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 第436章 澄州太守曹参,平叛有功,当重赏也

王老爷本来正忙着,乐呵呵与旁边一同样身着朱红色朝服的官员套近乎。

只唯独不知,这个约摸三十**岁,微胖圆脸据说同样身任某部衙右侍郎一职的家伙,是不是性格孤僻天生不爱笑。

任凭他抱定着朝堂上定要与诸位同僚处好关系打成一片的态度,没话找话套近乎都口干舌燥了,甚至一片诚挚好意,偷偷从怀里摸出两个精美糕点,让他如果肚子饿的话就先垫补一下。

结果这家伙,从始至终一言不发,压根不搭理他。

昂着脑袋铁青着脸,不但不领情,甚至还满是浓烈仇意愤恨。

实在无趣得很。

突然听得景隆帝点名发话,却是神情一滞,瞬间乐呵不起来了。

不是……这皇帝脑子是多少有点不大正常吧?

尽管这澄州府因春汛洪灾引发民变一案,的确是本老爷吭哧吭哧一顿如虎似狼的操作,才短短两三天便闹得天下皆知民间舆情失控。

可天地良心,这其中本老爷除了的确有那么一丢丢不值一提的私心,可最根本的原因,只是单纯地觉得所有百姓,皆是大康朝的子民,国家发生了如此大事,百姓们应该有知情权而已。

《临州日报》创办的初衷,不也是这样么?

而这大朝会,虽然名义上乃是君臣一体共商国政的地方,大家皆可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可在场这么多二品三品大员,宰辅大人都矗着两根,哪个不是官场浮沉几十年且身怀经世济国之才经验老道的股肱重臣?

为何就非得死咬着我一个小小四品官员不放?

那澄州府生了民变,与我这个太子伴读兼吏部右侍郎有何关系?

更何况,在场谁不知道,这个案子看着简单,实则牵扯甚广,那澄州太守曹参乃是老曹同志的亲儿子。

这官场,讲究的就是个察言观色、圆滑处事与机巧钻营。

我这么一个初涉官场的毛头小子愣头青,万一不小心说错了话,得罪了当朝宰辅甚至太后老祖宗,那以后还怎么混,还能有立足之地?

而顷刻间,满殿文武大臣们,脸色也是齐刷刷变了。

纷纷朝这边望过来,有幸灾乐祸的,也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特别那些出身曹氏士族门下或受了曹家恩惠庇护的官员,一个个更是满面戒备与仇恨之色。

这让大殿之内,气氛陡然变得无比古怪甚至压抑。

唯独右相曹牧,站在队列最前面,挺直着腰板双手垂在胸前,半眯着眼睛依然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只是太阳穴突突跳动两下。

只见靠后面角落,那个臭名昭着实在不受人待见的奸佞小儿,虽畏畏缩缩的,可被皇帝点了名,也只得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走到大殿中央,左瞧瞧右瞧瞧,还明显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

那模样,完全如一个成天课堂上呼呼睡大觉的愚钝学生,突然被先生叫起来回答问题。

涨红着脸,支支吾吾了半晌,这才终于憋出一句,“禀……禀陛下,其实澄州一案,个中细情臣也了解甚少……”

一咬牙一挺胸,倒是瞬间一本正经了些,“但是,澄州此次发生民变,既然是因春汛洪灾,河坝决堤冲毁无数良田民宅,数万百姓无家可归无粮可食所致……”

“虽说叛乱已经平定,可想必当地灾情依然万分紧急。”

“无家可归者数万,那真正受灾遭到重大损失者,定是两倍三倍,甚至上十万之众。”

“因此,臣以为,朝廷当务之急,自然是全力赈灾!”

“户部当迅速制定一套完整的赈灾方略,不仅钱粮当迅速拨付……”

“包括安置灾民所需临时房舍的修建,无家可归百姓的搜寻与救治,包括灾后百姓房屋的重建,甚至种粮的发放……”

“还有,陛下与诸位同僚也皆知,大灾之后定有大疫。而如今春末夏初的时节,又最易横生瘟疫。”

“因此,朝廷也当出钱,大力抽调征兆医官与大夫,征集草药连夜驰援澄州,为百姓诊治疾病,控防瘟疫。”

“这些皆需面面俱到考虑周全。”

“不仅如此,河堤缺口处的堵防,河道的疏通,亦是重中之重,毕竟夏日汛期将近。”

声音顿时都高朗不少,“只有如此,才能迅速平息灾情,安抚民心。”

“也只有如此,才能彰朝廷之公允清明,显陛下爱民如子之仁德!”

此言一出,倒让满朝文武官员们,顿时面面相觑错愕不已,一阵窃窃私语议论。

倒不是因为此番奏对,有多惊世骇俗或者惊艳绝伦,相反,听着面面俱到,皆是老成谋国之言,可实则平平无奇。

当今天子最重民心,这是人尽皆知的事,而澄州既然起了洪灾,那朝廷第一要务,无疑自然是赈灾。

只要国库不缺钱缺粮,这绝对已经是最标准答案了。

别说是能在大朝会上有个位置站着的老狐狸们,那怕换头猪来,这赈灾的细则,也能说个**不离十。

当然,如前年雪灾寒灾时,那薛齐竟上下嘴皮子一碰,公然提出紧闭城门将灾民赶出城外的谏言,最终惹得皇帝龙颜大怒,自己小命也丢了……

那就纯属是自己找死,脑子连猪都不如了!

可是,很明显,皇帝点名发问,要商讨的事,可不仅仅是赈灾方略啊!

而同样这时,接下来的情形,却那般始料不及,让在场所有人一下子愣住了。

眼见皇帝依然脸色平静不怒不喜,对这赈灾谏言也不置可否,更没有丝毫就此放过他的想法,那奸佞小儿似乎也有些尴尬了。

老脸微微一红,可紧跟着,却是眼珠子咕噜一转,嘴角笑得贼贱。

可随即腰板一挺,似乎一下子硬气不少,甚至俨然几分刚直之臣为国为民不畏死的气概风范,声音都陡然提高不少。

一声大呼,“陛下,臣还有言要谏,那便是关于澄州太守曹参……”

“臣以为,澄州太守曹参,此次平叛有功,朝廷当重赏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