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真是个铸剑师 > 第四十六章,群英荟萃,晋国秘辛。

第四十六章,群英荟萃,晋国秘辛。

四月十八,晴。

宜,开门,宴客,纳彩,送服。

忌,拜师,交易,出征。

这一日便是司马钟云办赏剑大会的日子。

辰时已末,巳时未至,偌大的司马府庭院场中已然聚集了数百人,这些人中囊括了秀云城中近九成的青年才俊,名相剑师,达官显贵以及从外地赶来赴会的名流士绅。

人头窜动中,隋定父女看着今日之场面,也颇为惊讶,司马钟云将数百位秀云城的青俊之士觅来府中,只是为了让自己早日寻得衣钵,他适才明白这位司马大哥所谓的法子为何,也不由得对司马家的情义报以更深的感激。

巳时已至,当人们都在期待着一睹渡鸢剑的真容的时候,这时迎来了两位身份最为显耀的人。

其一,便是秀云城城主姬钰,他携自家公子与女儿前来参会,十足是给了司马钟云很大的面子,然而外人自以为是给司马家面子,岂不知这更是姬钰真心想睹一睹渡鸢剑的锋芒。

自从七年前,司马钟云婉拒了城主姬钰的拜剑之请,整了秀云城再也没有人去司马府拜剑,因为他们知道,姬钰都不能拜得了渡鸢剑,更遑论他人。

然而如今,秀云城中尽数的翘楚竟有机会得赏渡鸢剑,而且是同城主一同赏剑,这无疑令城中名流感到骄傲和有面子。

一般人或许觉得共赏渡鸢是一件有面子的事,那么这件事对于姬钰而言,就是一件丢面子的事。

他姬钰数年前登门拜剑,被司马钟云拒之门外,而如今要公开赏剑,起码他司马钟云应该让自己先睹为快才可,而如今将自己城主的身份置于一般民众之中,实在令自己提不起什么颜面,故而,他姬钰就是要等到大会开始时才来。

第二位尊贵的来宾竟是晋国公子姬无惧。

说起这位晋国公子,秀云城里大多数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他从小就在随国长大,几乎可以说是半个随国人。

虽然人们称呼他为晋国公子,但他却没有任何公子之实,在随国的处境却不似一般贵族那么光鲜,反而惨淡凄苦的令人同情。

各中原因还要追溯到周朝开国。

西周初立,百废待兴,为了周朝的千秋万代,周公建立了一套制度,即宗法制度。

这种制度不同于上古时代的禅让制,是对惟贤惟能有能者居之的弊端所进行的革新。

先贤有:“为人后者孰后?后大宗也。曷为后大宗?大宗者,尊之统也。”

所谓宗法制度,即为嫡长子继承制。嫡系长子的后代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嫡系所出的第一位子嗣,是为长子,其余为别子,庶子。

只有大宗长子才能继承宗族宗庙,宗族家主之位,尊卑有序,长幼有别,不得僭越。

周天子的继承人

必须是嫡系长子,其他的王子从出生就注定没有承继王权的资格。

这种宗法制度,固然是为周王室嫡系王权服务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家天下的治理体系。

宗法制度的确立,就是为了能确保自己嫡系王权的顺理成章和名正言顺的有序承继,抑制了宗族内部的争权夺利,同时避免了禅让制下的天下大争,利于社稷安定。

一旦嫡长子顺利承袭了天子之位,成为大宗,其他支脉均为小宗,别子庶子尽为天子臣属,或为顾命大臣,或为封建诸侯。

而诸侯大臣之后辈子嗣,亦效法大宗,长幼之别,行分封之事,始得大宗小宗无穷尽也。

正所谓,宗法礼制,封邦建国,长幼之别,在乎纲常。

既为纲常,天子效法,诸侯践行,黎庶折服。

这是在这宗法礼制的约束,姬无惧悲惨的命运从他未出世时就已经注定。

华夏历一千二百九十一年,晋穆侯费生即位,奉侯爵,是晋国第九任国君。

晋穆侯在位的第四年,迎娶了齐国国君姜赤的女儿姜氏作为夫人。

晋穆侯即位第七年,应周天子宣王的要求,讨伐西北条戎,不想打败而归,同年姜氏诞下太子,穆侯以不忘条戎之仇而名其为仇,是为太子仇。

晋穆侯十年,同周宣王讨伐北戎,决战于千亩,此战大获全胜,同年夫人姜氏又诞下次子,穆侯名其曰,成师。

这时候,作为晋穆侯身边近臣的师服,觉得非常诧异,就向穆侯进言说:“君上,您给孩子取名的方式有悖常理啊。太子名仇,仇者雠也,这似乎是在暗示旁人您不喜欢太子,这样一来,可能给太子造成很坏的负面影响;而您给幼子取名叫成师,却是一个吉利而大气的名号,这同样给其他人一个不好的暗示,容易让下面的人选边站队,也可能滋生您幼子的野心。君上啊,自古以来,人们相信一个物品的名字就是这个物品的定位,而一个人的名字则是这个人命运的命格所在,所谓长幼有序,尊卑天定,而今,您长幼悖逆,有违宗法礼制啊,这样下去,晋国恐怕会滋生内乱呀!”

然而晋穆侯不以为意,曰:“此名乃上天所赐,何人可逆?然承袭之制乃宗法所立,安敢悖之?仇,当继吾位。”

华夏历一千三百一十六年,晋穆侯卒。晋穆侯的弟弟姬某篡夺君位,史称殇叔篡位。

而太子姬仇在臣子的帮助下逃到了齐国,寻求母舅的庇护。

殇叔篡位第四年,太子姬仇得到了穆侯旧部的支持,联合齐国的兵力,率领徒众里应外合杀晋殇叔于绛城,重新夺回了君位,是为晋文侯。

华夏历一千三百二十一年,晋文侯即国君位,奉侯爵。

华夏历一千三百三十一年,晋穆侯十年,申侯联合犬戎攻破西周国都镐京,杀死了周天子幽王姬宫湦(生),而晋文侯会同数方诸侯前来勤王救驾,立公子宜臼为天子,是为周平王。同年又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阳,史称平王东迁,开启了东周的历史纪元。

晋穆侯二十一年,经历过数次战争,文侯终于杀了西周最后的天子周携王姬余臣,停止了西周的历史车轮并结束了二王并立的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