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朕心爱的傻姑娘 > 第144章 蠢材

朕心爱的傻姑娘 第144章 蠢材

作者:海里鱼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2-22 21:03:26

朱总管接过书,便准备亲自去苏世子的院子走一趟。

走到拱门处,回头看了苏国公一眼。

昔日的探花郎,如今早已两鬓斑白。虽然还算是精神矍铄,但终究还是没有敌过岁月。不说别的,便是时光倒回到十年前,苏国公也不会被苏太后一个妇人轻易左右.......

由于常年忙碌,加上一直跟在苏国公身边,便一直没有留意。如今再看,自己其实也老了许多。

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便转身办差去了。

整个院子里便只剩下苏国公一人,明明子孙满堂,权势滔天,但更多的时候还是独身一人。不是苏世子等人不想尽孝,实在是这么多年都习惯了,习惯了但凡见面,即便是请安,也最终绕不开朝堂之事。

苏国公自己呢,也绝没有心思想什么天伦之乐,儿女情长。这偌大的国公府,与其是说是这百十人口的家,不如说是另一个衙门。

看着在阳光的照射下,银镜在刚刚的绢帕上形成一个光点,不一会儿的功夫,一缕白烟便从那方好生生躺在案桌上并未被人触碰的帕子上升起。

苏国公并未吃惊,静静地看着那方帕子烧成灰烬。

这世上哪有什么神佛,只要有心,小小的一面镜子便可为佛。

可大魏的百姓不会这么想,世家宗亲不会这么想。

任凭皇帝再如何勤勉,大魏如今与先帝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只要和鬼神挂钩,百姓和群臣便会惶恐,日后若是再遇上荒年战乱,这笔账就只会落到皇帝头上。

既然自称天子,便要承担上天之怒........

史官是不会为了皇帝而笔下留情。

此处阳光刺眼,远处却还飘散着巨大乌云,这天说变也就变了.......

.........

福寿宫,苏太后刚刚打发走本家的兄嫂,等殿内只剩下胡姑姑时才终于忍不住将茶盏扫落在地。

“这群烂泥扶不上墙的蠢材,眼睛便只盯着西南那点土地,半分不考虑哀家如今的处境。”苏太后回想起刚刚胞兄的话便不由得怒从心起。

胡姑姑心里叹气,往日里对苏太后的那些兄弟也很是瞧不上,但因为到底是太后娘娘的至亲,她再得用也是个下人,怎么都轮不到她说嘴。

但今日那些人也实在是不顾体面了些,没等请完安便着急忙慌地一通抱怨,虽然句句都是陛下不念旧日里苏家辅佐的情谊,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要苏太后想法子保住他们几个在西南的田地。

任凭苏太后千算万算,也没料到有这般眼皮子浅的至亲.......

要知道即便是昔年扶持皇帝登基,这些人可是一点力都没出,全是苏国公同她两个人费心谋划罢了。

胡姑姑心里也是纳闷,明明都是姓苏,当年苏国公父亲那一支也不过是偏执,如今却是正好颠倒过来。

苏国公一门无论是哥儿还是姐儿,各个都有出息,便是最不像苏家人的宸妃娘娘,也能陪王伴驾。

要说全是苏国公太厉害,那也不见得,太后的本家也不至于各个都不顶用。

说得好听些也都领了个富贵闲职,但也不过是看起来体面,世家里谁看不出底细。

若非苏国公一家和苏太后撑着,这些年都不过是酒囊饭袋,如今倒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将主意打到太后娘娘这儿。

“太后也勿动怒,如今还都要靠您撑着。”胡姑姑重新递上一杯茶安抚道。

苏太后浸淫后宫多年,便是和皇帝对上,也甚少这么失态过,可面对自家人,到底是没忍住。

她这一生无子无女,刚到先帝身边的时候也不过是个太子良娣,也并非一番风顺,甚至可以说是艰难。

到如今贵为太后,可以说是她“拼杀”一生才得来的结果。

后宫几十年,苏太后早就练就了一副铁石心肠,可对自己的父母兄弟,自问是从来没有亏欠过。

苏太后平复了心情,从胡姑姑手中接过茶盏。

\\\"素日里他们是如何行事你是瞧见的,好在哀家也不指望他们,可如今皇帝渐渐势大,堂叔的态度也难以揣摩,你看这一个个的仅仅盯着这点蝇头小利,连欲来的风雨也没意识到。\\\"苏太后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无奈。

胡姑姑跟着苏太后大半辈子,陪着苏太后从豆蔻少女到东宫良娣,再到贵妃,直到章怀太子的生母过世这才当上了皇后。

照理再有个孩子,这一生便算是圆满了,这偏偏老天爷和她开了个玩笑,早些年先皇后薨逝后她其实怀上过一回,可惜早早便夭折在腹中。

之后任凭她再如何调理,也是枉然.......

