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 第449章 山上军工厂发展

从机械厂出来,胡湘想,该去山上看看了,看山上m24步枪改进情况怎么样了。

从北方回来后,因为m24步枪经过几次激烈的使用,也导致出现了很多故障。

故障步枪拿回去后,已经让李铁锁研究怎么改进了。

m24步枪的质量及可靠性,必须要提高了,还得加快。

因为金国的后膛燧发枪,已经开始量产了,虽然威力不及m22步枪,但金国兵力多,国力非胡家现在能比的。

在燧发枪发展历史上,也有后膛燧发枪,在1776年(注意这个时间,蒸汽革命前几十年,当时欧洲也没有近代机械设备,全是手工),由英国少校帕特里克·弗格森发明,枪长在48?60英寸之间,口径为16毫米,拥有膛线。该枪为英军第一种有记录小批量装备的后装步枪,其射速超过了当时普遍的前装燧发枪。

不过弗格森后膛燧发枪,因为不是全金属子弹,因此没法做到火药的严密闭锁,导致火药量不能填充太多,而且操作也繁琐,导致没有流行。

而且金国也研制出来了,大口径的火炮,用青铜铸造的,也采用了全金属子弹。不过不是独头弹,里面有数十颗铅弹球。

射击速度堪比历史上的佛郎机火炮,但比佛郎机先进多了。

为什么比佛郎机火炮先进,因为佛郎机虽然也是子母炮(子炮为子弹,母炮为炮管,),但佛郎机的子弹壳要承担火药爆炸的压力,因此子弹壳制作的必须很厚,也导致子弹很重。

而金国这个炮弹,和后世的大炮炮弹一样,是塞到炮管里面,靠炮管承担火药的爆炸威力,因此炮弹重量很轻。

胡湘点起了科技树!

敌人也不是傻子,也会根据全金属子弹,想出跳跃式火器,毕竟,小口径全金属子弹是枪子弹,大口径全金属子弹就是炮弹了。

后世也是把口径小于20毫米,称为枪,口径小于20毫米大于,定义为炮。

(很多读者有疑问,火药爆炸,子弹壳还不是要承压爆炸压力,后世的子弹要不是在枪管里面,激发时候,弹壳立马就爆炸了,只有在枪管里面,子弹壳才没有破损,就好比瓷砖,要是悬空,人一踩,就坏了,但瓷砖下面有沙子后,就踩不坏了。)

胡湘来到山上后。

先在酒馆,和胡亮,李铁锁,鲁平,胡贵明等人聚会喝酒。

如今山上的伙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伙食也统一了,酒也是敞开供应,很多工匠竟然养成了每天喝二两的习惯。

“三少爷,底火的发火率,达到了九成五以上了,”胡贵明道,“那个无烟火药,放在石墨粉里面,来回滚后,火药的性能得到了提升,”

“是的,三少爷,用那个石墨处理的火药,m24步枪射程提高了些,后坐力降低了些,”李铁锁道。

“你们想过是什么原理没有?”胡湘抛出了一个问题。

“我实验过,石墨处理过的火药,燃烧起来,没有那么快了,这样弹头就能在枪管里面得到了持续的加速,”胡贵明道。

“嗯,贵明说的对,”胡湘也是事后想明白。

因为无烟火药是用酒精处理的,当酒精蒸发后,在无烟火药表面留有很多空隙,这样导致火药燃烧的特别快,经过石墨处理后,填充后,燃烧就成了由外到内,减缓了燃烧。

胡湘又说道:“贵明,那个炸药你们也要不断的改进,一定要安全可靠,要适合迫击炮用,”

