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朕心爱的傻姑娘 > 第690章 南方定了

朕心爱的傻姑娘 第690章 南方定了

作者:海里鱼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2-22 21:03:26

谢侯爷眼睁睁看着已经在谢家子孙手中传承几代的虎符,就这么被元德帝用几根山参换过去,心中起伏不定,但却又无可奈何。

不仅不能说什么,还得配合着陛下将后面的戏收尾。

这一局胜败已定,不管服不服气,都不可能当场撕破脸皮。

先破防的人,才会一败涂地。

只要稳住了,即便皇帝猜测他之前是故意装病拖延,只要他不承认,怀疑终究是怀疑。

将这场戏演好了,陛下是体恤臣下的君主,他还是对陛下忠心耿耿的朝臣。

大饼的诱惑在于,你明知道它是个大饼,但总还是存着希望。

尤其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元德帝和先帝不同,不大会朝令夕改,出尔反尔,所以这个大饼,还是有可信度的。

实际上,皇帝确实并不完全是在做戏。

刘大总管看着谢氏父子二人憋出内伤的模样,再看看托盘上的虎符。

这东西本就是齐姓皇室先祖当年,赐予谢氏先祖的,但说到底,只是寄放,结果放着放着,皇室没有收回,谢家便当做自己的东西了......

君臣俩又互相感动了会儿,皇帝才回了自己的营帐。

柳大夫已经候着了。

皇帝摩挲着那一半虎符,同另一半合二为一,方才看向柳大夫,语调低沉:“大概还需要几日?”

问的自然是,针对时疫的新药。

“回禀陛下,药方基本完成,只是有几味药材的用量,还需斟酌......最多还要三日,即可大功告成。”

大夫开方抓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只有最稳妥,适合大部分人的,才是好药方。

皇帝将虎符放下,微微颔首道:“那朕便再给你三日,军营中得了重症,撑不过三日的,先用如今的方子......。”

“微臣领命。”三日,对柳大夫而言足够了。

“药材种类已经定了下来,库里面不足的,现在就吩咐下去,抓紧筹集。”皇帝语调微缓,轻轻叩着案桌。“不仅要谢家军所需用量,庆王军中的也要开始筹集,存在库中。”

柳大夫正想说这个事儿呢。

其实如今的药材储备量,对于谢家军而言已然足够。

但时疫这东西会传染,一传十,十传百,尤其是这回的......有些怪异,传染地更快,病症也更严重,虽是敌我两方,但也很难独善其身。

但毕竟是叛军,柳大夫一直犹豫着,不知如何开口。

没成想陛下自个儿就想到了......

然而,皇帝话音刚落,外头就传来一声通报。

“报.....。”

皇帝微微侧眸,刘全得到授意,出去查看,不一会儿回来时,神色有些莫名。

用不着皇帝多问,刘大总管便躬身道:“陛下,荆州那边传来消息,江孟曹三家,每家出资二十万两,助朝廷安定南北。另外,孟家额外资助各类药材,共计三千斤,其余两家,各五百斤,用于军中防疫......。”

柳大夫眼睛一亮,这不是瞌睡遇到枕头,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吗?

刘大总管看了一眼自家陛下的神色,将折子递了上去,又对柳大夫道:“共计四千斤药材,稍后便能送到,还需柳大夫接收查看,若种类还有不足,再行筹集。”

柳大夫忙点头应是,这事儿可耽误不得,躬身朝皇帝行了一礼,便退出帐外。

心底对江孟曹三家,多了几分好印象。

这可是大善......

