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秘,三造大汉工作纪要 > 第144章 复刻西柏坡谋略 空城计奏效

司马懿轻抚着案上的地图,缓缓将自己的深思熟虑的推测向司马师倾吐,司马师也赞成了父亲的看法。

“此计谋,确实像诸葛亮使出的’关门打狗’之计策。”司马师说道。

“这军事部署的战略十分高屋建瓴,确实像是出自诸葛亮的手笔。

若非诸葛孔明,何人能有此等妙手?”司马懿说道。

“那么,如今那诸葛亮究竟将大军驻扎于何地呢?”司马师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渴望了解敌方的动向。

“依我之见,他的兵马应当屯于西城一带。”司马懿的目光在地图上流连,最终定格在那座小城之上。

“西城,此地虽小,却四通八达,为方圆数百里内唯一像样的据点。然而,其地形并不利于防守,更像是作为撤退时的指挥中枢,诸葛亮用以调度全局。”司马懿补充分析原因。

“之前,陈溢之在潼关给我们留言写道,’韩信’、’未央宫’、’西城’,莫非他指的就是这座位于陇右的西城?”司马师问道。

“他几年前我们府上就和我说过,请我在西城高抬贵手,也是放自己一条生路。

如果真是要撤退,他怎么可能在几年前就预料到今日之战局。

反而更像是,给我下套。他们或许早已推演过无数次的战况,这‘关门打狗——瓮中捉鳖’之计,正是为了引诱我们。

他是想营造一个效果,他越是让我别去西城,让我们就越想去一探究竟,最后反而落入了他的口袋阵陷阱。”

尽管司马懿心中已有七八分把握,这极有可能是诸葛亮的空城之计,但他深知,战场之上,一念之差,便可能满盘皆输。因此,他不敢轻易下注,只能更加谨慎地筹谋下一步的行动。

司马懿父子俩没有想到,千百年后,还有一个人施展过,如此高深的空城计。对时局、战场、人性的洞察令人叹为观止,而那座空城名字中,也有个“西”字,名叫西柏坡。

当年,国民党军队在东北战局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运输大队长亲自飞往北平,督促封疆大吏傅作义,出兵进关,与廖耀湘的王牌军东西对进,意图夹击东北野战军。

傅作义倒也不傻,知道101指挥的东野可不是好惹的。如果自己派军前往,必然会损失惨重,况且东北战事已经难以挽回了,纵是派军前往也是徒劳无功。

但是,大队长亲自飞到北平督战,可不是那么容易糊弄过去的。于是,就献上了一计——奇袭西柏坡!执行了此方案,就不用去东北了。

傅作义出动十万兵马,突袭当时我党首脑机关驻地——西柏坡,此时西柏坡兵力空虚,如果被傅作义偷袭得手,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但是,教员临危不惧,并不将中央机关转移,而是稳如泰山。教员连续起草了标题是《蒋傅匪妄图突击石家庄 我军严阵以待决予歼灭》等几篇文章,通过新华社公报出去,并指出,你傅作义偷袭我们西柏坡,还要不要北平。

除此之外,再电令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虎视北平张家口一线。傅作义大军一路上被当地部队各种袭扰,这使得傅作义战意动摇,只想撤军。

恰逢“南京2号专线”前往上海“打老虎”,将自家亲戚孔令侃抓了起来,运输大队长不得不回上海处理家务。

傅作义见大队长一走,立刻下令撤军。教员摆出的这道空城计,大获全胜。

司马懿能看出来诸葛亮有可能在施展空城计的端倪,但是进攻的风险和收益根本不成比例,甚至是负收益。

司马懿一生精于计算,要是他学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算一下数学期望,这次与诸葛亮交战的数学期望肯定是负数,用一个成语归结就是——得不偿失。

不过,司马懿想到自己已经在出征前夸下海口,无缘无故撤军,必然会被朝中群臣弹劾,如今只能硬着头皮前进了。

然而,司马懿进军途中也是被廖华率领的无当飞军各种袭扰,虽然造不成实质性的溃败,但是让其兵马的锐气降低了不少。

“父亲,蜀军连日来对我们各种埋伏、设置陷阱、夜袭,让我军疲惫不堪。将士们士气不足啊。”司马师抱怨说道。

“为国出征,须待戮力同心。纵是遇到困境,也得迎难而上。”司马懿说道。

“可是,我听说,另外一路,张合所部一直在与蜀军张苞对峙,没有主动进攻。两人甚是默契,竟然心照不宣地玩起了相持。”司马师对张合消极作战的事情很不爽,告诉了司马懿。

“嗯?竟然有这等事!”司马懿惊异地说道,张合身为魏国元老,竟然还这样,司马懿心态慢慢发生转变。

“张合简直是消极避战,畏‘蜀’如虎!”司马师气愤地批评张合。

“不可胡言,大家同朝为官,要注意团结,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说!

即便是张合将军与蜀军对峙,那也是其稳健的军事战术。只对峙,不交战,这真乃是一个好办法,贴身紧逼不下脚,让蜀军也不敢贸然出击,哈哈哈哈!”

司马懿仿佛学到了一个游戏通关小妙招,不自觉地笑了起来。

“父亲,那我们还不退军吗?”司马师问道。

“再等等。”司马懿说道。

“等什么呢?”司马师问。

传令兵送来后方急报,关中地区,陈仓城,受到蜀军赵云所部进攻。

司马懿大喜,“就是等这个,班师会援陈仓!”

此时,司马懿二万大军距离诸葛亮所在的西城已经不足二十里,打一个冲锋就赶到了。

西城内,紧张的搬迁工作有序进行的,诸葛亮为了加快进程,派出了所有兵马协助群众搬运。

此时城中年轻人都参与了搬运工作,仅剩老弱,还有蜀军仅剩的两千军马,由新上任的镇军将军姜维率领,用来护卫中军大帐的安全,相当于丞相警卫团。

诸葛亮在城内抚琴,压制着内心的不安和紧张。直到姜维来报,司马懿大军已退。

“丞相身系蜀汉社稷安危,为什么不先行撤退。”姜维问道。

“我坐阵于此,居中调度,可以保障每个部分后续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况且,此时逃走,若被司马懿的大军赶上,没有城池拒守,野战我军则毫无胜算,不如固守待援,吕乂所部5,000人马已在赶来支援的路上。

而且我军岿然不动,还可以吓退司马懿的军威。”诸葛亮耐心地解释说道。

“果然,不出丞相所料!”姜维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