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绑定慈母系统后,我摆烂了 > 第553章 一计数雕

绑定慈母系统后,我摆烂了 第553章 一计数雕

作者:北海游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41:28

第553章 一计数雕

严剥皮嘴上说的硬气,实际上连二十板子都没扛过,就由剧烈挣扎到气息奄奄,最后没了活气,脊背到臀部这块地方彻底烂了,露出被打断的森森白骨。

应该是十分骇人的一幕,台子底下的百姓们却爆发出热烈的庆祝声。

随着严剥皮的死,压在雾渡县百姓的一座大山轰然崩塌。

狗娃子觉得自己身体都轻巧了不少,整个人都能站直了许多。

“成大郎,今天晚上你们住哪?你们常去的那家客舍,已经被收归县衙了。”

成大郎茫然:“什么叫收归县衙?”

狗娃子蹦蹦跳跳的,显然心情好极了:“整个朔州,无论是山山水水,还是田地房屋,全都归云国公。”

本来还笑意盈盈的崔三论,听到这话,笑意就僵在脸上,表情都快要裂开了。

顾南夕这是想做什么?!

成大郎咋舌:“朔州百姓们能干吗?”

狗娃子摇头晃脑:“这有什么不能干的?这些田地本来就没我们的份,全都在豪强士绅手里呢。他们和云国公对着干,云国公不收拾他们,收拾谁?”

狗娃子带着陈大郎等人来到县衙接管的客舍。

通铺的话,一人一晚一文钱。

五人铺,一人一晚两文钱,还提供一壶热水。

双人房,一晚上三十文,提供两壶热水和两碗粥。

价格倒是比先前的客舍要便宜许多。

陈大郎要了几间五人铺,刚想问崔三论和宋家人想要订什么房间,就看见牛锦一急匆匆地带人过来。

“崔大人,下官来晚了,请您恕罪。”

崔三论看了牛锦一许久,都没认出来他是谁。

牛锦一自报家门:“家父是云州监军,下官原是百川书院云州校长,现在暂任朔州长吏。”

崔三论脸上浮现了然之色,这牛锦一不过二十年华,就受到如此重用,可见是根正红苗!

牛锦一热烈邀请崔三论去县衙歇脚。

崔三论想着多和牛锦一问一问朔州现状,便同意了。

宋家人觉得去县衙住着不自在,决定和成大郎一起住在客舍,等崔三论准备北上时,他们再一起跟着出发。

县衙装修十分阔气,床都是梨花木打造的,看得崔三论直皱眉。

牛锦一把最宽敞的一间主卧让给崔三论,又吩咐杂役搬来洗好的被褥。

“崔大人,这些家私都是前任县令留下来的。原本有人提议,要把这些都砸了,但我觉得,这样太过浪费!破除陋习,不在这些形式上。”

崔三论沉默不语,坐在桌前,用眼神示意牛锦一继续往下说。

崔三论本就是清流之首,名声震天,是无数学子心目中的偶像。

他又是云国公的义父,来到朔州的地界,说要去大逆不道的话,在这里,他就相当于太上皇!

牛锦一:“大将军来了朔州后,发现朔州十分之**的财富,都掌握在当地豪强士绅手里。他们的关系如蜘蛛网一般,盘根错节。”

牛锦一以前在心里,确实是有一点点看不起何云燕大人的。

觉得何大人碌碌无为,身为朔州刺史,却被这些世家拿捏。

等牛锦一真正接触朔州事务后,他才清晰地感受到,这些势力有多么复杂。

何大人能安稳地坐刺史之位上这么多年,还能在那么关键的时候,派兵援助云州,是相当了不起的一件事。

牛锦一给崔三论倒了杯茶:“大将军大刀阔斧,砍掉朔州十大世家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

“一是不曾上报的大片农田和人口该如何处理?”

“二是当地百姓生活困苦,是否要发粮救济?”

“三是基层官吏与乡绅多有勾结,如何整肃官场?”

牛锦一见崔三论侧耳倾听,谈性渐浓,言辞也都是对顾南夕的崇拜。

“光十大世家的俘虏和隐瞒人口就达高达三万。按照以往的惯例,这些俘虏可以送去矿上挖矿,但人数实在是太多了。”

俘虏人数一旦超过某个临界值,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哗变,影响整个朔州的安稳。

很多苦力的事,需要俘虏去做,但不能太多,过多的俘虏只会是累赘。

牛锦一私心里,是希望云国公能妥善处理这些俘虏的事,博一个好名声。

毕竟每一个开国之君,到最后都是需要洗白的。

崔三论也清楚了朔州的困境,追问道:“南夕是如何打算的?”

这个就说来话长了。

牛锦一耐心解释:“我们先是把俘虏分类,十大家族的人必然不可能放出来,他们得做苦力到死。跟他们的关系疏远,只是做护卫,手上没有沾染人命的,则可以用劳动赎身。”

“赎身?”

“对!给他们一年考察期,若是安安分分,没有惹事生非,就给他们一个做军屯的机会。平日里大部分时间开垦荒田,农闲时参与其他劳力建设。积攒下钱财后,就可以给自己赎身。”

崔三论点点头,有这个盼头在,就可以把这三万俘虏安稳住,最起码一年时间。

牛锦一:“如果这些俘虏做出巨大贡献,也可以缩短考察期。”

“什么巨大贡献?”

“例如提供一些重要的消息,或者本身有特长,经过杂家墨家农家的挑选后,可以去工坊或者农田干活。”

至于提供重要的消息,其实就是相当于内部举报,进而分裂他们,不会让他们拧成一股绳,暗暗搞事。

崔三论继续听着牛锦一的解释。

他和顾南夕多年未见,即使往来书信频繁,但话题不可能事无巨细,所以,他并不清楚顾南夕成长到何种地步了。

牛锦一深知自己扮演的是一个什么角色,于是尽量客观地把顾南夕在朔州采取的举措,讲给崔三论听。

“关于田地收归县衙所有,这个举措争议比较大。有学子认为,这样触及到许多家族的利益,不利于我们南下。”

越往南,就越富裕。

有的普通家庭,也会有好几亩地,至于达官贵族,名下的土地更是数不胜数。

云国公在朔州采取的政策,极有可能会成为日后的国策。

所以,不少人都很反对这一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