要是她有个孩子,若是她有个皇子,何苦要扶持旁人。

“这些年舅老爷他们是太安逸了.......。”胡姑姑有些心疼一人独撑的苏太后。

苏太后闻言哼了一声道:“他们是心大,往日里哀家也懒得理会他们,随他们安享富贵。说起来,如今家中无一人得用,也不全怪他们。哀家那位堂叔怎么可能愿意为他人做嫁衣,自与哀家心照不宣地合力谋划开始,只要堂叔还在,哀家的那群兄弟子侄,便只能做个无所事事的富贵闲人。”

胡姑姑微微颔首,这些年苏国公的手段她是亲见的。

想当初苏太后本家尽管得势,但也仅仅相对于苏国公父亲那一支而言,在世家里就如同皇帝未登基前的秦家一般,很是不够看。

要不然也不会将嫡女许给尚未登基的先帝做侧室,不然若是还要做妾,也得等先帝登基后再说才对。

即便是太子,只要一日未登基,便是个需要赌上一把的未知数。

就说越国夫人宇文湘,本该要成为大魏皇后,如今却只能年轻守寡,反观出身远远不如的秦皇后,就是因为押对了宝,跟着皇帝水涨船高,从一个普通世家嫡女,一跃成为当朝最尊贵的女人。

胡姑姑难免感叹一声世事无常......

可苏国公这个人,无论是胡姑姑还是苏太后本人,都无法违心地他只是运气使然。

第一年科举便被当时的明宗皇帝亲定为探花郎,这世上哪有这种运气?

苏太后记忆中年轻时的苏国公,在苏家一种叔叔中简直像个隐形人,就她一个一个女儿而言,若不是这人在科举考场上一鸣惊人,她都不记得还有这么位堂叔,只偶尔在旁人口中听到过一两句闲言碎语,还都不是好话。

言说这人不识抬举,便是个旁支的子弟,家族里也有荫封,在那个世家极盛的时期,就算还声名不显的苏家,得到的荫封也不是一个普通进士可比。

可苏国公偏偏不走寻常路,跟着一众寒门子弟,顶着家族的压力,进了明宗三十年的科考场。

命运的齿轮也就在那时改变了方向,之后不久,苏国公的原配夫人便死在了产房里,刚生下苏国公的第五子。

守了一年妻孝,便娶了大贵族周氏的女儿。但世事无常,就在众人以为这位探花郎要大展宏图的时候,皇帝又亲自下令,将自己曾经亲口赞过的探花郎派到了偏远之地外放。

苏太后记得当时掌握家族大权的祖父和叔叔们并未阻拦,与其说是不敢违抗圣命,不如说是乐见其成。

家族中有人锋芒太露,还是旁支的人,便显得他们太过无能。

他们宁愿要个只能安安分分扶持嫡脉的荫官,也不要什么终将凌驾于他们之上的能臣。

能臣是皇帝的,是大魏的,但不是苏家的,既然如此,要来何用?

除了苏家的小心思,苏太后不免想起那年在世家掀起了风雨,那篇让他堂叔盛极一时,又坠入地狱的文章,纵观苏国公一生,大概是唯一的“败笔”。

可饶是如此,这人还是凭着一己之力重回帝都,还让她不得不依仗。

只是时移世易,如今她这个皇太后的母家倒成了旁支.......

看着自家那群越来越不堪大用的兄弟子侄,苏太后有时候不经会回想,若是她的祖父和父亲还在世,可以改变这种局面吗?

答案很显然,在这个大魏第一权臣面前,自家便是在最鼎盛的时候,将所有人捆成一捆,也难以挡住这位堂叔的青云路。

所以如今苏国公将自家那群晚辈养成废物,到底是辖制她,害怕局面改变,还是报复当年自家的打压?

