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 第278章 枪管枪钻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第278章 枪管枪钻

作者:我爱左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46:40

胡湘给李铁锁说,先进的车床要多生产,旧的车床,不能改进的,都要淘汰,不要怕浪费,而且车床的加工精度也要不断的提升。

“三少爷,有个工匠的刮研技术很高,这个车床的导轨面就是他刮的,”李铁锁说道。

刮研是利用刮刀、基准表面、测量工具和显示剂,以手工操作的方式,边研点边测量,边刮研加工,使工件达到工艺上规定的尺寸、几何形状、表面粗糙度和密合性等要求的一项精加工工序。

人工刮研是平面修复加工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为了降低表面的粗糙度值,提高接触精度和几何精度,从而提高机床及平面度整体的配合刚度、润滑性能、机械效益和使用寿命;如果仅用平面磨床和导轨磨床加工是难以达到最佳效果的。

由于使用的工具简单,通用性比较强,加工余量少,而达到的精度非常高,因此广泛地应用在机器和工具的制造及机械设备的修理工作中。

一般机床的导轨、拖板,滑动轴承的轴瓦都是用刮研的方法作精加工而成的。

人工刮研更是高档机床设备和铸铁平板、精密工量具所必需的加工工艺。

“哦!这样的工匠,你要增加他的工资,以后也别让他做别的,专门负责刮研,也让他多带几个徒弟,”胡湘叮嘱道。

“恩,已经又在大的制作组里面,又分了好多小的专门制作小组,就是为了提高技艺水平,还又成立精密仪器制作小组,”李铁锁道,

“哦!非常好,现在的游标卡尺,测量精度是多少了,”胡湘说道。

“恩,现在的游标卡尺,制作的也比以前规范了,已经能制作出20分度了,”李铁锁道。

游标卡尺主尺刻度是1毫米,移动副尺上面20格,测量的精度就是0.05毫米。

胡湘听了非常高兴,因为只有精确的测量工具,才能制作出精确的零配件。

“少爷,现在枪管钻,我们已经研制出来了,最新制作成功的枪管钻,能钻15厘米的深度了,”李铁锁道。

胡湘后来通过钻孔知道,麻花钻钻孔,保证不了同圆度,而且麻花钻头长了,很容易折断,深一点的孔,根本加工不了,后来改进钻头,钻头形状改成了,一根上面有V形槽圆柱形状钻头,不过这样钻削时候,不好冷却,而且钻头目前也做不了很长,长了,也很容易折断。

于是胡湘让李铁锁安排,钻头制作组,继续研究。

也是后来通过加工钻孔,才知道,其实枪管的制作,不但钻床需要一定精度,而且钻头也非常重要。

并不是有了钻床就能制作钻枪管了。

在后世的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的兵工厂就用了简易的钻床生产出来枪管,不过,胡湘估计精度肯定不是很高。

有本描述中国兵工发展史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是吴运铎老先生写的,他是新四军兵工事业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兵器工业的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这本书,详细描述了吴运铎革命年代里的成长史,和在艰难简陋的条件如何制作枪械子弹等武器。

(看穿越小说的,建议看看革命前辈吴运铎老先生写的自传,只要现代人有枪的概念,那土法生产枪,很简单的,里面还有土法子弹制作,底火更不是用的雷酸汞,吴运铎制作底火用的原料古代都有,也常见,并不是必须是雷酸汞,只要有现代枪的概念,那集中人研究,都能制作出来,后膛步枪。穿越到古代,有的都穿越成皇帝,还不玩枪,靠计谋,心眼耍弄敌人,就是当代一个985高材生,到农村当大学生村官,估计都耍不过没学问的农民,回到古代就牛起来了。)

在简陋的新四军兵工厂,他们是这样制作的。

吴运铎他们没有旋车床,就把大长木凳的四条腿埋半截在土里,在木凳一端钉上两个铁叉,叉子当中放,把一根带有木轮子的铁棒当车轴,车轴前面的凳子中间再钉上一个铁叉,枪筒一头卡在车轴上,一头搁在铁叉上,木轮一转,枪简也跟着旋转,就能钻枪管了。

