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朕心爱的傻姑娘 > 第547章 捐钱

朕心爱的傻姑娘 第547章 捐钱

作者:海里鱼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2-22 21:03:26

皇帝原就是武将出身,练剑打拳都是家常便饭。

只是现在已经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阿朝心里有点小佩服。

打算下榻给皇帝备些凉水,却听他道:“不必麻烦,朕去沐浴换件衣裳........。”

说完,意味不明又补了句:“你再睡一会儿。”

诚然,阿朝已经睡足了。

只是对于皇帝的最后一句,也没多想.......

他若不去沐浴,她都要催他去了。

皇帝又瞧了她一眼,眸色晦暗了两分。

这段日子,大大小小的事累加在一起......倒是将小皇子计划又搁置了。

兴许是天气燥热,又或许是刚刚练完剑,皇帝正值壮年,再加上小妃嫔穿的一身格外清凉......确实是有些意动。

说罢,暂时忍耐下来,收回视线,转身往浴室走去。

阿朝:“.......。”

阿朝瞧着皇帝离开,皱了皱小眉头。

皇帝那是个什么眼神.......怎么感觉有一丢丢危险呢?

阿朝有点纳闷地低头,稍稍一愣,然后猛地抬眸,赶紧拢了拢自己睡乱的纱衣。

她知道皇帝刚才的眼神是个什么意思了!

阿朝小心翼翼地起身,心里骂骂咧咧。

饶是刚刚睡足了,身体到底还有些疲乏,又是夏日,她得带着皇帝养养生,降降火。

这么一想,阿朝悄咪咪换了件衣裳,出门去寻碧桃了。

片刻后,刚洗漱回来的皇帝:“......。”

“贵妃呢?”皇帝瞧着空空如也的内室,对着门外淡声问了句。

“回陛下,贵妃娘娘在小厨房,说是要为陛下熬碗雪梨汤。”

皇帝:“.......。”

.......

十日一晃而过,因着凤仪宫那边定好了时辰出发,阿朝被叫醒地有点早,多少有些困倦。

皇帝瞧着小哈欠不断的小妃嫔,心里有些不落忍。

帮她揉了揉眉心道:“去安定寺祈完福后,着人收拾间屋子歇歇......。”

宸妃晋位贵妃的头回露脸势必是不能缺席的,起码要让那些宗室里的王妃夫人们第一眼就瞧见。

更何况,这是因着时疫肆虐为百姓祈福,若是小妃嫔晚到,说不得就有好事者,说是不诚心。

三人成虎,越是高位,便越要小心谨慎。

故此,哪怕再心疼,皇帝到底没说不用去之类的话。

阿朝泱泱地点了点小脑袋,起身和皇帝一同用了早膳。

漱完口后,精神才好些。

瞧着皇帝已经准备去上朝,阿朝想到一桩事,去内室拿出个匣子,从里面拿了两万两银票,递给皇帝。

“妾上回赚了两万五千两,这是两万两,还有五千两妾打算待会儿在安定寺再捐。”阿朝小小声解释道。

皇帝:“.......。”

皇帝微愣,但下一瞬便反应过来小妃嫔的意思。

这是不想要这笔靠着时疫赚来的横财,又不愿意出风头惹麻烦......

难怪之前一直说着要赚银子,可等银子到手......这几日却没有那般高兴。

诚然,宸妃娘娘并不在意这笔银子用谁的名义捐出去。

宸妃娘娘嘛,虽然心里没数,但也还没到视金钱为粪土的地步,尤其是自己当家后, 瞧着皇帝当时为国库的缺额而烦心时,就晓得钱财在一定程度上,能成为人的底气。

若是一点都不在意,之前就不会研究那么久。

就连阿朝自己,都没料到她这么个出名的小倒霉蛋,竟然财运还不错。

但是......比起银钱,还有更叫人印象深刻的东西。

从小到大,苏家三姑娘固然在国公府不怎么有存在感,但遇到家族里组织的大事情也会参与。

记得很小的时候,得追溯到元德帝登基之前,有那么几年,大魏并非是那么风调雨顺,时常闹灾,先帝又不愿放弃骄奢淫逸,往往都将本该由朝廷拨款的事情,分派给六部与民间募捐。

