略小,容纳不了太大规模的兵马。只需在街亭城边当道扎营,与街亭城防便可连在一起。一部分吧兵马扼守城池,一部分兵马坚壁营寨。张合若攻来,城内军与营寨军,互为犄角。

攻城,则营寨兵马袭扰张合军本部军阵;攻营,则城内兵马支援。张合倘若分兵,则其军力必无法破城。

如此行事,必然万无一失。只需在此坚守一个月,祁山的后军必然可以抽到出来,合围张合所部,以解除街亭之围。”

诸葛亮将军事部署,包括时间、地点、作战方式、目标全都介绍清楚了,现在只差选择哪位将领去领兵作战了。

“为今之计,是要选择一位能堪当大任的将军,去镇守街亭,完成我们此次北伐最重要、最为关键的一次防御战。哪位将军想领此重任啊。”诸葛亮说道。

各位将士中,想要建功的人有很多,尤其是在正面进攻上邽,没有进展之后,想要立功封侯的将领还是有很多的。毕竟蜀汉还是承继汉朝的传统——刘邦设立白马盟誓,约定“非刘不得称王,非功不能封侯”。

非刘姓称王者,天下人共讨伐。而作为保障前者条款的报酬,那就是非立功者,不能封侯。这是非常公平的一条条款。让无数将士,英勇奋战,只为了换取一个可以世袭罔替的列侯的侯爵职位。

而目前军中资历最深的大将魏延,束手站在一旁,仗着自己手里有一万部曲,以及自己的实力,心中想看看如果诸葛亮不用自己,还能用谁去抵御张合,会不会最后还得来求着自己去。

魏延是当年刘备一手破格提拔起来的,汉中之战后破格提拔担任了汉中太守,当时“一军尽惊”,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汉中太守相当于是封疆大吏,而且是关系蜀汉北方安危的重镇,后来又被封了都亭侯,比赵云的亭侯级别还要高,其在军中的军、地位都是非常高的。

这也就意味着,魏延的资历上永远是先帝刘备的人,和诸葛亮是一样的,有别于其他在刘禅手里(或者说是诸葛亮手里)提拔起来的将领,魏延永远有着巨大的政治优势。当年连三将军张飞都得靠边站,没能得到镇守汉中的重任!

但是魏延这位先主破格提拔的猛将有三个特点,这也是诸葛亮没有用魏延的几点原因。

1、魏延在军中,威风实在是太大,当时除了大领导诸葛亮、和官阶不相上下、资历更深的赵云之外,其他诸将魏延都不放在眼里。很多将领都看见魏大将军都得躲着走。(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2、魏延自视比较高,仗着有听命于自己的部曲,每次出征,都打算分兵单独行动。比如子午谷奇谋,都是想要自己带队,一心想要“如韩信故事”,简直是将自己当成刘邦的兵仙韩信,刘备的武圣关羽了。(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

3、丞相不同意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后,经常背地里发牢骚,说倘若依了自己的计策行事,早就到长安了。甚至在这场军事部署会议上,差点弄的杨仪下不来台,甚至暗戳戳地cue丞相。(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镇守街亭想要万无一失,首推赵云。但是赵云兵出褒斜道作为疑兵牵制曹真,算是做到了魏延心心念念自领一军的成就,而且在关中闹出了那么大动静。

蜀汉除赵云之外,以魏延的能力,自然是镇守街亭第一人选,但是真实的世界是不单单只考察能力的,魏延的心性,必然恃功而骄,他到时候再嚷嚷分兵时的底气就更足了!

魏延是想学韩信故事,韩信当年可是要求封个假齐王才愿意出兵的主,难道魏延也要学习一下吗?

诸葛亮不能容忍魏延对军权的野心,只能寄希望于其他将领。

此时,吴懿作为东州派的代表,手中也有部曲,本该站出来,但是他已经封侯,而且为人十分的谨慎,情商极高。

他十分清楚,诸葛亮就是目前蜀汉的实际控制人。东州派想要在蜀汉混下去,就必须牢牢地团结在荆州派身边。

之前出于将领的本职工作,提出了对丞相出兵路线的质疑,这个是正常的行为。但现在诸葛亮将出兵部署都已经设置好,只差挑选合适的将领执行了。现在再站出来,抢功就不好了。

而且,吴懿何等的聪明,早就看出来诸葛亮有心想培植自己的势力。适才马谡侃侃而谈,诸葛亮给出了高度的肯定评价,吴懿揣摩诸葛亮的心意,于是选择不动声色,静观其变。一切行动全听丞相安排,若是丞相需要自己去守卫街亭,那就当仁不让,若是丞相另有安排,让负责留守或者打援,自己也是领命照办。

所以诸葛亮心仪的人选,自然是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参军,马谡了。马谡是诸葛亮昔日好友马良的弟弟,马良有美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只可惜,马良随刘备东征时烧死在荆州了。不然,由马良去守街亭,就是众望所归的了。

马谡在刘备时代的工作,是作为治郡之才使用的。蜀汉建国以来,官职经过绵竹成都县令、越隽太守,直到做到丞相长史,此次北伐作为中参军随军出征。

马谡一贯是“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对他非常器重。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候,专门提醒诸葛亮说,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你可千万得想好了。(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刘备这辈子看人眼光极其毒辣,他单单挑出来了这么一句话嘱咐丞相,其实是已经预感到了丞相将来要大用马谡,才会专门说这么一句。

诸葛亮要任用自己的荆州派嫡系——马谡,去建功立业,是进一步拔高自己在蜀汉军界的威严。就是为了让魏延这种心里野,还表达出来的将领今后把嘴闭上,蜀汉不是没了你就不行!

诸葛亮之所以敢让马谡去镇守街亭,其实是因为这件事一件难度系数不高,但重要性却很大的工作,明显在帮他镀金,日后提拔才更加合情合理。

于是,诸葛亮当众宣布了对马谡的任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