没有发动机,吴运铎他们用石磨,在磨眼上钻进一根铁棒当轮轴,埋下两根树桩当轴承,把石磨架起来摇,就算是发动机。再缝一条厚布带代替传动皮带,一摇磨扇,通过皮带,带动车轴转起来,土机器就能转动。

吴运铎他们没有造来复线的机器,就在地上埋了一截租树桩,前面竖着埋一块厚木板,木板中间钉个母螺丝,用一块扁铁板拧成和来复线相等的螺旋形,穿过木板上的母螺丝 ,一头安上四个刀口的刀,一头安上木柄,把刀进固定在树桩上的枪筒里,这就算是刻来复线的机器了。工作起来,握住木柄来回推拉螺旋,枪筒就刻出了来复线。

当时他们钻一根枪管最少也要用一天的时间。

其实目前的机械坊设备都比当年吴运铎的土法设备好多了。

但是,吴运铎兵的兵工厂用的枪钻,是购买当时那个时代的钻头。

目前山上的机械坊,还制作不出来抗日战争时期的钻头。

历史上,在欧洲枪管制作历史上,19世纪早期,蒸汽机已经开始大量应用,火车遍布欧洲,蒸汽轮船遍布大洋时期,枪管的制作还是靠铁匠捶锻出来的。

深孔加工是很难的金属加工工艺,尤其是长径比大于10的深孔。

所有的步枪管都是长径比大于五十以上超深孔了,这钻头制作及工艺加工难度难度可想而知。

历史记载:到了19世纪中期,欧洲最复杂的枪管制造工艺才获得了突破,在1836年出现金属“挤压法”,1885年德国孟内斯曼兄弟发明的“孟内斯曼法”,这两种厚壁无缝钢管制法,让枪管得以大量高效的生产。

孟内斯曼法又叫斜轧法,这种技术用斜轧辊穿过打孔管坯,然后用轧机将其轧长,生产钢管速度非常快。

挤压法也差不多,将穿孔过的管坯放到挤压机上,然后挤成钢管,效率不及孟内斯曼法,但可制造高强度金属管。这两种工艺都称为“热轧管”工艺,因为金属材料加热后才能加工。

可见!即便到了电气革命开启阶段,枪管制作也不是钻床,钻出来的。

世界第一台钻床是惠特沃斯于1862年发明的,是蒸汽革命后期,电气革命革命刚开始阶段。

但世界上第一台深孔钻床于 1908 年在美国才问世。

深孔钻床可以高效的加工深孔,而且是冷加工,这样制作的钢管质量更好,通过一次走刀就可以获得精密的加工效果,而且加工出来的孔位置很准确,尺寸精度也好;直线度及同轴度也高。

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达不到相应技术深度,用钻床钻出符合一定精度的枪管,是很难的。

“铁锁,现在人手还紧缺吗?”胡湘问道。

“紧缺,工序分的越详细,人手越不足,现在招纳了四五十名女工,但都需要培训,现在让她们除了做工,每天都抽出一个时辰学习。”李铁锁道。

“现在每七天,要让女工休息一天,”胡湘说道。

毕竟女人的体质比不了男人,不能让她们长时间的劳动,再说女人有些生理问题。

“是的,少爷,”李铁锁道。

在胡湘和李铁锁谈话时候,鲁平走了过来。

“少爷,我们找到一种和石碳一样物质,用粘土粘合,做成都坩埚,能耐高温,而且还能重复利用,练钢的时候,里面放上熟铁,碳,在放上玻璃,也能炼出坚硬的钢了,”鲁平说道。

“放上玻璃是干嘛用的,”胡湘问道。

“少爷不是说,钢融化后和空气接触,里面的碳和氧气反应,会降低钢的硬度,里面添加玻璃,这样玻璃融化后漂浮在钢水上面,可以隔离氧气了,”鲁平说道。

“哦!哈哈!你们倒是会想办法,这炼钢法,你们要多实验,多做记录,看看不同方式炼出钢铁带性能,”胡湘说道。

以前的坩埚钢,都是耐火粘土把铁,碳,密闭起来放在火炉里面长时间的燃烧,每次都需要把包裹的坩埚打破,取出里面的钢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