阿朝虽然记地不是很清楚,但模模糊糊还有印象,苏国公经常会带着国公府的小辈们去听募捐动员的“演说”。

当然,苏家小辈都将苏国公这种做法当作沽名钓誉。

所以都很配合,女眷们也会掉几滴眼泪......除了家中的小孙女。

苏家三姑娘那时并不知道母亲和哥哥姐姐们都在演戏,被这种氛围感染地金豆子掉个不停。

兴许“言说”太过感人加振奋人心,赵夫人和苏夕还没来得及去拦,身边的小胖纸就蹬蹬将自己的那些珍珠玛瑙等各种首饰,捐了个干净。

成了全场被洗脑最彻底的小姑娘。

这显然不是聪明人会做的事,别人瞧了会觉得是苏国公府的大人教的,利用小孩子来搏名声。

更何况,小孩子不明白,其余人可都知道国库里的钱财并非不够,而是先帝还预备着盖宫殿......那些灾民是先帝的子民,连先帝自己都不在乎,凭什么要求他们这些人为灾民倾家荡产?

先帝的伎俩也只够骗小姑娘的......

最后的结果显然是,小姑娘当场受到一些或真或假的夸奖,回到家中,苏世子就开始变脸,赵夫人虽不会说什么,但难免更加觉得小女儿是个傻的,从此无论是银钱还是首饰,苏家三姑娘便被严格管控。

“你有这份心就好,用不着全捐出去......现下国库还算充裕。”

这话皇帝也只会和宸妃娘娘说,若是搁别人,当然是捐地越多越好。

就连户部尚书都接到了旨意,户部真实的财政,只能有皇帝外加户部尚书顶多再加一个户部侍郎晓得。

显然,这三人往年都是最犯愁......可以说是穷怕了,最是懂得财不露富的道理。

户部尚书可是体察上意,虽然不知为何,但很明显,陛下是想营造一个财政依旧吃紧的假象。

也是防微杜渐,否则国库充裕了,无论是皇室宗亲还是地方官员,都难免动心想捞一笔。

所以,对外一致是哭穷。

阿朝并没有意识到皇帝这随口一句,即是许多人铆足了劲打听都打听不来的财政机密。

“这是朕的阿朝头一回赚银子,总要留下些给自己添置东西......朕还指望也能跟着沾点光,做两件新衣裳。”

皇帝伸手揽住阿朝的纤腰,眼眸含笑,低声宠溺道。

\"国库充足是好事,这些钱虽说不是什么不义之财,但却是因为时疫才有的商机.....\"

“妾很小的时候,若是地方上出现灾情,也会捐钱的......妾下回还能再赚的。”

刘全在一旁听着,心中啧啧两声,小绵羊升了位份,还真长进了不少,都会帮着为陛下解忧来表现自己,邀宠挣名声了。

显然,刘大总管没觉得这样不好。

嫔妃本来就该这样......讨陛下的欢心。

这种事,若是陛下不喜欢的人说来,陛下当然会排斥。

但要是喜欢的人,怕是只会觉得欣慰与暖心。

显然皇帝对宸妃娘娘是后者......

皇帝眸色更暖,还夹杂了些赞许与心疼,摸了摸她的小脸。

显然,无论是皇帝还是刘大总管都没有往别的地方想。

“难得阿朝小时候就有这份善心......”

可就在这时,阿朝面上却没有笑意,低下眉眼,抿了抿唇,不知在考虑着什么.....似是鼓足了勇气,才糯糯开口。

“......妾那时候年岁太小,还不知事,......是祖父带着家中人去参与募捐,他告诉我们一两银子可以买多少米粮,可以叫多少灾民活命......妾记得有许多次......。”

刘大总管:“.......。”