此事的答案,估计只有苏国公自己知道了.......

思及此,苏太后眸中闪过一抹厉色,便是堂叔做何谋划,要对付皇帝,要维持着苏氏一门的尊贵体面,总归绕不过她这个名正言顺的皇太后,皇帝都不得不“孝顺”的嫡母。

也正是这份底气,她才决心敲打这位老谋深算的堂叔。

既然当初上了这艘船,便容不得他再留什么后路,国公府生死都只能和她绑在一起。

苏太后愈发冷静,思索着自苏婉自戕后的种种,皇帝倒是会拿捏人心。

本以为皇帝会直接找国公府发难,严查圈地以及留县主簿被灭门一事,圈地一事还未酿成大祸,她特意选在此时揭开,也不是真想和国公府翻脸。

想着给皇帝递一把刀,借着皇帝的手来敲打苏国公,谁知道皇帝压根没想要这口头的便宜。

皇帝啊.......想要的是实际的好处,竟然意在苏家在西南的两万亩田地。

这下子连她本家也牵扯进去........

方才气血上涌,如今再细想想,西南的田地,自家的份例可不比国公府少。

国公府不介意那点利益,更在乎皇帝对世家的态度,自己第一世家的地位,但对那群坐吃山空的蠢材们可不就是伤筋动骨吗?

......

福寿宫外突然想起一阵动静,苏太后示意胡姑姑去瞧瞧。

等了片刻,胡姑姑便重新进殿,脸上多了丝喜意。

“太后娘娘,国公府送了节礼过来。”

苏太后闻言便坐直了身子,顺手接过礼单,略略一扫,比往年还要重上一分,心下才算松了口气。

活到苏太后这个份上,跟着先帝也过过纸醉金迷的日子,自然不在乎这点东西。

她真正想探查的是自己那位堂叔的意思,在知晓她的敲打之意后愿不愿意退让一步。

显然,苏国公退了一步,但同时,这比往年迟了好几日的节礼,也是在反过来提醒她。

扫到最后一行时,苏太后微微皱眉。

\\\"书?\\\"

“没错,听说是国公爷亲口吩咐下去,让世子夫人加上的。国公府的人说,国公爷言说让太后娘娘切勿再劳心费神,细读此书。”胡姑姑解释道。

“劳心费神?.......哀家这位堂叔可真是......。”苏太后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她为何会劳心费神?还不是因为国公府送进来个不顶用,只能看着逗乐的小阿朝?还不是她这位心知肚明的好堂叔有了退却之意?

这是在反过来拿这句话来明着敲打她呢.......

苏太后也不恼,当真拿起这本书好好研读起来,胡姑姑就瞧自家主子从刚开始的随意,慢慢变得专注,看到一半还不可置信地又看了看封面,像是这本才华横溢的苏国公推荐的杂书有多么引人入胜一样。

胡姑姑便打算退下去备膳,没成想刚放下帘子外面又哄闹起来。

胡姑姑皱皱眉,打算去看看,帘内的苏太后却是伸手抓住她的手腕,力道重地让胡姑姑有些吃痛。

“叫人进来.....。”

胡姑姑听着这略微颤抖的声音,心下一惊,看着苏太后没有放手的意思,只能在殿内高声传人进来询问。

来人是胡姑姑手下的副掌事,素日里十分稳妥,此刻却是面色难看。

进殿便扑通跪在地上,声音竟然和苏太后如出一辙地不稳。

“太后娘娘........北宫出事了。宗庙突降天火,先帝的牌位连带着大殿全都被烧了。”

胡姑姑闻言,脑子里嗡地一声,下意识便想跪下。

帘内一片寂静,抓住胡姑姑手腕的那只手也松了力道。

“太后娘娘.......。”胡姑姑试探唤了声,以为太后天火给惊着或是感伤于先帝的牌位被烧。

可帘内依旧寂静,能胡姑姑打算掀开来看看苏太后的情况,帘内的苏太后却突然发出一声笑。

胡姑姑:?

先是一声,后来苏太后笑得愈发开怀,徒留胡姑姑和副掌事面面相觑。

等笑够了,也没舍得将手中书卷放下.

“这还有点意思......”苏太后又翻了两页,语气中带了丝不易察觉地狂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