曾经他们这一门,多半学的都是阴毒之术,见不得光,习惯了也就罢了。

可这些日子,活在阳光下治病救人,得到了真正的尊重,算得上是名利双收,他才知道之前自己躲躲藏藏,似阴沟里的老鼠,过的是什么苦日子。

然而柳大夫走后,皇帝看完折子,唇角却泛冷:“他们倒是乖绝......也真是大手笔。”

荆州因其地理位置,天高皇帝远,又是北疆和内地的分界线,尤其是百年前,西秦入侵大魏,还曾被西秦占去过......简而言之,百年间,在荆州或是荆州周围的地界,纷争不断。

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滋养出不少商人巨贾。

尤其是江家和曹家,前两年,还因为囤积居奇,扰乱市场,闹到了皇帝跟前。

但因为这几家和世家盘根错节,几乎垄断了北边米面药材,丝绸,以及盐和糖等产业,铺开的摊子太大,朝廷无人能接手,更加无力填补窟窿,只能砍几个人,交了罚金,便算是了事。

经过他们一番操作,世家,朝廷都得保着他们,才不至于让北边的经济崩盘。

万一真地崩了,百姓受苦不说,还有四邻的强敌,虎视眈眈地盯着。

只是如今,世家实力被削弱,南边战事将定......就相当于他们的屏障又倒了两架。

对这些人而言,乱世可比太平盛世要更加安全。

庆王和荆州渊源颇深,起兵造反,必定需要源源不断的粮草军饷供应,皇帝之前便怀疑其中有荆州的大户在后面推波助澜......

只是不知道具体都有哪几户人家。

估计就在这三家其中了。

这是见庆王露了败相,想要两头下注

“孟家怎么比江曹两家多出许多?”一齐送过来,几家互相之间必定都打过招呼,但是其余两家都只捐了五百斤药材,独独孟家是三千斤。

要么是心虚,要么就是另有缘由了......

只是近几年来,孟家比其余两家都要低调。

“听来人说,这是孟家在请罪......前几日,孟家大姑娘孟茴姑娘盘账的时候,发现有笔订单过大,一查才知,是叛军那边的。这笔生意是其弟,孟氏少主做的。因为差一点就将药材卖给了叛军,孟氏惶恐,孟家还扣下了庆王派去购买药材的兵士,说是一并送了来,请朝廷发落。”

这就不奇怪了,孟家没有其他两户人家张狂,谦卑谨慎,尤其是孟家大姑娘当家以来,乐善好施,在荆州素有贤名。

“孟茴......。”皇帝念着这个名字,觉得有些耳熟。

刘大总管立即提醒道:“就是当年,戴老将军驻扎荆州,戴......。”

说到这儿,刘大总管稍稍卡了壳,面色有些古怪,但这时候再将话收回,已然是来不及了。

只得结结巴巴地继续道:“戴家......五姑娘,和陛下您那回,吃的就是孟家大姑娘的喜酒。”

先帝六皇子第一回入军营,跟着戴老将军跑了不少地方。

荆州也待过小半个月。

皇帝怔了怔,记忆方才回笼。

刘大总管偷偷瞄了眼自家陛下的脸色。

下一秒,就被皇帝陛下给盯了回去。

刘全:\"......。\"

都是他多嘴,什么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

显然,皇帝的注意力不在刘全刚刚的那句话上面。

弄清了原委,孟家一来是为了弥补自家少主的过失,但更多的,估计就是暗示朝廷,确实有人和庆王私下勾结,但绝非是孟家。

看似最诚心,但其实,并未损失什么,这三千斤药材,起码有两千多斤,是扣下庆王的。

庆王的钱哪里来的......还不是朝廷的军饷,封地的供奉。

这几个家族之间......有点意思。

皇帝又看了眼手边的折子,不知想到什么,突然眸光微沉。

“刘全,朕记得,荆州是不是家家户户都养猫?”皇帝突然道。

刘大总管还在反思自己,闻言微愣,下意识答道:\"回禀陛下,确实如此.......荆州那地方,鼠疫频繁,所以家家户户大多都养猫......。\"

刘大总管说完才意识到不对,看向自家陛下。

“这回时疫......。”

前几个月帝都的时疫,本来就生地蹊跷,后来种种,也几乎断定和庆王脱不开关系。

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庆王又是从哪里得到的病原?

如今来看,好似找到原因了......

