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迷航方舟 > 第三百五十八章 三种技术路线

迷航方舟 第三百五十八章 三种技术路线

作者:我是多多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03 10:52:18

虽然他们无法如同岩质星球那般被分解成几块儿,但是思旭还是想办法利用引力炸弹集群产生的人造重力井将表层的大气彻底剥离。

一个散发着高能辐射的玻璃态内核被完整的暴露了出来。

此时的思旭已经将战争武器与工业完美融合,同时原本的早已被正反物质湮灭技术取代的核聚变技术再一次发挥出了它原本的优势。

原本思旭只能通过模拟一般恒星内部压力来实现核聚变并释放能量。

此时的思旭早已突破超巨星内部压力级别,已经来到了类中子星内部压力级别。

两项技术已经形成了一种互补的机制,需要短且爆发性强的能量输出时,核心就会转化为正反物质湮灭模式。

一旦需要诸如长久的续航且源源不断的大量能量输出的状况,核心就会实现向类中子星核聚变模式的转变。

这种技术的实现不仅可以让思旭的作战效能番了一番,同时对于能量储备方面的压力也进一步的降低。

而这些巨大气态行星的内核,就成为了思旭能源补给的重要来源。

只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气态行星都适合作为能源补充的材料。

就拿太阳系中的几颗大家伙来举例。

只有木星这种大部分由氢构成的巨大气态行星,并且在大气层底部。拥有一个巨大的液态氢海洋的星球,才适合作为能源补充的来源。

否则诸如海王星、天王星这种大家伙,虽然被归类为气态巨行星,但是构成其主要的物质为甲烷、水等,并且内部还有一个类似岩石核心的物质,于是它们还有另外一种称呼“冰巨星”。

由于这些元素只适合早起人类文明使用,而一旦人类拥有星际远航能力以后,这些大家伙就几乎被当成了宇宙垃圾一般,连看都懒得看上一眼了。

不过思旭是幸运的,他拥有的这个矿区中并没有这种冰巨星,有的只是传统的类木行星,这样思旭就可以在几乎不消耗伏羲星系中任何一个资源的情况下,展开工程量浩大的建设工作。

“今天这个临时会议没有叫社会委员会以及军事委员会的成员来参加,其原因相信大家也都清楚。

我们需要解决一个工程学上的难题,那就是捕获一颗或几颗类木行星作为我们的能量储备。

在军事委员会的情报分析下,我们将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进行一场本土防御战争。

介时我们对能量补充的需求将会提升数个级别,制定一套有效且可行的行星搬运方案是本次会议的核心内容。”

随着思旭做了开场白以后,整个会议大厅中人头攒动的科学家们都发出了一阵阵窃窃私语的议论声。

由于每个人都在说话,于是整个会议厅内一时显得有些嘈杂。不过伴随着卡兰多的一声轻咳,整个会场都瞬间安静了下来。

“看来卡兰多这个家伙将科学院里的这些家伙的管理的很好嘛。”思旭心中一边想着一边将赞许的眼光投向了对方。

“主人,关于搬运行星目前科学院成熟的方案有三种。

其一就是将大型的行星发动机安装在星球表面,通过长时间的加速或减速动作让其改变轨道。

借助星系内其它行星甚至恒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将行星直接扔出星系的重力井。

在通过不断的修正轨道,使其驳入预想中的轨道。

这种方案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极为成熟,但是对星球表面的破坏程度很高,并且周期极为漫长,所以说这几乎就是一个停留在计算机中的成熟方法,并不怎么具备实际执行价值。

并且似乎气态行星也无法使用这一方案。

第二种则是使用引力炸弹集群,在目标星球的周围制造连续性的强大洛希极限集中点。

通过这种方法直接撕裂星球,让其组成物质形成一条狭长的物质输送带,直接将物质输送到我们的星系中。

并在需要进行停泊的位置上再次制造一个引力集中点,让这些物质重新汇聚成为一个新的行星。

我们科学院已经将这种方法进行过技术验证,并计划未来将其作为从此类星球甚至恒星表面获取能量补充的新方法进行推广。

但作为行星的搬运工程来说,工程难度低,但是工程量巨大,毕竟整个传输带的沿线都需要建立一整套的引力发生装置。

不过预计消耗几十年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将一颗质量为木星一点五倍的大家伙成功的搬运到预想中的位置。

剩下就不知道这个工程的周期是否与主人您的战斗计划相匹配了。

而第三种则是使用曾经我们在双子黑洞,以及对菲斯塔文明附属领地发动本土化打击的方法。

使用曲速发生模块遍布在目标行星周围。

借助曲速引擎的帮助,将整个行星进行搬运。

虽然这种方法已经被我们多次进行过使用,但是大质量物体引起曲速引擎过载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毕竟我们也不想让星系内部成为一个受到散弹枪攻击的活靶子。

不过好消息是,在国家级战斗飞船的研发中,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一个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

一旦解决,我相信这将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案之一。”

卡兰多洋洋洒洒的将几种技术方案全部说了出来,由于对方并非是科学家或者工程师出身,如此深奥的内容通过他的嘴说出来,的确有些为难他。

不过也正因为他本身善于学习和了解技术的特性,也让他在科学院中深受广大科学家以及工程师的好评。

这或许是为数不多的外门领导内门的成功案例了吧。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深受思旭的赏识了。

“卡兰多做的不错,各位科学家与工程师们也辛苦了。

这些都是你们努力过的技术结晶,盖亚文明会因为有你们的存在而自豪。

不过现在军事目标摆在那里,三种技术路线中只有第三种最为适合我们。

这将是一场时间极为紧迫的战争,而这场战争的第一战场就在你们的科学院中打响。

由于国家级战斗飞船已经进入预制造中,所有产生的冲突性问题和技术性问题将直接由我为大家解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