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早知道系统能挣钱,还下乡干啥? > 第104章 所有人都会记住

7月中旬,琼洲岛的烈日炙烤着大地,正值棉铃虫肆虐的猖獗时期,严重威胁着棉花那宝贵的结果期。

有了传统农药的制作方法,再加上之前的成功经验,这次精心挑选的辣椒与苦楝树等天然材料,经过巧妙的加工,化身为对抗害虫的武器,不仅有效遏制了虫灾,保护了棉花地,赢得农场长和范正的一致好评。

与虫害斗争的同时,另一项至关重要的农事活动也悄然进入了关键阶段——棉花的打顶期。

这是棉花生长周期中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直接关系到最终的产量与质量。

此时的棉花田里,一株株棉花植株挺拔而健壮,顶心与顶部两片嫩叶平整如尺,恰似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标尺,标志着它们已茁壮成长。

更为喜人的是,每棵棉树上都挂满了沉甸甸的棉铃,数量在8至12个之间,饱满而富有生机,仿佛在低语着丰收的喜悦。

这一切的安宁与繁荣,得益于池雨微之前提出的有效虫害防治措施,使得今年的棉花得以免受虫害侵扰。

虫害已经解决,到了这一关键时期,池雨微不敢有丝毫懈怠,迅速整理思绪,向连队管理的队长范正提出了关于棉花打顶的建议。

范正对于池雨微的能力早已有所了解,毕竟正是她之前提出的创新方法,成功挽救了农场的棉花于虫灾之中,使棉花产量得以保全。

不仅如此,池雨微在推广新品种红薯种植、甘蔗剥叶等方面也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每一次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但是,面对“打顶”这一专业术语,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范正也感到陌生与好奇。

忍不住问道:“池同志,你是从哪里了解到这一做法的?”

池雨微心中快速盘算,总不能透露自己是从系统中学习到这些现代农业知识吧?

于是机智地编织了一个合理的谎言:“在京市的时候,有幸翻阅到了一些关于农业种植的科学书籍,这不恰好记住了棉花打顶的原理与操作方法,要是没来棉花地干活,我都快忘了!”

范正听后,虽然心中仍有些许疑虑,但对池雨微的建议始终抱有高度的重视。

他决定带着池雨微去见农场的最高管理者——农场长汪保国。

再次面对汪场长,池雨微显得格外镇定。

汪保国见范正带着池雨微前来,心中已有所预感,微笑着问道:“小范,池同志,这次又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范正连忙开口说明:“汪场长,池雨微同志有一项关于增产棉花的提议,我觉得非常重要,想让您拿个主意。”

汪保国闻言,心中开始思量起来,今年农场的棉花地,除了初期遭遇的虫害外,长势确实比往年要好得多,丰收在望。

但提到增产,他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毕竟,南田农场的棉花产量一直是个难题,每亩不足60斤,听说江浙那一带亩产量已经达到快100了,他们琼州岛这边的产量远远不足,要是真的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增产自然是件大好事。

池雨微见状,详细阐述了棉花打顶的原理、操作方法以及预期效果。

还特别指出,通过合理的打顶处理,可以促使棉花植株更加集中养分于果实,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汪保国听后,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接着发问:“你确定打顶不会对棉花造成伤害?这可是个大胆的尝试。”

池雨微也知道这是决定性的时刻,坚定地点了点头:“汪场长,我确定。根据书籍中的记载,打顶过后,棉花至少在原有基础上能增产30%。”

虽然30%的增产幅度听起来并不算太大,但在南田农场这个棉花产量一直不高、每亩不足60斤的背景下,增产30%意味着每亩地能增产近18斤。

这对于他们农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和激励。

汪保国听后,内心那是相当激动,眼神中闪烁着对池雨微深深的信任和对农场未来发展的无限憧憬。

出于对池雨微的充分信任以及对农场整体发展的全面考量,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范正,从即刻起,你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协助池雨微同志完成棉花打顶的任务中去。

务必确保操作的每一步都合乎规范,绝不能有丝毫差池,更不可对棉花的主枝造成任何不必要的伤害。

这是咱们农场当前的重中之重,你肩上的责任重大。”

“是,场长!我范正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所托,保证高质量完成任务!”范正的声音响亮而坚定,眼中闪烁着对完成任务的热情。

随后,汪保国又将目光转向池雨微,语气中充满诚挚的感激与敬意:“池雨微同志,你每一次的创新尝试,都为南田农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无限的发展机遇。

你的努力与付出,我们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池雨微闻言,脸上浮现出一抹略显尴尬却又不失真诚的微笑。

轻轻摇了摇头,语气谦逊且低调:“其实,知青下乡,不就是为了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挥洒汗水,贡献自己的力量吗?我觉得自己所做的还远远不够。

在农业技术的道路上,我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也期待着能与大家一起进步,共同为农场的发展添砖加瓦。”

虽然内心时常会冒出想要摆烂的念头,但嘴上却不敢有丝毫懈怠,更何况对方还是农场的最高领导,自己还要在这里混个几年,当着领导的面,自然得表现好一点。

“池同志,请放心,”汪保国再次说道,声音中带着几分温暖和鼓励,“你对农场的每一分贡献,都会被所有人铭记在心。

期待你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为农场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成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