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秘,三造大汉工作纪要 > 第33章 成都的发展与房地产计划 丞相对商贸协定的批注与蓝图

魏延的拳拳野心,其实大家是能感觉出来的。刘备在白帝城也曾和别人提起过,整个蜀汉能压住魏延的也只有刘备和诸葛亮了。

魏延对我的态度,倒是十分尊重。太可能觉得我施行的政策是十分激进的,比较对他的胃口吧。

终于回到了成都。

重回太守府感觉是真亲切。成都在我出使魏国的这段时间里,在顾千帆主持工作下,成都城日新月异,变化巨大。

道路两旁的商业街繁华了起来,第二期商业街业已落成,尚未正式运营,但商铺的入驻率也达到了九成,所赚取的租金一下子填满了库房。

“怎么还没有正式运营,就有这么多商铺入驻了。”我提出疑问。

“多亏是前期大人的惠企政策实行的好,获得了民众的信任。用减免租金、太守府用测评、营销等方法对口帮扶有潜力的企业,这让大家都相信,我们成都府是真正想帮助群众做好商铺的。

再有就是一期的商业街利润太大了,赚钱的企业高达八成,民众现在又听到对魏国的商贸协定,和对吴国的物资互换协议都谈下来了,以后货物能卖出蜀地,赚更多的钱。这让百姓们就更加自信了。”

顾千帆略带吹捧地跟我汇报,先是吹捧我之前定下的政策,后面又吹捧我谈下来的和魏国的商贸协定。

我一眼就看穿顾千帆,“恐怕不止如此吧,光靠一些利好消息,民众们会这么义无反顾地去投入这么多租金来租商铺吗?”

“哈哈哈,果然逃不出大人的法眼。我们又举办了一次美食节,这次延续了上次的轰动效应,连吴国都有人特意过来参观,并购买了许多商品回去。

还有就是我们决定对一期的商业街涨价10%,结果还是腾不出什么位置,民众就在观望,我们再二期商业街涨了5%,民众怕再涨价,商铺就卖爆了。”

顾千帆如实说道。

“还有就是,锦江百货也正在建设当中。不过,有个小问题,就是一些店主老板想把店铺买下来,我们是卖还是不卖,之前请示过相府,结果丞相批示,等陈廷回来定夺。”

顾千帆请示我,我心想丞相也太相信我的决策了吧,如此放权,真给面子。

“卖,不卖怎么回收资金。但是要高价出售。就拿二期剩下没没卖出去的10%的店铺做试点。”我给出了回复。

“只是居民楼的招标计划不是很理想,没有什么大族愿意承接工程。只有一个小家族,是原来从荆州过来的王家,筹措了一些资金想做居民楼,但离动工还差很远。”顾千帆汇报居民楼计划并不是很顺利。

“我们这次收的税和租金,拿出一半上缴相府和宫里。另外一半,除去日常费用,拿去建设我们的居民楼。项目工程就给这个荆州来的王家做,这笔钱就算是给他的贷款,也算我们的股份。我意已决,居民楼计划必须推进。”

我拍板决策。

随即立刻沐浴更衣,前往丞相府复命。

我将与魏国达成商业贸易的细则尽数向丞相汇报,包括和魏国洛阳当局以及夏侯楙长安西北方面的商贸协定。

并最终与丞相一起针对此前和魏国达成的商业协议,添加了绝密备注作为最高批示。

— — — — — — — — — — — — —

《蜀汉关于对魏出口蜀锦贸易细则(*绝密*)》:

1、魏、蜀双方本着和平共处,互相尊重对方基本利益的前提达成此次共识。

注: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蜀锦是蜀汉的战略资源。

2、双方交易以蜀汉五铢钱(下称蜀币)为唯一交易结算货币,持有蜀币进行交易时,购买双方货物时,双方不得无理由拒收。(有利于蜀汉)

注:(一)、我方应利用好魏国放弃铸币政策窗口期,迅速让蜀币在魏国流通,推动蜀币成为魏、蜀、吴的通用货币。

(二)、地方铸币权全面收归中央,成立蜀汉中央银行,与农、商、当地政府合理协调,保障蜀汉民主基本生活物资供给,稳定蜀地物价。

(三)、中央银行铸造超出流量百分之十的货币,适应后可逐步放宽至百分之二十(货币宽松政策,注水),用于进口商人贷款,专门去魏国购置物资。

(四)、做好货币发行以及出口备案,铸币时使用尖端防伪技术,防止出现假币。

(五)、货币赖以保值的基础是蜀锦供应量,农、商相关部门以及当地政府应保证蜀锦的生产量。

3、开放上庸城为通商城市,魏蜀双方官方以及民间商人可在此自由贸易,并欢迎其他民间个体来此进行交易(吴国民间商人)。

注:最终让魏、蜀、吴三国都进入到贸易体系中来,以收割三国资本,此协议将对吴国产生最大的冲击。

4、上庸城所有税收收入归魏国所有。(有利于魏国)

注:需适当让利给魏国相关利益集团,来获得贸易政策的持续性。

附5、开通与魏国长安至西北凉州贸易通道。

注:(一)、增加贸易通道,可扩大资本输出。

(二)、为魏国曹氏宗亲输血,保持魏国朝堂内政内耗模式,防止魏国门阀势力一家独大。

(三)、西北方向通过官方和走私渠道,以获取对蜀汉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战马,提高蜀汉骑兵战斗力。

(四)、为通往西域诸国的陆上丝绸之路做准备。

(五)、勘探凉州地貌、地形、路线。

— — — — — — — — — — — — —

丞相深深的松了一口气,领我到书房的地图面前,“溢之,此番与魏国签订协定,你是功绩卓着。你看,我蜀汉偏居一隅,和魏国的版图、人口相差甚远。

如今,向东,可以和东吴实现大宗商品贸易,向北,也能和魏国实现物资购买。我们的影响力在三国之间不断的扩大,先帝兴复汉室的希望又大了一分。”

而后,丞相的目光在地图上慢慢移动,最后将目光锁定到了南中地区,这片名义上属于蜀汉,但仍然未建立起有效统治的地区。

本卷《诸葛治蜀》告一段落,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卷《五月渡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