只是具体情况,估计只有问庆王本人了。

此时已近黄昏,营帐内已经点上了烛火。

皇帝揉了揉眉心,眉宇间带了点疲倦。

不知想到什么,抬眸道:“今日晚些再用膳,先下去吧。”

下去的意思,就是陛下这边暂时不需要人候着了。

刘大总管都不用猜,得......他家陛下,要么就是去看那封,不知被读了多少遍的......语气干巴巴,字还不漂亮的书信。

要么嘛......

前两日老刘给自家陛下收拾床铺的时候,不小心就在枕头底下发现了一个素色的小肚兜。

他都不敢细瞧,更别说碰了。

是谁的那就更加毫无疑问了......

第二日再看的时候,小肚兜就不见了,大概率是被陛下贴身揣着了。

从小肚兜经常换地方,就能得出一个结论,他家陛下估计没少拿出来睹物思人。

诶......

皇帝:“......。”

果不其然,刘大总管转身的时候,皇帝已经将那封书信拿出来了。

比起他寄过去的,回信确实有点干巴巴的。

只是皇帝瞧着,心中还是欢喜......仿佛透过文字,就能瞧见一个纠结的小姑娘。

虽然也就一页纸的内容,但看得出来,她其实想问地挺多,只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最后又忍住了......

只是这字......

“没有一点长进。”皇帝唇角微勾,言语里,是抑制不住的愉悦。

说完,仿若小娘子就在跟前,即将要瞪他一般,又找补了一句。

“但是看久了,越来越觉得好看......。”

.......

翌日一早,天还未亮,皇帝便听到外面一阵骚动。

未及穿上外衫,刚起身,刘大总管便捧着八百里加急的公文走了进来。

皇帝表情略严肃,拿过折子,打开一瞧。

良久过后,皇帝眉宇渐松。

“陈老将军来信,南方已定。”

大魏多年的心腹大患,和戎族打打和和,终于定了!

刘大总管闻言,心中大喜,南边那一仗,打了这么久,终于得了个满意的结果。

也不枉费,他家陛下,从辽王回都,便开始筹谋......

不多时,谢家军便是一片欢腾。

与之相反的,庆王军,愈发寂寥。

“陛下,帝都那边,陇西侯也有折子来,说是关于......贵妃娘娘的。”

皇帝此时心情正好,闻言皱了皱眉,刘大总管秒懂,陛下这是嫌晦气。

“搁着吧......。”皇帝随口道,显然不准备看。

不用猜就知道,庞生说不了小妃嫔什么好话,多半是挑拨离间。

帝都那边,应该也收到消息了......不知道他的小娘子,在做些什么......

.......

“啊切......啊切。”

某人的小娘子,一早起来抄写经书,一连打了好几个小喷嚏。

“娘娘,是不是着凉了?”碧桃关切道。

也真是不巧,这李太医前几日,自己病倒了,医者不自医,这会儿正搁家里躺着,是来不了了。

“陛下之前有吩咐,每五日要为娘娘请一回平安脉,李太医现下病着,要不奴婢,再请一位太医过来?”

阿朝揉了揉小鼻尖,摇了摇脑袋:“算了,就是有点痒,不妨事的,等柳大夫的药吃完了再说。”

阿朝琢磨着,应该是有人想她了。

碧桃也不再劝,陛下走的这小半个月里,自家娘娘的生活作息,包括饮食在内,比任何时候都要规律。

只有一点......

明明供给先帝的佛经,陛下已经为宸妃娘娘抄写好了,但从前日起,不知是一时兴起,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宸妃娘娘每日,必定要抄写一篇佛经。

宸妃娘娘从前是不信这个的,想来现在也未必信。

其实,碧桃约莫能猜得到,自家娘娘这是为谁抄的.......

当然是那个,信佛的人。

诶......

阿朝:“......。”

这时,突然有个小太监,从外面欢欢喜喜地跑进来,离地老远,便开始报喜。

“贵妃娘娘,陈老将军打了胜仗,南方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