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 第490章 臣斗胆,要为澄州数十万百姓,讨一个公道!

在场众人顿时猛地一惊。

齐刷刷望过来,却见王修王老爷,已一反刚才那副老实巴交缩头缩脑的模样。

也不知是因为总算意识到,眼下自己所面临的九死一生局面,或是因为其他……

脸色突然变得说不出的凝重,似乎连呼吸都变得沉重了许多。

偏偏,嘴角隐约带着些自嘲的笑。

观礼的众人皆是一脸疑惑不解。

唯独景隆帝,端坐龙椅上,似乎猛地意识到什么,脸色瞬间比刚才还要难看太多。

双目如刀死死锁定在他身上,眉头阴郁紧锁,眼皮突突跳得厉害,甚至隐约几分震怒。

而良久,只见这位大康朝最年轻的国公爷,似乎终于做了一个事关生死的艰难抉择,狠狠一咬牙,竟不紧不慢,一步一步朝着承德殿外那四方高台而去。

只是步子,总显得有些沉重。

“大胆!”刹那间,那宽阔的汉白玉台阶两侧,一小队威风凛凛的禁军侍卫冲了过来。

手中长矛在炽烈的太阳下闪着刺眼的光,“叮”的一声左右交叉,便已横在跟前,死死挡住他的去路。

如临大敌,满面肃杀之气,似乎只要他胆敢再上前一步,便要当场拿下。

毕竟太后与皇帝皇后的安危,出不得半点纰漏。

可没想到,紧跟着,却听得那高台之上,景隆帝一声威严而又阴沉的声音,“放他上来!”

几名禁军侍卫只得收起长矛,退了回去。

恢弘庄重的承德殿外,这一场盛大喜庆而又肃穆的皇家大殿,气氛急转直下,似乎更一下子变得压抑了太多,让人都快喘不过气来。

再没人说话,四周安静得只能听见众人砰砰的心跳声。

仅仅两三百级台阶,竟如遍布着荆棘与坎坷,让这个狂妄小儿,走得有些艰难。

足足两炷香的功夫,一步一步,才终于行到那四方高台之上。

可出乎意料,没有赶紧为自己今日冲撞大闹皇家盛典的罪责而开脱辩解,也没有做出丝毫忤逆过激的举动。

神情倒是突然变得平静坦然了太多。

径直走到曹太后跟前,为显尊崇,还不忘郑重其事理了理官袍,正了正头顶乌纱帽。

紧跟着,双手合围,九十度弯腰郑重一拜。

大呼,“臣,吏部右侍郎兼太子伴读王修,恭祝太后福寿昌吉,万年长青!”

然而,对于如此郑重的君臣之礼,曹太后似乎并没显得多受用。

苍老满是皱纹的脸上依然阴云密布,只是一声冷哼,索性将头扭向一边。

没想到,王大人对此倒也不觉尴尬。

站直了身子,笑笑,“太后也不必如此动怒,当注意圣体安康才是!”

“且臣也知道,太后对臣甚为不喜,甚至说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也毫不为过!”

“不过没关系,大康以仁孝立国,太后为一国之母,德行孔昭,更乃拙荆景阳郡王之祖母……”

“臣自当对太后,心存敬重,尊崇有加!”

只是随即,嘴角又勾起几分戏谑,“况且,今日之局面,寿典上如此变故,不也正是太后所希望看到且一手促成的吗?”

“臣虽也早有耳闻,卫国公曹公之子曹参,向来行事张狂,目中无人常有嚣张跋扈之举。”

“可臣也知道,这曹三公子,可也绝非是那种头脑简单,仗着自己深得太后之恩宠喜爱,又身为卫国公府嫡子,便忘了自己姓甚名谁,不知天高地厚之辈。”

“更何况,其自幼出身重臣之家,因为乃太后最喜爱的侄孙儿,时常出入宫闱高墙……”

“如今时值壮年,入朝为官已近十年,官拜正五品一州太守,都已四五年之久……”

“又岂会不知朝廷法度之森严?”

“若无太后私下授意,这曹三公子即便再狂妄无法无天,又岂敢在太后寿辰,如此普天同庆的皇家大典之上如此妄为?”

“随意走动,隔着老远跑来臣的面前……”

“不仅对臣这个正四品上官,毫无敬重之意,更是肆意挑衅,满口挖苦嘲讽之言,甚至咄咄逼人极尽威胁之言!”

“穷尽一切办法,只为激怒于臣!”

“你……”刹那间,却见太后脸色骤然一变。

恼羞震怒之余,神色一阵慌张,一声呵斥,“巧舌如簧,一派胡言!”

王大人倒只是满面轻松一耸肩,依然只是笑笑,“不过没关系,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太后需要一个名正言顺,让满朝文武与天下百姓都挑不出丝毫毛病的理由,来让臣下狱流放从此万劫不复再无翻身之地,甚至治臣于死罪。”

“无疑,冲撞皇家大典,对皇室大不敬,这个罪名足够充分!”

“而凑巧的是,臣也刚好需要这个机会,借着今日场面,当着如此多皇室宗亲与朝廷贵胄,以及文武百官的面,让有些事,做个决断!”

瞬间,曹太后面色猛地一紧。

双目如炬,声音冷凝刺骨,“你想要干什么?”

然而,众人紧张目光注视下,却见王大人只是正了正色。

神情依然平静坦然,双手合围再次郑重一拜,才一字一顿大声道,“那便是澄州民变一案!”

“在场诸位皆知,澄州一地,一场春汛洪灾,以致近十万百姓,房屋良田牛羊被冲毁,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而澄州太守曹参,赈灾不力,甚至懒政乱政,更利令智昏严令百姓进城逃难……”

“再加上当地乡绅地主,罔顾大康律令,借机肆意侵占百姓良田。”

“最终,终致使官逼民反,几千灾民借着城防司换防之际,冲进城内,纵火抢掠,冲撞州府衙门。”

“打死踩死官兵数十人,衙门官署被打砸,差点付之一炬。”

脸上泛起一丝苦笑,“尽管民变,已迅速得到镇压平定,乱民也悉数或被当场格杀,或被缉拿归案打入了死牢……”

“而陛下仁德,为天下生民计,也迅速颁布政令,朝廷赈灾的钱粮也已经运往了澄州府,灾情总算得到控制!”

“可此事,已经过去近一个月了……”

“导致这场天灾**的罪魁祸首,澄州太守曹参当如何处置,朝廷依然搁置不谈!”

“至于原因,在场诸位也清楚,只是无人敢说而已。而陛下又重孝道,不愿令太后伤心为难。”

话音未落,言辞灼灼却又一声大呼,“而今日,臣斗胆,要为澄州数十万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讨一个公道!”

“叩请太后,即刻亲下懿旨,下令大理寺将澄州太守曹参,缉拿归案,严查其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