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秘,三造大汉工作纪要 > 第94章 蜀汉国力增长迅猛的原因 日后蜀郡发展方向

如果蜀魏开战,那蜀魏之间的贸易渠道势必会被掐断,之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蜀锦-蜀币体系也会随之崩塌。这样,蜀汉这套利用超发货币、通货膨胀的手段同时向魏蜀吴三家放水的体系就行将就木了。

诸葛亮感到非常欣慰,心想刘禅竟然也能想到这一层,自己的苦心教导终于有了成效。

“陛下大可放心,如今都江堰水患已经治理妥当,蜀中百姓的粮食收成已有保障。

商业运营、建设规划也已经按计划铺开,后续商业也会得到有序的发展。

我们与东吴还签署着大批物资互换协议,可保证蜀中物质的丰富供给。

而且我们仍然还可以通过走私渠道去魏国西凉地区换取战马、甲胄等战略物资。

所以,陛下不用忧虑。”诸葛亮安慰刘禅说道。

“那相父出战曹魏可有把握?”刘禅说道。

“想要一举收复两都是比较困难的,有曹魏重兵集结,若要攻取,我军须得血战,也未必能攻下。

但是我们可以仿当年隗嚣故事,攻下西凉之地,可以我们就可以跨有凉、益二州,这样只需要,派猛将精兵守住西凉岩阻,挡住曹魏来犯之敌。

这样,我们北伐就从进攻战,转入防守战,难度将大大降低。

让益州之兵源、钱粮源源不断地输入凉州,再加上凉州本地盛产的战马,训练出足量的骑兵。如此经营不出几年,蜀汉的必然军力强盛。收复旧都,指日可待!”

诸葛亮将大致战略规划分析给刘禅听,刘禅听完十分开心,顿时对诸葛亮的北伐事宜有了把握,若是成功地拿下雍凉之地,自己也不失为一代雄主。

“好,那朕就祝相父旗开得胜,凯旋回朝。”刘禅说道,北伐事业已成为蜀汉命中注定的事业,上到君主,下到黎民,都必须要为之倾注心血。

顾千帆和我在都江堰上沿岸巡视,我们走到村落旁边,和在田里劳作的村民打着招呼。

“如果我们北伐,对商业的发展是不是有很大的影响?你可得给我个准数。”顾千帆从容的语气中透露着焦急的心态。

顾千帆似乎也听到了什么风声,此番前来,就是要找我问明白北伐之后蜀中经济会如何发展,好做到心里有数,毕竟他肩负着蜀郡的发展,他是第一责任人。

“我怎么会知道?我又不是算命的。”我笑道。

“你是蜀锦-蜀币政策的提出者,又是主导人,去魏国谈判也是你谈的。整个蜀汉恐怕只有你最了解我军北伐后,蜀中会面临什么样的经济窘境了。”顾千帆一顿彩虹屁,为了我给他出谋划策,不惜疯狂地拍马屁。

“蜀汉在先帝东征失败之后,整个经济面临着崩溃,民生凋敝,当时,蜀地叛乱四起,曹丕发动五路攻侵战,好在丞相即时化解了危机,真要五路齐攻进来,那蜀汉真就不存在了。

从当时那么困难的情况,没几年,蜀汉的国力竟然恢复到东征之前的水平,甚至更高,还顺带发兵,只用了三个月就平定了南中叛乱。现在,竟然还有国力可以整军北伐了!

这才过了短短的几年时间,尽管蜀汉的各行各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相对于北伐需要的的国力来说,还是尤为不足的。

纵是丞相再有神通,也不可能让蜀汉百姓一下子爆发那么大的生产力。”我说道。

“蜀中的生产力不足,那就是通过和东吴还有魏国的贸易赚取的差价。”顾千帆说道。

“猜对了一半。和吴、魏的贸易促进商业繁荣,可是那样同样是来钱太慢。

而我们蜀锦-蜀币体系,让蜀币成为魏、蜀、吴三方实力的共同流通货币。

说来也巧,当时魏国废除了五铢钱,正好让我们的蜀币填充了这个真空期;而东吴由于发行大泉五百(顾名思义,一枚值500枚五铢钱)和大泉当千(同理,值1000枚五铢钱),通货膨胀极其严重,相比之下,蜀币直百钱更加坚挺了。

我们的蜀币就这样在三方势力流通了。”我将蜀锦-蜀币体系从头说来。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超发货币,实现通货膨胀。就可以同时向魏、吴的国力抽血,补充自身实力。

没有魏国那帮公子哥、士人门阀买我们的蜀锦,给咱们蜀汉输血,我们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

顾千帆非常聪明,瞬间就理解了蜀锦-蜀币政策的核心。

“你知道我们这几年超发了多少货币吗?”我提出问题。

“多少?可有一倍之多?”顾千帆大胆地猜测说道。

“根据中央钱庄的数据,三年间,足足有6倍!”我说道。

“这样百姓手里的钱也贬值了六倍。”顾千帆说道。

“百姓的收入这几年也是大幅增加,而且成都物价并没有涨六倍,货币贬值了,反而促进了百姓们消费,也间接推动了蜀郡房地产行业的兴起。”我说道。

“如此一来,蜀中地区发展放缓似乎已成为必然。贸易受阻甚至不是最大的问题,蜀锦-蜀币体系的崩溃才是。”顾千帆担忧地说道。

“这些丞相自然早就考虑的清清楚楚了,但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北伐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现在国库充盈,兵甲也休整得当,齐装满员,曹魏去年换了皇帝,也是一代英主,再不北伐,恐怕等曹叡将政务研习清楚,蜀汉和曹魏的差距要被拉的越来越大,所以现在北伐是最好的时机

不过,依我所见,你所担忧的情况应该还不至于太过糟糕,首先还有吴国和我们结成了战略同盟,我们这几年的发展也让蜀中有了一定的农、商基础,基本面还是能稳住的。

此外,魏国若与我们断绝商贸关系,对他自己也是一个不小的伤害。魏国在东吴防线的军事耗费繁多,如果断绝了和我们的贸易,不但魏国国库的税收减少,而且那些曹魏宗亲的既得利益者也也少了一大笔经济来源。”

我分析说道,顾千帆若有所思。

“虽然不必太过悲观,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日后你主政蜀郡的风格不可再像此前那样冒进,把发展速度慢下来,还要减少不必要的开销,细水长流。”

我跟顾千帆叮嘱道。

“那我今后,组织好农业、手工业的生产,重点放在实业上。”顾千帆立刻心领神会,举一反三。

远处,传令兵持旗帜而来,飞身下马说道,“急递,典农校尉,丞相主簿,陈廷,速前往丞相府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