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早知道系统能挣钱,还下乡干啥? > 第61章 以后应该能吃上猪肉了?

红薯的藤蔓部分,同样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经过适当处理后,也是猪只喜食的好料。

但是,当前农场红薯的亩产量却成为了制约饲料供应的瓶颈。

受限于传统的留种方式、匮乏的肥料资源以及未经改良的种植技术,每亩地的产量仅徘徊在1000斤,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猪需求。

面对这一现状,池雨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回想起前世的记忆,那里农业技术发达,农作物产量屡创新高。

玉米的亩产量轻松突破900斤大关,而红薯更是令人咋舌,常规种植下即可达到3000至4000斤的惊人产量,更有部分优良品种能够冲击5000斤的高产记录。

这些数字如同一束束光芒,照亮了池雨微心中前行的道路。

为了提升农场的饲料产量,决定从源头抓起。

深思熟虑后,池雨微更加坚信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在于种子的优化。

当前70年代的农业技术只是平平,肯定无法与未来科技赋能下的种子相比。

尤其是与系统内那些经过精心选育、性能卓越的品种相比。

带着这份认知,池雨微再次沉浸于系统的广阔资源中,如同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寻宝。

经过一番细致的搜寻与比对,一款名为“商薯19”的高产红薯品种跃入了她的眼帘。

这款由农科院精心选育的淀粉型优质红薯,不仅产量惊人,品质卓越,还具备高出粉率的特性,无论是作为鲜食还是深加工原料,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潜力。

春季播种后,其亩产能力可达一万斤之巨,这在传统农业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更令人欣喜的是,“商薯19”还具备结薯早且集中、适应性广泛以及抗逆性强等优点,这些特性无疑为农场的实际种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保障。

池雨微心中暗自决定,这就是他们农场提升红薯产量的关键所在。

并未立即采取行动购买,而是明智地将这一发现标记为收藏,同时迅速在计划书中添加了“优良薯种引入计划”的章节,详细阐述了“商薯19”的优势及预期效益,为后续的申请与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至于玉米,虽然其亩产量相比红薯而言略显逊色,但池雨微清楚每种作物都有其独特的营养价值与用途。

计划继续保留玉米的种植,但会在种植面积上做出适当调整,让红薯占据更多比例,以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

即便是系统内的普通玉米种子,其性能也远胜于农场当前所使用的品种,这将为玉米产量的稳步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确定了种子优化策略后,池雨微决定保持谨慎,等待农场领导的审批与支持。

任何改革与创新都需要得到管理层的认可与推动。

在获得批准之前,实际行动暂不开展,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完善计划细节,确保每一步都稳妥可行。

关于如何从系统中取出这些优质种子,她心中也已有了初步的想法与规划,只待时机成熟,便可付诸实践。

计划书中,猪饲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之后,池雨微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养猪事业的全方位提升。

拥有优质的种猪与充足的饲料作为坚实基础,接下来的关键步骤便是构建起猪群的健康防线,确保它们能够茁壮成长,远离疾病的侵扰。

疫苗接种是预防常见猪病、提升猪群整体免疫力的有效手段。

但是,池雨微了解过了,她们南田农场养猪根本没怎么接种疫苗。

那时候也没有兽医这个职业,猪生病了,找的是养猪的老手,凭经验,找些草药煮给猪吃,运气好活了,运气差挂掉了。

以后要是养猪场开起来,给猪接种疫苗,还得想其他办法。

目前就只能先预防,加大了对猪舍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力度,采用环保高效的消毒剂,定期对猪舍内外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确保猪只生活在一个干净、无菌的环境中。

还注重细节管理,比如保持猪舍的通风良好,调节适宜的温度与湿度,为猪只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空间。

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并隔离病猪,防止疾病在猪群中的扩散。

后来农场养猪场开起来后,池雨微接了接种疫苗这个活,成为农场的第一任兽医。

撰写养猪计划的尾声部分时,池雨微展现出细致入微的考量与前瞻性的智慧。

她深知,在农业生产的广阔天地里,每一步都需脚踏实地,既要怀揣梦想,又要立足现实,选择一条既稳健又不失进取的道路是当前的最优解。

心中那幅理想的养猪蓝图虽已渐趋完整,但她并未急于在成果预测上过于乐观,而是采取了更为审慎的态度。

在计划的最终陈述中,池雨微没有直接宣称能够将养猪效益提升至惊人的100%,而是保守地写了一个至少提升50%的目标。

这一决策背后,蕴含着对养殖业复杂多变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不可预见风险的充分预估。

在她看来,50%的增长虽看似保守,实则蕴含着巨大的实际意义。

试想,若农场现有存栏生猪20头,按照以往的传统养殖方式,可能年总产量仅为200斤优质猪肉。

通过引入她精心设计的养殖管理计划——包括科学的饲料配比、合理的养殖密度、疾病预防措施的强化以及环境控制技术的优化等——这20头猪的年产量至少能够跃升至300斤,甚至更多。

这样的增长,对于农场而言,无疑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增长。

池雨微的这份谨慎与远见,不仅体现在对养殖成果的预测上,更贯穿于整个计划的执行过程中。

计划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日常的精心管理与持续的优化调整。

在计划收尾之际,更加注重强调日常管理的重要性,确保每一步都能按照既定方案稳步推进,同时保持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锐洞察,以便及时调整策略,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

希望这一份脚踏实地的养猪计划,能得到农场领导的认同。

这样,以后应该能吃上猪肉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