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早知道系统能挣钱,还下乡干啥? > 第19章 换轮船

池雨微轻轻叹了口气,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行囊,右手紧握着一个略显陈旧的行李箱,左手则是一个沉甸甸的编织袋,每一步都走得有些踉跄,仿佛是这两件行李的重量,也在无声地诉说着旅途的艰辛。

肚子适时地发出了一阵轻微的咕噜声,提醒着她已经许久未进食。

回想起早晨的匆忙,不禁苦笑,下车的时候火车的早餐还没到供应时间,而自带的食物也已在路上消耗殆尽,仅余的几包饼干,此刻对她而言,却提不起半点食欲。

正当她犹豫是否要找个地方稍作休息时,一旁知青办接待的小姑娘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温柔的声音适时响起:“看你这样子,是饿了吧?轮船还没到,先去旁边吃个饭吧。”

池雨微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感激地望向那位小姑娘。

点点头,却又不免担忧起行李的安全。“同志,真是太感谢了,但这行李……”

小姑娘见状,立刻明白了她的顾虑,笑道:“放心,你放在这里,我保证它不会少一根毫毛。等会儿你回来拿就是了。”

池雨微听后,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从口袋里摸索出一把糖果,数了数,只有五颗了,这是她在火车上省下来的最后一点甜。

毫不犹豫地递给了小姑娘,眼中满是真诚:“这点小东西,不成敬意,希望你能收下。”

小姑娘见状,笑容更加灿烂,欣然接受了这份心意。

“快去吧,再晚些,好吃的可就被别人抢光了。”小姑娘催促道。

池雨微应了一声,连忙放下行李,快步向附近的餐馆走去。

这会儿,没了行李的拖累,她的步伐轻快了许多。

火车站的喧嚣在晨光中渐渐苏醒,一家不远处的简陋小吃店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温馨。

店面虽小,却能给旅途的中人带来一些温暖。

此时,店内仅提供着几样简单的早餐——热气腾腾的面条与软糯可口的肠粉,它们不仅是食物的慰藉,更是旅途疲惫的临时港湾。

池雨微,穿梭在人群之中,最终在这家小店前停下了脚步。

点了一碗招牌鲜虾云吞面,面汤上漂浮着几颗圆润饱满的云吞,鲜红的虾仁若隐若现,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七毛钱一碗,再加二两粮票。”老板娘的声音带着几分淳朴,熟练地将找零和粮票递到池雨微手中。

尽管整体味道中规中矩,但那几只新鲜捕捞的虾,却以它们独有的鲜美,为这碗面增添了几分不凡。

面条分量十足,满足了长途跋涉后渴望饱腹的胃。

连汤带面吃得干干净净,仿佛这份简单的温暖能驱散所有的疲惫和不确定。

饭后,池雨微站在店外,目光望向远方,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行程。

刚才她了解到,前往琼州岛的轮船旅程漫长,需要超过二十个小时的航行时间。

这意味着,她还需要准备充足的食物和水,以应对海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于是,开始在附近的小商店里穿梭,精心挑选着干粮、水果。

完成采购后,没有过多的停留,而是匆匆返回了位于火车站附近那间临时用作办公室的小屋。

小屋内,知青办的工作人员或忙碌或闲聊,之前接待池雨微的小姑娘看到她回来,投以微笑。

简短地交谈几句后,池雨微拿出水壶又跑到旁边接了满壶的开水。

拿起行李的那一刻,池雨微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回望了一眼这个短暂停留的地方,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过往的淡淡不舍。

没过多久,传来了召集前往琼州岛知青的指令,声音穿透了人群的嘈杂,让池雨微的心跳不禁加速。

迅速起身,双手用力提起行李,目光在人群中扫过,却未来得及细数同行的面孔,只感受到周围涌动着一股青春与未知交织的气息。

一行人浩浩荡荡,在一位中年负责人的带领下,步行至不远处的客运站。

那里停着一辆略显陈旧的老式客车,车身斑驳,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车门缓缓开启,众人鱼贯而入,车内早已是满满当当,各种行囊和包裹堆砌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混合了汗水与期待的气息。

随着客车的启动,沿途的风景如同电影画面般一幕幕掠过,最终定格在广州-太古仓客运站的门前。

这里,将是他们踏上新旅程的起点。

在太古仓码头,一艘名为“红卫轮”的巨轮静静地停泊在岸边,它庞大的身躯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严。

随着一声响彻云霄的汽笛声,池雨微和同伴们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有人与前来送别的亲人紧紧相拥,泪水与不舍交织,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对未来的期许与担忧。

终于,在亲人的挥手告别中,他们踏上了轮船的甲板,踏上了前往琼州岛生产建设兵团的征途。

站在甲板上,池雨微这才意识到自己即将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建设兵团农场。

农场会比下乡要好吗?

轮船内部,虽然设施简单,但足以容纳众多乘客。

座椅虽不豪华,却也足够宽敞,让人在长时间的航行中能够稍作休息。

池雨微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目光不自觉地被甲板上的景象所吸引。

那里,几个年轻人正围坐一起,兴奋地打着扑克牌,欢声笑语在船舱间回荡。

这意外的发现让她感到惊讶,原来在70年代的这个时候,竟然就有了扑克牌这种娱乐方式。

坐下后,池雨微耳边渐渐响起了广州本地知青的交谈声,他们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特别的优越感。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前往农场成为知青的青年们,虽然也肩负起了与广大农村青年相同的辛勤劳作任务。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经历着从城市到乡村的巨大生活变迁,但他们的境遇却悄然蕴含着一丝不同寻常。

与那些纯粹响应号召、深入偏远乡村、不领取报酬的广大下乡知青相比,前往农场的这批青年们能够享受到一份来自农场的特殊待遇——按月领取工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