阿朝并不晓得皇帝知不知道这些事,兴许苏国公在皇帝心中就是一位彻头彻尾的权臣佞臣。

不管是苏国公还是皇帝,这些人的决定,都不是她一个小姑娘能左右的。

她也晓得她说这个,皇帝说不定就要怀疑,她这是在为苏家进言,在他耳边吹枕头风,更严重的,就是另有图谋。

可是,她还是想要不加渲染,将她所知道的,苏国公在权力场外做的事让皇帝知道。

这是她唯一能做的。

她甚至不求皇帝能如何宽宏大量,因为她晓得家里人兴许也做过许多不能明言的坏事.....做错事,受到惩罚,这是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

可是另一方面,起码苏国公.....阿朝小时候便觉得复杂,他有的时候做的事,并不像他表现地那般野心勃勃,全是阴谋诡计。

或许是苏家三姑娘小脑袋转地慢,在苏家其他人都想着苏国公做这些事是更深层次,诸如沽名钓誉,或是在下一盘大棋之类的目的。

苏家三姑娘的想法就停留在了表面。

好事就是好事......

许多年后,苏家三姑娘长大些了,看过一个话本子,觉得有一个角色,其中一段描述很像祖父。

亦正亦邪......不算完整意义上的好人,但也不算绝顶恶人,不信赖皇权,只忠于自己。

阿朝很喜欢那个角色,便将那段话抄录下来。

她头一回,用稚嫩的字,给那个话本子的作者“爱喝茶的老头”写了信,借着别的例子,表达了小小的苦恼。

没想到的是,信寄出去几天后,她就收到了“爱喝茶的老头”的回信。

那人一笔苍劲有力的行书,和她讨论着他怎么看笔下这一人物。

说是他隐忍数十年,在浑浊与庸碌之辈中,杀出一条血路,不择手段上位,但却不改初心,扶大厦之将倾。

说若守一人清誉,内外如一,诚是君子,但内方外方之人,注定难平天下之志。即便身处高位,也非国之幸,更非国之重器。

在大厦将倾之际,在困苦中为百姓叫天之人是民族精神脊梁,但那些能在温柔乡中改革的人,才是现实国家的脊梁。

由于年纪小,这般深刻的话,阿朝听地糊里糊涂。

但还是眼眸微亮,光是听着就感觉好厉害......有段时间,她甚至幻想过她家也是一样。

马上回信求加更......

可惜,这封信被堂姐们截住了,成了她不学无术的罪证,告到了苏世子那里。

好巧不巧,苏国公也在。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她挨了一顿训斥,苏二老爷还毫无边界感地将她的话本子以及求加更的信件,左右传阅,甚至连苏国公也没落下。

幸而不是什么情爱话本子,但尽管如此,阿朝还是尴尬地脚趾扣地。

苏国公瞥了眼那封信的字迹,不知怎地就来了兴致,随手翻了翻话本子。

苏国公有一目十行的本事,即便是随手一翻,也看得差不多。

阿朝羞耻地小脸涨红,低着小脑袋......要是能当场晕倒就好了。

最后的最后,那本畅销量高居榜首的话本子,就断更了。

阿朝既惋惜又愧疚,同时幻想破灭,苏国公是不是不好说,但她父亲和二叔肯定不是!

幸好那个“爱喝茶的老头”没有被彻底封杀,后来市面上还能瞧见他别的话本子。

可惜的是,那个在温柔乡中改革,以身入局的谋士,至今都没个结局。

......

听到小妃嫔嗫嚅着说出这句,皇帝稍稍一愣,笑意微敛。

室内的气氛也好像变了变。

刘大总管哪能料到,小绵羊竟然突然整这出。

原以为是为了讨好陛下,为陛下解忧,没成想却是要为苏国公求情。

刘大总管不着痕迹看了另一边的碧桃和碧柔一眼,意思很明显,宸贵妃这些日子是不是收到苏家的信......

她到底知不知道苏家已经走到悬崖边上,要和庆王合谋造反了......若是知道,宸贵妃身为苏氏女,到时候不受牵连,保住恩宠与地位就已是大幸。

她竟然还敢给苏家求情?

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所有人都希望小绵羊能意识到这点,现在也不得不承认,小绵羊是个好人,和他们以及苏国公府比,都是难得的好人。

即便知道什么,也应该明哲保身对她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