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早知道系统能挣钱,还下乡干啥? > 第24章 全是水果树

更重要的是,那份对悠闲生活的向往,让池雨微内心深处并不渴望将自己完全沉浸在无尽的劳作之中。

再者,临行前家人的叮咛与嘱咐如同温暖的春风,拂过她的心田。

父母的话语中满是关怀与不舍,他们反复强调,到了下乡的地方,尽力而为就行,不必过于勉强自己。

家中会定期寄来生活必需品,确保她在那里不会受到物质上的委屈。

这份来自家的支持与后盾,让池雨微心中充满了安全感,也让她在面对未知的挑战时,多了一份从容与淡定。

关于农场的工资制度,池雨微已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里实行的是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这样的制度虽然直接且朴素,却也激发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不过,对她而言,这份工资更像是一个额外的奖励,而非生活的全部依靠。

毕竟,有了家里的补贴,池雨微无需为生计过分担忧,不被生存的压力所迫,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如此一想,池雨微的心境渐渐变得轻松起来。

深吸一口乡村特有的清新空气,望着远方那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心中暗暗许下心愿:希望以后干活不要太累。

在这片多样化的农场里,除了广袤的粮食作物,还细心地规划了一片片绿意盎然的蔬菜园。

空心菜、生菜、菠菜等叶类蔬菜,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它们的鲜嫩叶片在阳光下更显生机勃勃,仿佛是大自然最直接的馈赠。

不远处,茄子、辣椒、黄瓜等瓜果类蔬菜都不甘落后,藤蔓攀爬在预先搭好的支架上,或低垂或昂首,果实逐渐饱满,色彩斑斓,为农场增添了几分丰收的喜悦。

这些蔬菜不仅满足了农场内部的日常所需,更是作为定期送往附近部队的特殊物资。

池雨微、黄梦和赵玉梅几人初来乍到,农场的清新空气与广袤土地让她们暂时忘却了旅途的疲惫。

她们沿着蜿蜒的小径,在农场内悠然漫步了几圈,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绿意盎然,偶尔几声鸡鸣犬吠,更添了几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考虑到日后上工生活的实际需要,池雨微提议购买一个小柜子来存放个人物品,尤其是那些从家中带来的贵重物件,安全存放尤为重要。

于是,回到房间后,三人结伴而行,准备外出购买木箱子。

途中,她们遇到了几位热心的农场家属,这些家属虽未直接参与劳作,但对农场的一切了如指掌。

得知三人的来意后,一位和蔼的阿姨立刻推荐了赵大叔家。

赵大叔是随儿子迁居至此的老木匠,虽不善雕琢繁复花纹,但手艺扎实,制作的家具结实耐用,且价格公道,深受农场家属们的好评。

带着一丝期待,她们来到了赵大叔家。

院子里堆放着几块未加工的木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香。

赵大叔正低头专注地打磨着一块木板,见到有客人来访,停下手中的活计,笑眯眯地迎了上来。

一番交流后,赵大叔根据三人的需求,推荐了几款带锁的小箱子,简单朴素却十分实用。

最终,池雨微和黄梦各自挑选了一个心仪的小箱子,支付了4块钱——在那个年代,这已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想到今后能安心存放物品,大家都觉得物有所值。

三人小心翼翼地抱着新买的小箱子,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仿佛拥有了小小的避风港。

农场四周,一片热带风情悄然展开。

芒果树、荔枝树、龙眼树以及椰子树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树枝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有的还泛着青涩,有的则已披上了成熟的颜色,预示着不久后的甜蜜收获。

黄梦望着这一幕,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转头对池雨微笑道:“你看,这里简直就是水果的天堂!以后咱们是不是可以实现水果自由了?”

语气中带着几分孩子般的雀跃,显然是想起了在京市时水果稀缺的日子,那种花钱也难求的滋味。

赵玉梅闻言,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之前对于下乡生活的种种担忧似乎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看来,下乡的日子也没那么糟糕嘛!”

回忆起下乡前听到的种种传言,心中不禁有些庆幸。

原本以为会是一段艰苦的旅程,没想到却意外地来到了这样一个物产丰富、充满生机的地方。

虽然离家千里,但能够拥有稳定的工资,还能享受到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份意外之喜让赵玉梅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三人继续漫步在农场之中,不时停下脚步,或是仔细观察那些即将成熟的果实,或是谈论起未来的生活规划。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仿佛找到了新的归宿,心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池雨微站在茂盛的果树间,目光掠过一串串诱人的果实,心中却生出一丝疑惑。

轻蹙眉头,自言自语小声道:“这些水果树看似随意分布,并未经过精心规划,为何不多加种植,拿去市场上换些钱呢?”

若是在现代,这样的资源无疑是财富的源泉。

后来,池雨微逐渐从农场的老知青口中了解到琼州岛的独特之处。

这里,地处热带,气候宜人,大自然仿佛特别偏爱这片土地,山间田野,果实累累,到了丰收的季节,满目皆是绚烂的色彩和沉甸甸的果实。

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水果过剩。

每到盛产之时,价格便一落千丈,甚至有许多水果因无人问津而腐烂在地里,化为泥土成为果树的养料。

“要是在现代,有了互联网的便利,这些水果分分钟就能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或者,可以将它们加工成果干、果酱,甚至是水果糖,既能延长保质期,又能增加附加值。”

脑海中浮现出了一系列现代化的加工流程和市场营销策略,但随即又被现实拉回了70年代。

在这个年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运送水果成了一大难题。

远距离运输,不仅成本高昂,而且风险极大,稍有不慎,水果就会在途中腐烂变质。

就近销售,又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周围都是种植水果的农民,供大于求,价格自然无法提升。

因此,农场在规划种植时,并未将水果作为主要的经济作物来发展,而是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了橡胶树的种植上。

橡胶,作为这时重要的工业原料,不仅市场需求大,而且相对稳定,割胶后制成的各种工业制品远销国内外,为农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