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秘,三造大汉工作纪要 > 第15章 让马谡羡慕的人,陆逊的资源互补提议

孙权烹杀了魏国使者,决定“一边倒”与蜀汉结盟,决定彻底与魏国决裂。

相信这是东吴集体高层的决策,尤其是大都督陆逊为首的主战派。

就此,马谡为代表出使吴国达到了巨大的成功,不仅使得东吴放弃对我方用兵,而且还让蜀汉和东吴达成了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主要有以下成就:

1、东吴释放夷陵大战中俘虏的,自愿回益州的将领、士兵,共计3000人,包括蜀军将领包括廖化和张裔等人。

2、蜀国承认荆州地界归属东吴,双方以三峡为界。

3、互派外交大使,及时沟通两国事宜。东吴张温常驻成都,蜀汉邓芝常驻建业。

4、签订战时共同条约,共同应对魏国的进攻。

和约签订,马谡率领蜀汉使团一行人,便沿这长江,返回西川。

途径荆州附近时,收到了一份会面邀请。乃是当时武昌的话事人,东吴大都督陆逊发出的。

马谡接到邀请函后非常开心,“到东吴来,一定要见的两个人就是吴王孙权和东吴大都督陆逊。”

于是,使团船舶停在港口,马谡与我两人决定上岸与陆逊会晤。

陆逊十分客气,站在岸上桥头迎接我们。虽然穿了一身便装,却又意气风发。

“幼常啊幼常,荆州一别,别来无恙啊。算来已经有7、8个年头了。”陆逊见到故人十分开心。

“是啊,当年你随大都督鲁肃来荆州,来见我家丞相,你和我一样,还是一个小小的从事。

谁能想到仅仅用了不到十年,你担任了大都督,统帅水路军马,成了东吴的最高军事将领了。”马谡的语气,是十分羡慕的。

“哈哈哈哈,幼常的进步也不比我小。现在都是皇帝使臣,又深得诸葛丞相的亲传,谁不知道,蜀汉多少战略方针都是经幼常兄的笔,拟定出来的。”

陆逊和马谡进入到商业互吹阶段。

“这位兄弟,想必就是此次出使我东吴的复使,陈溢之吧。

溢之兄弟,小小年纪就承接了如此重要的使命,又是丞相府的主簿。刚加入蜀汉不久,就如此被诸葛丞相器重,必定是有不凡之处。”

陆逊注意到了一旁的我,也是一顿彩虹屁。

“久闻大都督陆逊威名,百闻不如一见,果然不同凡响。”我也从善如流。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蜀汉能放下恩怨和我们谈和,是再好不过了。诸葛丞相果然是有大战略的。

虽然我们东吴在夷陵之战中侥幸取得胜利,但也是损失惨重。

前期我们一直被玄德公压着打,后期侥幸翻盘,但毕竟蜀军战力不弱,使我们损失也不小。”

陆逊的话实事求是,说的是东吴的国力收到损失,示敌以弱。

因为作为东征的进攻方,蜀汉更是惨不忍睹。不但粮草器械,损失殆尽。军马、将领死伤也不计其数。

“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

这些马谡和我也都是心知肚明的。

“东征导致了东吴蜀’双输’的结果,倒是让魏国笑掉了大牙。我们要是再打下去,不如就直接跟魏国投降算了,省的曹丕出兵了。”

陆逊给了台阶,我自然随声附和。

因为在魏国占尽优势,吴、蜀这样逆风的局面下,迫使吴蜀不得不放下恩怨,选择重新结盟。将伐吴联军杀的落花流水的吴军统帅,摇身一变,成为了友军。

“幼常兄,溢之兄弟,前面就是我荆州大营。我们可前往喝杯淡酒。”陆逊指向前方。

穿过层层军营,一路上吴军都在校场训练,军纪严明,个个精神饱满,俨然一支威武之师。

在校场,吴军大旗飘扬的,行军台前,有几个士卒被押解,施以鞭刑。

“这是做什么?”我发问道。

“我陆某的治军策略一贯都是有功必赏、有过则罚。这几个士卒在军中寻衅滋事,不罚不足以正军法”。

陆逊炫耀起他的治军策略,显示出他在军中一言九鼎的地位。

这让一旁的马谡十分羡慕,指挥千军万马,才是他志向得以满足、才华得以施展的方式。

他看着陆逊在军中意气风发地指挥部从。他眼神里面透露出,“大丈夫应当如是”的感觉。

这个能接过周瑜、鲁肃、吕蒙的权力和职位,年纪仅仅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可谓是三国中的翘楚了。

即便是诸葛亮,也没有能在他三十多岁指挥出一场完全自己主导的大战,战胜敌国数万劲卒的。

羡慕,简直是崇拜。

而且,陆逊在几年后的石亭大战中,还会大放异彩,这一战,直接帮助孙权登上了帝位。

跟随陆逊走进了他的中军大帐,我们喝起酒来。

我是不太能喝酒的,但是三国时期的酒多为果酒,或者粮食酿造的酒。比如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喝的便是青梅酒。

我们喝的便是“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葡萄酒,而且度数应该很低,味道醇香浓郁,散发着阵阵葡萄味。

敬完了一圈酒之后,外交辞令般的祝酒词说的差不多了,陆逊谈起正事。

“幼常兄啊,还有,呃,溢之兄弟,你们说说,眼下蜀汉和东吴,最重要的应该是什么?”

陆逊说起话来起来像是微醺的感觉。

“自然是发展国力,休养生息”。马谡的思路十分清晰。

“没错,正是要恢复生产,这些年的战争,很是频繁。掏空了,咱们,双方的家底。我们需要养精蓄锐一番。

既然现在我们已经结为同盟了,我就说出我的想法吧。西蜀处于内陆,东吴地缘沿海,完全可以做到优势互补。

像你们的特产蜀棉、蜀锦、井盐,我们盛产的生铁、稻米、瓷器,这些生活物资都是可以用来做交换的,

甚至包括军事装备,我们也可以约定好有计划的生产,比如由你们来生产云梯、弓矢,我们来生产战船、玄铠。我们都知道,多建立一条器械的生产线,如果需求量不大是资源的浪费。”

陆逊的话语越说越利落,逻辑越来越清晰。全然没了刚刚的醉意,所以刚才完全是在装醉。

“按大都督所言,确实能达到吴、蜀两地优势资源互相补充,也同时避免生产力的过剩。”我回应道。

“什么?生产力过剩?哈哈哈,说的好,这个词说的太好了。把我的意思很精准的概括了。溢之兄弟真是博学广才。”陆逊很是开心,借着酒意一顿狂吹。

“但是如何约定交换比例,是个问题。比如你一艘战船换我们多少弓箭呢?”马谡一语道破问题的关键。

“说的不错。这个问题,正是需要吴蜀双方的能人志士,发挥集体智慧了。简而言之,希望幼常能将我的想法汇报给你们的诸葛丞相,请他来定夺。

如果有意达成协定,就派人来和我们洽谈,当然我最希望的还是幼常兄和溢之兄弟能过来,这样还可以和两位兄弟在一起温酒喝。”

酒席结束,我们从陆逊中军大帐返回船上,继续返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