胡湘重点是发展迫击炮,因为它灵活,轻便,可以快速的跟随步兵行动,射程要是能达五六百米外,就可以了。

要求低也是现在钢管制作的质量不行,不能承受大的膛压,当然也可以加大壁厚,就能承受大膛压了,但那样重量就大了,不方便步兵携带了。

“少爷,那个m24步枪,枪机部分我们改进了下,拉弹构,抛壳铁片可靠性比以前好多了,”李铁锁道。

胡湘想,这拉弹构,抛壳机构,必须得改进,可靠性一定要高,不然要是自动武器,比如冲锋枪,机枪,那个射击速度下,估计几十发就坏了。

胡湘等人吃完饭,来到机械坊。

现在机械坊的工匠已经不制作机械设备及各种车床了,全部人员,转入了m23,m24,转轮手枪,杠杆步枪制作了。

步枪子弹分两个型号,口径8毫米和14毫米,8毫米填充是无烟火药,14毫米大部分是黑火药,只要少部分是无烟火药,因为有部分m22步枪,枪管是加厚的,用于城防,固定射击,击杀远距离大目标。

手枪子弹分也两个型号,口径都是9毫米,子弹长短不一样。

鲁平的钢铁冶炼坊,负责各种钢材,青铜,黄铜的冶炼,及特种钢的冶炼研制,和枪钻头的研制。

胡湘等人在别的制作组转了会,来到那个m24步枪制作坊。

胡湘看到了,以前曾经求过胡湘,不要把他辞退的那个小学徒,胡湘问管事的,那小孩怎么样。

“这孩子,干活可刻苦了,别看年龄小,造枪技术那是顶呱呱的,从不偷懒,被送到了山上,”管事回答道。

胡湘想,这些穷人家的孩子,肯定是想努力的劳动,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家庭生活。

“把他叫过来,”胡湘命令道。

管事走到,正在低头干活的那个孩子面前,低声道:“阿卡,三少爷叫你过去,记住懂规矩点,礼仪要记住,”

那孩子走到胡湘面前,低头拱手道:“拜见三少爷,”

“呵呵,现在你的工钱,能养活你的母亲和妹妹了吗?”

“回三少爷,现在我们一家靠我的工钱,不但吃的好,我妹妹也靠我的工钱,上了学堂,我以后一定要努力做工,报效胡家的大恩大德,”

胡湘知道,只要能进到山上机械坊,工钱养家,根本不是事了。

“哈哈,好好工作,攒够了钱,让你母亲找个媒人给你说个媳妇,”

那孩子听到后,害羞的笑了笑。

这个时代人普遍结婚早,他这个年龄也到了婚配年龄了。

从机械坊出来,胡湘来到化合坊,不过没有去各个工坊。

因为太危险,很多化合物都是有毒,有害,气味也难闻。

而是召集研发所人员,还有很多技术骨干,加起来有五十人,召开了座谈会。

也不能干开座谈会,胡湘让人泡上,从南宋买来的好茶,还有红糖水,点心是肉皮冻,咸黄豆。

胡湘看到大家都有些拘束,于是笑说道:“都不要拘束,放松些,但不要放屁,要真憋不住,可以到外面放完屁,在回来,”

引导众工匠一片哄笑。

拘束的气氛,得到了缓解,有的工匠开始喝茶,吃零食起来。

座谈会结束后,已经到晚上了,晚上,胡湘就在道观休息了。

以前胡湘的院子,已经让给有过重大发明的技术人员居住了。

胡亮也在。

“现在山上共有一千七百人,护卫人员二百多人,”胡亮说道,“山下还有一千多的民团,护卫在周边,这些民团都配备了m22步枪,大少爷带领的一百多护卫,驻扎在谷口花岗石堡,”

在谷口一带,用水泥做粘合剂,用砖修建一个占地五亩的大的堡垒,墙高八米,砖外墙还用水泥涂了一层。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大石头,因此取名花岗石堡。

这个坚固的堡垒,是这一带的防卫中心。

胡湘大哥经常在花岗石堡,因为这里上山也方便,去武安城,也能骑马快速到达,胡湘大哥不仅仅负责山上,武安还有很多事要处理,而且这一村的民团也要管理。

因此把指挥点设置在这了,附近五里外,还有一个大的村庄,叫冶陶村,有五百人口,是这一带农村的集市中心。

胡湘告诉胡亮,现在金国有了后膛燧发枪,山上,山下的防护,不能掉以轻心,防止金国派小股敌人,来偷袭。

“放心,三少爷,山上的工匠,也都定期开展射击训练,”

胡湘和胡亮谈聊到夜凌晨,直到昏昏欲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