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我的探墓笔记:1949 > 第399章 奇怪的村子

我的探墓笔记:1949 第399章 奇怪的村子

作者:灵渡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14 22:49:31

我的死而复生在北平城成了一个传奇,都已经装进棺材里那么久的人,即便是没死,闷也闷死了。

偏偏我就神奇地活了过来。不仅活了过来,还自己把棺盖掀开,自己跳了出来。这太吓人了。

很多人开始给我编故事,说我其实并不是以前的我了,我其实是个狐仙附身了。

管他们怎么说呢,人的嘴,两层皮,说啥的都有。

还有人说我这次复活之后,竟然学会了给人看香,成了一个出马仙,还真的有人来找我替他家孙子驱邪。找我去驱邪的这个人是杨柳巷的王二娘,他孙子高烧不退,吃了很多中药也不管用,万般无奈之下找到了我,去给她的孙子看香。她说是听对门马三说的,我现在成了一个出马仙。

我这一听立即就叫了书生一起,到了之后,书生用听诊器听了听孩子的前胸和后背,就段定这孩子得了肺炎。于是他果断的给孩子挂上了盘尼西林,这孩子只用一天就退烧了。

王二娘对外面的人说,我和书生两个都是出马仙,一个是大神,一个是二神,一个拿着文王鼓,一个拿着武王鞭,进了家门一顿操作,她的孙子就退烧了。

我和书生直接出名了,来找我们跳大神的人络绎不绝,不胜其烦。

干脆,我们仓促地收拾了东西,连夜出了北平城,直奔阴山而去。

在路上最开心的人自然是杨大哥,他离家已久,思乡之情浓烈,眼看离着家越来越近了,竟然唱起了小曲来。

难怪杨大哥这么开心,他这次回去其实就相当于光宗耀祖了。

我们一路向西,在第二天就进了山,山路难行,不过比四川的山路还是要好走的多。

总体来看,华北一带是干旱少雨的地方,再加上这边的山很结实,大多是花岗岩,所以,很少有滑坡和泥石流。

再加上这个季节,本来就少雨。

在北方有一句谚语,叫春雨贵如油,其实初夏也是一样。现在大家就等着一场大雨种玉米呢。偏偏就不下。

到了山里,气温比被北平城低很多,就算是晌午头上,还是刮着凉风,别提多舒服了。

这么舒服的季节,我们走的也不是很急,走走停停,一晃五天就过去了。

到了第五天的时候,我们一致觉得要找个村子住下,起码能烧点热水洗个澡。

还没有入伏,北方只要没有入伏就不能下水,河水很凉,扎骨头的凉,要是强行下水是会坐下病的。这让身为四川人的安姐和书生很难理解,在四川可不是这样,有大半年的时间都是可以下水的。

想啥来啥,到了傍晚的时候,远远地就看到一个山洼里炊烟袅袅。

朱泉指着说:“师父,你看。”

我说:“这太好了。”

我们快马加鞭,朝着村子而去。

清脆的马鞭声和呼喊声响彻了山野。

村子在一个山洼里,一条小河从山洼流出来,我们沿着道路前行,走到河边的时候发现桥是断的,根本过不去。

刚好在河对岸有个放牛的牧童,朱泉大喊:“娃娃,啷个过不去呢?”

对面的孩子根本听不懂四川话,朱泉只能放慢语速喊:“娃娃,我们想过河,咋个过去?”

这下对面的牧童听懂了,指着下游说:“这是老路,早就不走了,你们走下面嘛!”

我说:“确实在那边有个岔路口,看来我们是走过路了。”

这边的路一直延伸出去,继续向前,通向了大山的深处。看得出来,这条路应该是以前的官道。

明朝的皇帝们去阴山那边打仗,走的应该就是这条路。

我们只能原路返回,到了岔路往前走,果然看到了桥,过了桥继续往前走,就到了村口,村口有一棵大柳树,柳树下有一口辘轳井。有村民在挑水,水桶露了洞,挑起来不停地往外滋,在地上画出来曲线。

我知道此时叫住大哥不对,大哥每耽误一秒,这水就要流失一些,大哥走得很快,我们的大车一直跟在后面。

一直跟着大哥到了家门口,大哥也没搭理我们。

大哥进了家门,把水倒进了水缸,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又挑着水桶出来了。

我说:“大哥,村里有大车店吗?”

大哥上下打量了我一番说:“没有没有,我们村里不接待外人,你们沿着山路往前走,到了方井乡有大车店。”

朱泉说:“都说老乡热情好客,你们难道不是老乡,是鬼子嗦?”

“滚滚滚,懒得和你们磨牙!”

我说:“你说的方井乡离着这里多远?”

“不远了,二十八里。”

朱泉说:“天说黑就黑了,二十八里,我们咋赶得上。大牲口天黑后就不走了,我们今天还就赖上你们了。”

杨宁这时候从车上下来,拿着五块钱就要塞给这大哥,大哥拿到钱之后,直接摔在了杨宁的脸上。他大声说:“谁稀罕你的破钱,都给老子滚,我们村不许外人入内。”

朱泉上去就要揍人家,但是人家背后可是一个村子,我看这个村子规模不小,至少有一千人。一千人有五百男人,其中三百男丁,真要是打起来,人家拿着锄头和扁担出来,还不打死我们啊!

我立即说:“大哥息怒,我们走就是了。”

我们只能掉头往回走,一直被这位大哥逼着过了桥。

这时候天已经黑了,我们干脆在这里卸了车,就地扎营。不管咋说,这里有水,方便我们煮饭吃。

杨大哥挠着头皮说:“这是咋了,按理说不该这么生性啊,这个村子的人都是吃火药长大的吗?”

就在我们煮饭的时候,村里出来了三个男人,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头子,两个壮汉,其中一个是挑水的那个大哥。

三个人来了就赶我们走。

这时候我们帐篷都搭上了。

杨大哥忍无可忍,他大声说:“你们不要欺人太甚,河那边是你们村子地盘,难道河这边也是你们村子的地盘吗?”

朱泉说:“我们还就不走了,你们想咋样嘛!”

杨宁也喊:“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挑水的大哥这时候开始卷袖子,他说:“不给你们点厉害瞧瞧,你们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说着就要动手,真要打起来,他哪里是我们的对手。我也做好了准备,大不了拼了。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这地方人怎么还欺生啊!

就是这时候,那老头大声说:“秋生,住手。”

挑水的大哥这才放下了举起的拳头。

这老头用拐杖指着我们说:“你们在这里住一晚,明天一早必须离开。要是明天上午我再看到你们,就别怪我无情!”

说完,他狠狠地用拐杖戳了一下地面,转身离去了。

这老头把我们都搞蒙了,这是啥意思啊!这村子里的人怎么这样啊!

偏偏在第二天下起了雨,我们不仅没有走,还撑起了一顶大伞,不能让牲口淋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