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 第628章 进军山东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第628章 进军山东

作者:我爱左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46:40

胡湘带领大军出发了,目标青州府。

行军速度非常快,日行百里,各州县的荣昌钱庄掌柜,组织伙计,在官道上为大军提供热水,士兵们都是自带干粮。

在胡湘向青州进军时候,卢明带着两万五千军队则向兖州方向进军。

四天后,胡湘到达青州城西五十里处,一个叫黑山的地方。

青州府,李全官邸。

杨四娘子现在心如乱麻。

济南的华岳,刘庆福宣布要跟随济王赵竑,带走了五千守军。

胡湘又带领大军兵临青州城。

四娘子已经派人通知李全了,不过李全回来也得半个月后。

杨四娘子派人把元好问叫来。

“元先生,说好每个钱庄可以派五十名士兵守护,三十个钱庄也就千多兵力,现在是什么意思?”

元好问看着愤怒的杨四娘子,心想,你难道不知道怎么回事。

“李夫人,我得到消息,辽东高丽军撤回了,齐鲁公的大军要是不敌,一旦损兵折将,宋**队怕要乘虚而入,现在卢明将军已经带领大军去兖州了,胡公子要带领大军去胶州湾,”

“元先生,我青州还有三万将士,胶州湾有一万将士,谁也不能踏入我山东的土地,不然就要从我将士的尸体上踏过,”杨秒真道。

其实青州也就两万军队,胶州湾李福有五千士兵。

“四娘子不要动怒,为了山东的安危,燕赵公准备提供一万杆双管撅杆枪给你们,”元好问道。

杨四娘子听到元好问话,顿感惊讶,要知道,青州的将士大部分都是燧发枪,目前这样的火器,已经落后太多了,士兵再多也是送人头。

“此话当真,”

杨四娘子难以相信,胡家会提供给先进的火枪给他们。

“火枪已经在运的路途上,十天后到达。”元好问说道。

“好,那这十天内,胡家的军队原地驻扎,不得踏入胶东半步,不然我们…”杨四娘子道。

现在李全的地盘也就胶东比较稳定了,也是李全的核心大后方。

“好,我这就去告诉胡公子,”

青州西四十里处,黑山。

黑山并不是高山,而是一处高的坡地,最高处有二十米高。

胡湘带领一万大军,把营地驻扎在这了,北面不远处就是济南到青州的官道。

淄州知府陈文辉,在淄州荣昌钱庄刘掌柜,还有孙庆的陪同下,深夜来到了小黑山。

陈文辉年龄四十五左右,老家济南府长青县,早年曾经是私塾先生,孙庆曾经是他的学生。

严实也是长青县人氏,年龄比陈文辉大,严实现在五十岁了。

经过严实,孙庆长时间的拉拢,陈文辉决定投靠胡家。

本来按严实的承诺给陈文辉两千两黄金,但当孙庆把黄金带过去时候,陈文辉说不用了,提出想和胡湘见见,说仰慕已久。

胡湘吩咐阿贵准备了一桌深夜晚宴。

“欢迎陈大人加入我们胡家,”胡湘举起酒杯道。

“为胡家效劳是在下的荣幸,”陈文辉也举杯道。

……

“陈兄,我们为胡家效劳,这是顺应天下大势,齐鲁李公虽然也是一代枭雄,但终究难成大器,”元好问也敬酒陈文辉道。

“元兄弟说的是,齐鲁公就是李公的官位顶点了,李公和四娘子待我不薄,但我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背叛李公,是时代不同了,”陈文辉道。

“时代怎么不同了,”元好问道。

胡湘也看向陈文辉,也想听听时代怎么不同了。

“现在是火器时代了,连发火枪之下,无论多么彪悍的将士都将是不堪一击,如今能造火器,火枪的,以威力,首推胡公子家,宋国次之,金女真勉强算一家,李公的兵器坊到现在还只能造燧发枪,因为做工不行,现在也不造了,那家势力如果不能独立造火枪,火器,想称王称霸,那是不可能的,也无法自保,”

“陈兄说的对, 时代是不同了,铁路,火车,火轮船,三年前世人可曾听闻,如今妇孺皆知,这些都出自我们的工匠,”元好问道。

“我们胡家占领山东是为了给山东百姓带来幸福的,陈知府,想象一下,以后山东各州府都用铁路连接,各海边港口都停满火轮船…”

铁路对这个时代最大的好处,可以极大的降低货物,人员流通成本。一府之内的地域运送货物靠人力,牲畜还看不出来,一旦跨州府,就需要官府征集大量劳役,去运送,那成本就高多了,老百姓的负担也大。这个时代征集民夫可没有工钱的,不抽你两鞭子就烧高香了,还要工钱,自古闻所未闻的事。

当整个社会物流成本降低时候,那这个社会将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现在峰峰煤矿每天外运三千吨煤炭,要是靠牲畜拉,需要三千匹马,数千名马夫,再加上粮草供应,就维持个运送就需要两万人伺候,才能运转,可是用火车,只需要几百人就可以了。

有了铁路,大名府的百姓才能用到低廉的煤炭用于做饭取暖。

大名府能聚集几十万的人口,粮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有大量的燃料。

要是没有煤炭,把大名府周边草根拔光都不够烧火做饭的,还想绿树成荫。

“胡公子,如今没有了塞外鞑子的祸端,金国也被逐出中原了,黎民百姓都希望能安居乐业,”陈文辉道,“要是在有个三五年,淄州百姓家家定能鸡鸭成群,羊满圈,粮满仓,”

“嗯,陈知府,其实每个朝代开创前几代,只要皇帝不是暴政,百姓的生活都未必差,但为什么最后王朝后期,农民生活不下去,经常暴动,你说这是为何,”

“每个王朝的更替,新的朝代都能把大量的土地分给无地百姓,百姓人人都有土地耕种,自然生活富裕,以后富者兼并土地,才导致贫者越贫,富者越富,要是严禁土地兼并,王朝就能稳固。”陈文辉道。

其实关于土地兼并,古代的官僚阶级,都有过激烈讨论,也出台了很多条法,但土地还是兼并不断。

胡湘也向元好问请教过,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的变法内容。

元好问在大名府开办的翰林院,经常向学员讲历朝历代的变法。

“禁止兼并土地也对,但最主要的是,一代代下去,户人口的增加超过了粮食的增加,每个王朝更替都伴随着大量的百姓死亡,人均土地多了,生产的粮食远大于人口消耗量,才有每个王朝初年盛世,是皇帝英明吗?不是,只要皇帝不无端的暴政,都能开创盛世,宋神宗时期王安石的变法确实能让国富民强,但为什么一直没有延续下去,”胡湘道。

“没有强力执行,宋神宗一死,变法就被废除了,”陈文辉道。

“就是宋神宗不死,王安石的变法也最终不能让宋国强大,”胡湘道,“变法只是缓解王朝的危机,真正的强大是发明创造,等山东稳定了,陈知府到武安看看,”

元好问,李岩培训的很多官员都到武安参观过,武安那巨大的钢铁产量,神奇的科技让他们都深信胡家的强大,也坚定了他们奋斗的目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